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學院工程管理系,陜西 安康 725000)
在學習力學中位移法的知識點時,教師一般都要求學生花大量時間去記憶等截面直桿的形常數(shù)和載常數(shù)。雖然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去記這些常數(shù),但效果并不佳,不是公式記錯了,就是正、負號記錯了。有的學生雖然將形常數(shù)和載常數(shù)都記住了,但一到做題時,就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更不用說快速、正確地解出題目了。本人根據(jù)在教學中的摸索和實踐,現(xiàn)提出用“橡皮條法”來記憶這些常數(shù),并用例題來說明在做題時如何應用這些常數(shù),希望能給學生在記憶等截面直桿的形常數(shù)和載常數(shù)時有所幫助。
1.橡皮條原理:將等截面直桿當作是一根較易變形的橡皮條,它在桿端位移或桿件上有荷載等原因作用時,就出現(xiàn)明顯的變形,根據(jù)其變形線的形狀,來判斷桿件哪側受拉:變形線凸出的那一側受拉。2.正、負符號的規(guī)定:彎矩以使桿件產(chǎn)生順時針轉動者為正,逆時針轉動者為負;剪力以使其作用截面產(chǎn)生順時針轉動這為正,逆時針轉動者為負。3.在對桿件進行受力分析時,彎矩應從桿件受拉一側指向受壓一側。4.花一定時間記住等截面直桿在各種情況下的桿端彎矩的大小(不用記公式前面的正、負號)。
等截面直桿AB,跨度為l,剛度為EI,A 端發(fā)生了單位角位移(θ=1),如圖1 所示:
首先,我們記住A、B 兩端的彎矩MAB、MBA的大小分別為4i、2i (其中:i=),根據(jù)橡皮條原理,AB 桿的變形線如圖2 所示:
根據(jù)變形線的形狀可知,AB 桿的A 端是下側受拉,B 端是上側受拉,所以,在對AB 桿進行受力分析時,MAB是從桿件的下側指向上側,MBA是從桿件的上側指向下側,兩者均為順時針轉動,故它們均為正的。
AB 桿兩端的剪力,可根據(jù)AB 的靜力平衡條件直接求出。AB 桿的受力分析如圖3 所示:
QAB和QBA都使其作用截面產(chǎn)生逆時針方向轉動,故為負的。
等截面直桿AB,跨度為l,剛度為EI,AB 桿上作用了分布集度為q 的均布荷載,如所示:
首先,我們記住A、B 兩端的彎矩MAB、MBA的大小分別為、0,根據(jù)橡皮條原理,AB 桿的變形線如圖5 所示:
根據(jù)變形線的形狀可知,AB 桿的A 端是上側受拉,B 端彎矩MBA=0,所以,在對AB 桿進行受力分析時,MAB是從桿件的上側指向下側,為逆時針轉動,故為負的。
AB 桿兩端的剪力,可根據(jù)AB 的靜力平衡條件直接求出。AB 桿的受力分析如圖6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