賈然,于欣,楊琳,朝魯蒙其其格
(呼倫貝爾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 呼倫貝爾)
抗生素治療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手段,但治療過程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合理用藥[1]。本次研究通過我院藥劑科收錄的98例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為對象分別進行常規(guī)模式下抗生素治療和藥學干預下抗生素治療,將兩組的臨床指標、抗生素使用情況、治療費用以及治療滿意度做比較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收錄我院藥劑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總計98例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為對象,隨機以每組49例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為19~68歲,平均(49.84±8.26)歲,病程為1個月至3年,平均(1.14±0.23)年。對照組有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為19~69歲,平均(49.91±8.31)歲,病程為1個月至3年,平均(1.09±0.18)年。兩組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皆符合需要抗生素治療的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患者和家屬皆愿意積極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無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排除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不積極參與治療的患者;排除存在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模式下抗生素治療。遵循醫(yī)囑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指導患者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用藥,關注患者治療期間各項生理指標的變化情況,并給予患者適當?shù)男睦硎鑼3]。
觀察組實施藥學干預下抗生素治療,具體如下:①病情分析?;颊呷朐汉?,醫(yī)師對患者基本情況、病程進展等進行分析,再結合患者的個人需求,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②健康教育。在治療開始前,為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并對抗生素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情況進行提前講解,并詢問患者抗生素治療史以及相關藥物的過敏史,避免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反應[3]。③專業(yè)培訓。定期對醫(yī)院各相關科室的醫(yī)療人員進行抗生素使用規(guī)范的講座,制定科學的抗生素使用制度,當需要進行進行抗生素治療時,需向上級進行報備,當批準后方可實施抗生素治療[4]。④咨詢服務。為進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建立抗生素的相關咨詢服務平臺,由專業(yè)的醫(yī)療人員及時解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遭遇的問題,同時定期提醒患者抗生素的安全用藥知識與使用規(guī)范。⑤出院指導。囑咐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在家休養(yǎng)期間若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及時回院檢查,同時提醒患者定期回院復查。
對兩組的臨床指標進行對比,包括留院時長以及呼吸道感染控制情況。
對兩組的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包括劑量過多、換藥太頻繁、用藥不當?shù)陌l(fā)生情況。
對兩組的治療費用進行對比。
對兩組的治療滿意度進行對比,按照醫(yī)院給出的問卷調查方式,滿分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90分為一般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治療總滿意度=(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shù)×100%。
此次研究將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用來計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并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的臨床指標(留院時長以及呼吸道感染控制情況)中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中觀察組的劑量過多、換藥太頻繁、用藥不當?shù)陌l(fā)生情況(總發(fā)生率6.12%)明顯低于對照組(總發(fā)生率20.41%),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抗生素使用情況(n, %)
兩組的治療費用中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費用(±s, 元)
表3 治療費用(±s, 元)
?
兩組的治療滿意度中觀察組(滿意度97.96%)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5.71%),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滿意度(n, %)
抗生素治療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手段,多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疾病治療中,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增強細菌細胞膜通透性,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以及抑制細菌核酸復制轉錄,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5]。抗生素是指由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高等動植物產(chǎn)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chǎn)物,是一種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fā)育功能的化學物質[6]??股刈詮耐度氲郊膊〉呐R床治療中,在各類抗感染疾病的治療中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7]。但抗生素的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若抗生素使用不當或者劑量過多,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8]。根據(jù)相關研究資料顯示,通過藥學干預能夠有效地對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進行合理控制,避免不良用藥情況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醫(yī)患糾紛的出現(xiàn),有助于醫(yī)患和諧[9]。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和飲食等方面的不規(guī)律,再加上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數(shù)量急劇增多,因此,研究對抗生素治療有效的干預手段對醫(yī)院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兩組的臨床指標(留院時長以及呼吸道感染控制情況)中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中觀察組的劑量過多、換藥太頻繁、用藥不當?shù)陌l(fā)生情況(總發(fā)生率6.12%)明顯低于對照組(總發(fā)生率20.41%),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治療費用中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治療滿意度中觀察組(滿意度97.96%)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5.71%),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患者在藥學干預下進行抗生素治療,治療效果更顯著,降低了不良用藥情況的出現(xiàn),減少了治療費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藥學干預下進行抗生素治療,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用藥情況,減少治療費用,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