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輝
(吉林省公主嶺市中心血站,吉林 公主嶺 136100)
血站是血液收集的重要渠道,而成分科即是以對全血的成分制備為日常主要工作,現(xiàn)如今大部分中心血站仍采用人工手功分離法對血液進行分離處理,但是手工分離法的操作較為落后,且由于人的不定因素在長時間分離工作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誤差,不僅影響分離的效果還影響血液的使用率。全自動血液分離機則是利用機器進行血液制備,通過對相關指標數(shù)據(jù)的記錄可以形成實時記錄的基本原則,減少人工分離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已經逐漸被中心血站陸續(xù)使用,本文針對全自動血液分離機在成分制備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就此展開討論[1]。
將2019年1月~10月中心血站收集的全血188袋利用全自動血液分離機進行血漿的分離處理,本次實驗全部血液制品都由全自動血液分離機進行分離并與以往手工分離的記錄進行比較。
本次實驗通過將全血的基本信息輸入全自動血液分離機(深圳市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epamatic SL(Ⅲ))中而形成成分制備的基本參考數(shù)據(jù)[2],在實際操作中由操作者將電腦中的條碼與機器內信息作比較,在保證一致的基礎上進行血液分離工作。首先操作人員應將需要分離的全血加入到機器的管路中并在所有信息(操作員編號、分離機編號、獻血碼、產品碼)均一致的基礎上按“開始”從而啟動分離機,全自動血液分離機可以自動將全血的白細胞、紅細胞移到稱重的位置,操作人員應檢查分離情況以確定是否需要添加保養(yǎng)液,分離結束中操作人員應將相關分離數(shù)據(jù)完整錄入電腦系統(tǒng)中,并將信息做好整理、共享工作。所有全血在分離過程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血站技術操作流程》的內容,按照規(guī)則進行操作。
將全自動血液分離機分離的結果進行分析并與手工分離進行比較。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標準差用x2和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通過對全自動血液分離機與以往手工分離記錄中同樣的樣本量相比發(fā)現(xiàn)全自動血液分離機的分離成功率明顯手工分離好(P<0.05),見表1。
表1 分離準確率比較(n,%)
在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過程中,成分血液較全血相比可以更好地救治病人的生命,因為成分血的使用可以針對病人血液缺失進行針對性補給還可以減少全血的使用浪費性,但是成分血在制備中常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耗[3]。以往手工分離都依賴操作人員的能力與經驗,但是在肉眼分離很難保證分離的成功率,從而影響血液分離的效果,所以要想提高成分血成功率就需要將浪費的血液分離情況降到最低,進而達到臨床有效治療的效果。
全自動血液分離機就是將血液放置分離機中并做各項檢查工作就可以開始血液分離工作,同時分離的各個指標會自動輸入電腦當中,操作人員只需檢查指標上傳共享即可,但是在分離中操作人員要保證及其導管安裝到位避免出現(xiàn)擠壓現(xiàn)象,以增加分離成功率。
綜上所述,全自動血液分離機的應用在改變傳統(tǒng)手工分離的基礎上還加快了血液分離的效率,為臨床血液應用提供最快的應用以保輸血安全性。全自動血液分離機是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產物之一,可以減少全血在分離中的浪費情況,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