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娟娟
內容摘要:在語文學習中,寫作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寫作本身是具有所學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過程,并且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行為。如何通過改變和更新教學方式來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已成為教師普遍關注的課題。因此本篇文章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語文 寫作教學 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最初級階段, 也是一個重要的不可逾越的階段, 能為今后其他學科學習打下良好鋪墊。尤其在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科目中, 是對學生語言描述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地提高。由此可見, 寫作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
一.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寫作對所有小學生來說都是一項重要且必要的技能。然而,許多學生并不真正理解寫作的真正重要性,因為他們只是把寫作當作考試的任務。就我而言,寫作在很多方面有更深層次的重要性。首先,提高我們的用詞能力是寫作的基本功能。一方面,為了寫好一篇作文,我們必須系統(tǒng)地收集和整理寫作材料。在處理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也在學習分析和處理不同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鍛煉自己思維能力,形成不同思想的過程。通過處理各種各樣的作文,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思想,變得更明智??傊?,寫作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對初級學習者來說。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能力。
二.寫作教學的策略
1.反復練習。小學階段的寫作練習不是為了培養(yǎng)偉大的文學家,而是為培養(yǎng)文學家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寫作過程中,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運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于詞語和句式的運用,因為寫作需要材料,沒有材料就沒有寫作,就像沒有食材就無法烹飪一樣。材料是文章的要素之一。材料有感性的、理性的,有具體的、概括的,有直接的、間接的,有現(xiàn)實的、歷史的,有正面的、反面的等等。無論使用哪種材料,都需要撰寫文章。因此,寫文章收集資料要越多,要完成的越多越好,越完整的越好。例如,在學習課文《背影》的時候涉及到的主題是有關于父愛的,因此,我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以父愛為主題進行文章的撰寫。將課文當做寫作來源和寫作素材是首要的選擇。為了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備課和閱讀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可用于訓練的題目應當及時記錄下來,并選擇合適的機會讓學生對題目進行訓練。只有經(jīng)過反復的訓練,對詞語進行不斷的應用才能夠將寫作技能提升上去,最終對語言技能運用的融會貫通。
除此之外,還需要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汲取寫作的素材。要寫好作文,首先必須占有材料。材料越豐富,寫起來越容易。那么,材料在哪兒呢?就在學生周圍的生活里。社會生活是豐富多采的,它不僅是文學家創(chuàng)作的源泉,也是同學們作文的源泉。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你作文所反映的內容,所選用的材料,無非是你平時所看到的、聽到的、思考的、理解的各種事物、問題和道理。而這一切,又無不存在于客觀社會生活之中。所以,只要你熱愛生活并留心觀察、體驗、研究、分析、思考一切生動的社會生活現(xiàn)象,就會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作文材料。作文材料有兩個來源,一是社會現(xiàn)實生活,二是各類書籍報刊。社會現(xiàn)實生活是直接的主要的來源,書籍報刊上的是間接的次要的來源。明確了作文材料的來源,關鍵是留心,就是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這里不妨舉個例子。有個同學最怕作文,每到作文課就唉聲嘆氣,說是沒啥好寫。后來我了解到這個學生的問題,于是我給了他一個建議,每天多觀察周圍的生活,任何小的細節(jié)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不一定要寫出很長的文章,卻需要每天堅持寫作。逐漸地,這位同學真正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美感,從而愛上了寫作,將寫作作為記錄自己生活的方式。從生活中汲取素材也是一種進行反復訓練的方式。并且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
2.創(chuàng)辦寫作交流活動。寫作是一種學生用來表達內心的方式,因此寫作的目的也在于與他者的交流。為了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創(chuàng)辦寫作交流活動能夠為學生寫作提供一個反饋機制,讓學生在寫作交流活動中通過寫作獲得共鳴和關注,從而讓學生對于寫作提起更高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上,我為學生們布置了一個較為簡單的寫作題目“我的一天”。這個題目對于小學生而言和日常記日記一樣,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天,并且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不一樣。在寫作交流活動中,每位同學都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不管是平時語文成績位于什么水平的學生,對于我的一天他們都擁有了發(fā)言權。并且遇到有談論去游樂園的一天的同學,其他同學能為他細致且洋溢著歡樂的寫作內容觸動,并且為發(fā)言的同學獻上自己的贊揚。在這種寫作交流活動中,選取適當?shù)闹黝}至關重要。例如在這次的寫作交流活動中,選取的主題屬于較為簡單的,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交流活動中有話說,并且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生都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寫作產生興趣,甚至獲得他者的贊揚。但是如果選擇的主題過于深奧,可能會打擊學生的發(fā)言欲望。
3.利用多種寫作技巧。寫作技巧對于寫作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寫作能力提升也同樣離不開對于多種寫作技巧的運用。
首先是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充實寫作內容。如果想要文章主題思想新穎需要注意內容的真實性和時代感,在平凡的材料中挖掘新意,重視選取新的內容和角度,能言他人之未言。比如,有個同學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從蜜蜂想到的》,文章由小蜜蜂的勤勞入手,聯(lián)想到中國勤勞的工作者和中國近些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進而贊頌勞動的魅力和勤勞的工作者們。這篇文章情感飽滿且真實,并且結合了中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盡管寫作者才是小學三年級,但卻能夠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敏銳的觀察,這種運用聯(lián)想的寫作技巧讓文章增色不少。通過審題有針對性的思考和回憶有關素材,根據(jù)有關素材確立主題思想,有了明確的主題思想才能調動有關素材進行寫作。但是,在寫作中只運用有關素材是不行的,那樣只會是干巴巴的材料。
其次是在寫作之前列出提綱來指導后期的寫作。編寫提綱,就是對要寫的文章的布局謀篇進行通盤的考慮,理清線索,恰當?shù)匕才艑懽鞑牧?。哪些材料先寫,哪些材料后寫,哪些事應當詳寫,哪些事應當略寫,什么地方分段,段中又分幾層,段與段之間如何過渡銜接,前后如何照應,以及怎樣開頭,怎樣結尾等等,都應在寫作提綱中明確體現(xiàn)出來??梢?,提綱是為文章的寫作搭造的一個基本框架,是行文時的依據(jù)。它猶如人體的骨架,待充實靈魂和血肉。正因為如此,對于我們學寫作文的學生來說,列好提綱是寫好作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利于我們克服作文時常犯的毛病。并且,列提綱能夠避免寫作次序混亂。確立主題思想后,列提綱的第二步蜒是設計段落層次。標示段落的簡明語言,實際上就是文章的段意。根據(jù)段意將有關的各種材料歸類選擇運用,而且段與段之間又有主次關系,所以寫出的文章就有條有理,層次分明了。列寫作提綱,應當盡量具體一些,將所要運用的材料標示到具體段落中去。如果整個提綱太簡單,寫起來臨時湊材料,也很堆使文章做到條理清楚。
4.抒發(fā)真情實感。作為小學生無法掌握過于高級的寫作技巧,因此在寫作中抒發(fā)真情實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是有感情的。抒情,就是抒發(fā)主觀上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住各種各樣的事情面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感情,有喜樂、有憤怒、有愛好、有憎惡、有痛苦、有幸福,有悲傷、有興奮、有恐懼……這各種各樣的感情在文章中的流露和表達,就是我們所要談的“抒情”。抒情,是作文中的一種表達方式。作者對自己所要敘述和描寫的人、事、景、物,是有感受的,在寫作過程中,勢必會要流露出來。從大的方面講,抒情主要有直接扦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從小的方面講,在間接抒情中包括敘述抒情,描寫抒情和一輪抒情,從在文章中所處的位置講,有開頭抒情、穿插扦情和結尾抒情。這些抒情的方式最重要的不是寫作的理論,而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如何運用抒情的方式將真情實感融入到文章的寫作中。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訓練其多運用直接抒情的寫作方式,而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間接抒情的方式則更顯得高級。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間接抒情的寫作手法的運用,我選擇了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中的:“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沈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只有一樣沈勇而友愛的張靜淑君還在醫(yī)院里呻吟”這一段當做范文,帶領同學體會間接抒情的使用技巧和表達特征。間接抒情是寫作中更為常見常用的寫作方式。它借助于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描寫或議淪,宛轉又含蓄曲折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吐露出來。它能夠幫助小學生將寫作中的情感進行深化,進而讓情感更加飽滿和豐富。
總之,寫作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不僅是一種訓練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有關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的養(yǎng)成,并且也是小學生自我表達的途徑。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寫作對于小學生而言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李長勝.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95-96.
[2]陳彥忠.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C].教師教育論壇(第二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49-50.
[3]王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55-56.
(作者單位:甘肅省靜寧縣司橋鄉(xiāng)上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