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德慶縣莫村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德慶 526600)
今年,由于受到重大衛(wèi)生安全事件的影響,國家提倡停課不停學。微課已在全國各地掀起了研究熱潮。作為教師要順應時代要求,順應社會的發(fā)展,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目標,改變現(xiàn)有的教育教學模式,嘗試在現(xiàn)行的教育教學工作應用和實踐微課,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拓展和深層延伸。微課教學通個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視聽并舉,提供的現(xiàn)場直觀、清晰、生動,烘托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現(xiàn)象,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如身臨其境,誘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開辟全方位立體的思維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使學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鑒賞能力的提高。這里,我就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影響談談我個人的幾個看法。
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在自媒體時代下的背景,將電子白板教學助手、微課等多種教學手段與自媒體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模擬或創(chuàng)設情景,實現(xiàn)抽象內容的具體化,形象化。并且將看不見不理解的東西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草船借箭》這一篇課文時,我運用富有藝術魅力的語言將草船借箭的景象刻畫出來,但是這么生動形象的借箭情景還是無法讓學生深刻的體會。這時我通過微課將這個情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一下就被微課引起興趣了。學習過程引人入勝,學習的靈性被激發(fā),這樣就容易開啟學習之門。
又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第一單元《姓氏歌》中,可以利用微課的生動形象地把學習重難點展現(xiàn)給學生,加以生動美妙地講解,插圖等等。配圖如下:
通過微課提出做問答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學生既可以利用微課學習鞏固課堂知識,又可以根據(jù)能力普遍學習范圍,更適合于低年級學生的需要,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上課的一個知識點沒有聽懂。回家后他可以利用針對這個知識點的微課來查漏補缺,多次學習。傳統(tǒng)課堂,對于那些明星學生而言,可能老師今天課堂上講的知識點他們覺得太簡單,吃不飽,還想學點拓展衍生的知識來提高自己,那么他們可以在課后通過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給學生更大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以外,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與同學們進行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還有討論學習。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閱讀文章的問題時,先讓學生通過微課學習一些相關的視頻,預習如何閱讀文章的方法,提出自己看不懂的或者不明白的問題?;氐綄W校,或者在微信群里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討論,相互學習。最后老師點評。這樣的學習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料及信息源來拓展延伸。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這些資料主要是通過書本或各種參考。材料獲得來源有限,而且缺乏靈活性,方便性和交流性。但是微課和網(wǎng)絡為教學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以及各種教學軟件,如抖音、釘釘?shù)取S欣诮處熼_展各種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比如,在教學語文的詞語造句時,很多同學造的句子都很有創(chuàng)意、有內涵,因為當今時代我們就可以利用電視、網(wǎng)絡和微課獲取更多的信息?,F(xiàn)在有很多的微課,不可能全部都能學完的,讓家長自己去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容易明白的微課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進行多次學習。
又比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3 課《小青蛙》這一課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學習相關微課自己去收集更多的知識,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這一課中有哪些形近字?小青蛙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學習小青蛙后要怎樣做?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收集更多豐富而有效的教學資源。通過微課學習更多教學方法,采用通俗易懂,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使用科學的教學手段使文娛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很多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在對概念進行導入時,一般情況下是相對概念進行引進。然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接下來就是各種練習,這樣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長期下去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特別是在概念教學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中,不能簡單的給出定義,然后讓學生去背誦、記憶,而應該重視對概念的導入,通過合理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這時候微課就可以給與我們很大的幫助。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泊爾曾經說過:“影響學習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進行教學。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建立概念?!闭Z文教材一般對于新知識點的引出都是按照真實的發(fā)展系統(tǒng)性來安排的。所以如何從舊知識點過渡到新知識點?讓學生以一種系統(tǒng)性的概念去掌握和理解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真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然后再設計知識點的過渡。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落花生》這一課文中,我們就可以先讓學生觀看文科相關的視頻進行預習,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尋找課文落花生的作者是按照怎樣的寫作方法步驟來寫的。引申出這篇文章還有什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總之,新時代的教師要做到將微課與傳統(tǒng)課堂有效融合,教師應該要學會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來有效地設計和組織教學。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現(xiàn)到發(fā)展,總會受到“保守派”的排擠和打壓,但是任何有利于社會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新事物,不管怎么打壓排擠,一定還是會茁壯成長。但是自媒體在發(fā)展的初期,從業(yè)人員參差不齊,以及非從業(yè)人員受于認知限制,以及立場關系,時常流出謠言和失真新聞。這些弊病需要盡快完善,不然會成為自媒體發(fā)展路上的絆腳石。自媒體讓人與人之間走向更加平等,所以保護自媒體不但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也是政府的責任。[2]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發(fā)揮學生的潛力,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主動大膽地猜測、推測,用科學方法去探究問題,從不同角度去尋找解題思路,引導學生自己獲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主體意識在主動探究中增強。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微課視頻或者圖文來引導學生學習。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我都給學生比較充足的時間自己獨立思考,嘗試解決。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想清楚每一步為什么這樣做,想一想有沒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通過合作學習,交流的形式,自己探究算法,老師適時指導。然后讓學生檢查自己試做的答案是否正確。反思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并小結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哪些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