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慶
(興化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泰州 225700)
為研究評價宮外孕護理中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應用價值,特開展本次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詳述如下。
抽選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宮外孕患者共70例納入本次研究,取隨機數(shù)字配偶法將患者分組,其中對照組、研究組樣本量均為35例。
對 照 組, 年 齡 分 布1 7 ~3 5 歲, 平 均 年 齡(26.02±1.95)歲,已婚21例,未婚14例,經(jīng)超聲診斷后確診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16例、壺腹部妊娠11例、傘部妊娠 5例、峽部妊娠3例;研究組,年齡分布18~35歲,平均年齡(26.54±2.03)歲,已婚20例,未婚15例,經(jīng)超聲診斷后確診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17例、壺腹部妊娠10例、傘部妊娠4例、峽部妊娠4例。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批準,患者臨床資料組間對比后結果P>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對比意義顯著。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均在知悉研究細節(jié)后,確認參與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就診時合并失血性休克癥狀者。
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期間予以對照組基礎護理,即根據(jù)手術要求進行手術準備及手術室準備,術后根據(jù)患者護理需求及宮外孕術后護理規(guī)范實施護理。
予以研究組人文護理關懷:(1)術前:受手術及宮外孕部位特殊性影響,患者術前多存在不良情緒,可增加護理難度,降低手術配合度,故需在術前準備階段,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在獲得患者信任后,及時開展術前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護理,積極緩解其術前焦慮等不良情緒,提升護理配合度;(2)術后:術后需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結果,解除患者術后焦慮,并在術后護理中告知各項預后治療、護理措施重要性,積極引導患者接受治療、護理,以提升其術后康復速率及預后質(zhì)量[2]。
對比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情緒評分變化差異及護理滿 意度。
研究結果中各項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組間對比結果差異顯著且P<0.05時,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治療前HAMA、HAMD評分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HAMA、HAMD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明顯,P<0.05。
表1 心理情緒評分對比( ±s)
表1 心理情緒評分對比( ±s)
組別 時間 HAMA HAMD對照組 治療前 12.56±3.21 11.98±3.07護理后 9.56±2.35 9.42±2.25研究組 治療前 12.62±3.19 12.05±3.11護理后 7.18±1.94 7.03±1.41 t-- 4.6206 5.3249 P-- 0.0000 0.0000
對照組出院時,滿意11例,較滿意16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度為77.14%(27/35);研究組出院時,滿意15例,較滿意18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4.26%(33/35)。表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x2=4.2000,P=0.0404)。
人文關懷理念是上個世紀所提出的一項重要護理理念,通過開展具有對患者基本人權、心理需求等方面具有較高尊重性的護理措施,旨在實現(xiàn)對患者精神的有效護理。在本次研究中,通過人文關懷護理在宮外孕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積極借助術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措施緩解患者術前不良情緒,提升護理配合度,并通過對術后護理合理時機的選取,進一步改善其術后不良情緒,為預后治療、護理的有效開展提供基礎,促進康復[3-4]。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可有效緩解宮外孕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升護理體驗,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