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軒,劉宇軒,彭勇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a.放射科; b.心內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經導管治療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讓適應征患者免于外科開胸創(chuàng)傷性手術,是一項廣泛應用于全世界的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1]。經導管手術已經成為ASD的主要治療方法。手術全程在X射線的引導下進行。由于患者個體情況、X射線時間等因素均有差異,相應的患者受到了不等劑量的電離輻射。國內外的放射劑量研究大多集中在冠心病方向[2-3],結構性心臟病的單獨研究較少[4]。因此,我們對339例進行了經導管治療ASD手術,進行了X射線劑量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分析,為研究經導管治療ASD的放射輻射防護提供數(shù)據(jù)依據(jù)。
回顧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經導管治療ASD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經超聲心動圖診斷為繼發(fā)孔型ASD[5];完成經導管ASD封堵手術。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碘對比劑過敏患者。符合上述標準患者339例;男81例,女258例,年齡最小者2歲,最大者72歲。所有患者的手術均由A、B兩位術者完成,其中A術者完成158例,B術者完成181例。
經導管治療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經皮行股靜脈穿刺;經導管行至心臟房間隔缺損部位后,進行封堵。封堵完成后,用心臟彩超評估封堵療效[6],最后行正側位電影采集圖像。封堵器按術中需求選用上?;虮本┯洃浐辖鸱舛缕?。手術全程在血管機系統(tǒng)X射線下引導完成。
兩臺血管機系統(tǒng)共同完成了所有納入患者的手術。按血管機系統(tǒng)型號,將本回顧性研究分為兩組:FD10 Clarity組(Philips血管機低劑量系統(tǒng))和FD10組(Philips血管機系統(tǒng))。
FD10 Clarity低劑量系統(tǒng)選擇Cardio Clarity程序,F(xiàn)D10系統(tǒng)選擇Cardio程序。兩臺系統(tǒng)參數(shù)均為:透視幀率15幀/s,采集幀率25幀/s,平板探測器與球管距離(SID)按C臂不同角度機位選擇87~120 cm,平板探測器照射野(FD)25 cm,固有濾過0.40 mm Cu+1.00 mm Al,管電壓(kV)、管電流(mA)系統(tǒng)自動調節(jié)。
通過DSA血管機系統(tǒng)配置的Patient-Run Log,可以得到具有價值的X射線放射劑量的劑量面積乘積(Does Area Product,DAP)值和皮膚接受輻射劑量空氣比釋動能(Air Kerma,AK)值。
在每位患者術后,放射專職技師會對患者信息進行核對,在簡道云數(shù)據(jù)庫手機端中記錄檢查編號、患者疾病信息、手術耗時、X射線透視累計時間、X射線電影序列數(shù)量及幀數(shù)、DAP值、AK值等信息。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表示。分別對兩臺血管機系統(tǒng)完成的ASD封堵手術的X線DAP和AK值進行Mann-Whitney檢驗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兩臺血管機系統(tǒng)完成患者的年齡和男性患者,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χ2檢驗,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FD10 Clarity組與FD10組年齡及男性數(shù)量比較
339例患者在接受經導管手術過程中,血管機系統(tǒng)自動檢測X射線劑量。
DAP值,分別在<10000 mGy·cm2,10000~20000 mGy·cm2,>20000 mGy·cm2三個范圍,DAP值<10000 mGy·cm2的患者占74.63%,DAP值在10000~20000 mGy·cm2的患者占15.34%,DAP值>20000 mGy·cm2的患者占10.03%。DAP值高于30000 mGy·cm2的手術有13例患者,占3.93%,最高達179244 mGy·cm2。
患者皮膚累計輻射劑量(AK值),分別在<100 mGy,100~200 mGy,>200 mGy三個范圍,AK值<100 mGy的患者占85.26%,AK值在100~200 mGy的患者占9.73%,AK值>200 mGy的患者占5.31%。AK值高于300 mGy的手術有5例,占1.77%,最高達677 mGy。
按手術選用的兩臺血管機系統(tǒng)將339例患者分為FD10 Clarity組和FD10組,比較兩組放射及輻射劑量。分別對兩 組數(shù)據(jù)行Kolmogorov-Smirnoya檢驗,P值均<0.001,呈非正態(tài)分布,故選用非參檢驗計算分布差異。圖1可見DAP值和AK值在兩組中的分布情況。
圖1 DAP值和AK值數(shù)據(jù)在兩組中的分布情況
兩組得到的DAP值和AK值相互比較,得到的數(shù)值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FD10 Clarity組與FD10組間比較
表3和表4分別列出了A、B術者在兩組中完成ASD封堵手術的DAP值及AK值。在DAP值比較上,F(xiàn)D10 Clarity組較FD10組,A降低了41.95%,B降低了70.97%;在AK值 比 較 上,F(xiàn)D10 Clarity組 較FD10組,A降 低 了58.30%,B降低了79.67%。雖然A的DAP值和AK值明顯低于B,但他們的手術總量大體一致,分別在兩組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均有明顯差異,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A術者在FD10 Clarity組與FD10組完成情況的組間比較
表4 B術者在FD10 Clarity組與FD10組完成情況的組間比較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得出,A、B術者操作手術X射線劑量,均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FD10 Clarity系統(tǒng)得到的平均AK值為34.41 mGy,低于FD10系統(tǒng)的74.94 mGy,降低了54.08%。而在圖像方面,F(xiàn)D10 Clarity系統(tǒng)圖像質量優(yōu)于FD10系統(tǒng)或至少與之相當,見圖2。
圖2 采集的圖像
如表5,正側兩個體位投照,管電壓大致相同,但管電流差異較大,側位DAP值明顯高于正位。
表5 不同體位投照的管電壓、管電流和DAP值差異
本研究數(shù)據(jù)取自兩套DSA血管機系統(tǒng),這些數(shù)據(jù)顯示了在ASD封堵手術過程中,詳細的X射線放射及輻射劑量。DAP的計量單位是mGy·cm2,表述X射線球管產生的射線劑量[7]。它指區(qū)域范圍內的X射線劑量,不隨位置變化。FD10 clarity系統(tǒng)得到的平均DAP值為5702 mGy·cm2,低于FD10系統(tǒng)的8576 mGy·cm2,降低了33.51%,低劑量系統(tǒng)明顯低于非低劑量系統(tǒng)的射線發(fā)生量;AK的計量單位是mGy,表述患者的皮膚器官照射劑量[8]。它指1 cm2面積內的射線劑量,AK值來源于等中心15 cm位置1 cm范圍內劑量值。FD10 Clarity系統(tǒng)得到的平均AK值為34.41 mGy,低于FD10系統(tǒng)的74.94 mGy,降低了54.08%,低劑量系統(tǒng)的優(yōu)勢更加突出,較普通系統(tǒng)降低了一半以上的AK值。
介入手術存在多樣性,患者也有個體差異,放射輻射的劑量及時間均有差異。由于DAP值表述X線的放射劑量,所以我們著重討論表述皮膚器官受輻射劑量的AK值。將AK值分為三個范圍:低等范圍(低于10 mGy),中等范圍(幾十mGy)及高等范圍(幾百mGy)[9]。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的平均照射時間為478 s,85.26%的患者AK值<100 mGy,故而大部分屬于中等范圍劑量。雖然有1例AK值達到677 mGy,照射時間為12 min,單位時間均值為56.42 mGy/min,但仍未達到WHO和FDA對放射輻射損傷的定義及規(guī)定。WHO認為,皮膚表面輻射劑量超過2 Gy,受輻射局部可能出現(xiàn)短暫性皮膚紅疹[10]。FDA規(guī)定,單次照射皮膚劑量不得超過87 mGy/min。
ICRP定義放射防護基本原則:實踐正當化、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和個人劑量當量限值[11]?;颊咴谛g中被X射線輻射后,很難判斷是否發(fā)生輻射損傷。因此有必要記錄并關注患者受輻射的劑量[12]。
影響患者受輻射劑量的因素大體有三類[13]:① 患者的個體因素差異,輻射劑量會不同[14];② 術者因素差異,每位術者水平有區(qū)別,在本研究中,A術者的放射及輻射劑量均低于B術者,說明術者除了提高臨床技能外,還應能夠熟練操作血管機系統(tǒng),在C臂角度改變和床面移動等非關鍵性操作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射線產生;③ DSA血管機系統(tǒng)因素差異,該因素是主要因素,包括系統(tǒng)的型號、功能等。從本研究的結果得出:應當優(yōu)先選擇在低劑量血管機系統(tǒng)進行經導管治療ASD手術。DSA除了要有手術基本功能外,還要配備放射輻射劑量監(jiān)測管理模塊[15]。作為成像設備的影像增強器,隨著工業(yè)的快速進步,被非晶硅平板探測器所替代[16],成為DSA血管機系統(tǒng)的核心。Clarity作為血管機低劑量系統(tǒng),運用超強空間噪聲抑制技術,通過更大臨近計算范圍,以及更敏銳的信號識別和超強的噪聲抑制,在保證同等影像質量下,降低了X線放射劑量。為了對心臟進行運動補償,強力時間噪聲消減技術,使得影像資料既有足夠信息,又更一步降低了放射劑量,人體受輻射損傷的幾率大幅降低[17]。在經導管手術中,血管機低劑量系統(tǒng)成為降低輻射劑量的關鍵因素。
術者可以通過DSA的機械操作來降低放射輻射劑量。C臂要進行小角度投射[18],因為人體橫斷面不是正圓形,隨著C臂角度增加,投射區(qū)域的體厚也會相對增加,體層增加到一定厚度,輻射劑量會成倍數(shù)增長。
而放射輻射劑量與放射源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衰減,所以在C臂投射角度允許的情況下,縮小平板探測器到球管的距離,并操作平板探測器盡量貼近患者。除上面幾點,術者還應縮小照射野[19]。
通過本研究得出結果:血管機低劑量系統(tǒng)在經導管治療ASD手術中,較傳統(tǒng)血管機系統(tǒng),有著更明顯的射線劑量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