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香
摘要:班主任教師作在教學當中,不僅僅負責知識的傳授,還負責管理學生的日常生活、班級秩序的維護、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等等一些列工作,瑣碎的班級事務需要條理清晰的管理辦法,如何高效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成為了每一個班主任教師橫在心頭的一個難題,本文將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以及其對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5-0185-01
Absrtact:In?Teaching,a?teacher?in?charge?of?a?class?is?not?only?responsible?for?imparting?knowledge,but?also?responsible?for?managing?the?daily?life?of?students,maintaining?the?order?of?the?class,guiding?the?students'psychological?problems,and?so?on,trivial?class?affairs?need?a?clear?management?method.?How?to?carry?out?class?management?work?efficiently?has?become?a?difficult?problem?in?every?head?teacher's?mind,this?paper?will?analyze?the?comm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Class?Management?of?the?head?teacher?in?primary?school.
Key?words:Primary?School?head?teacher;Class?Management;common?problems;Solution?Strategy
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心理問題,二是學生的學習問題,三是學生的生活問題,也可以說是人際交往問題。想要有效的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清晰的管理思路,還少不了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的觀察和教育,本文將淺談幾點班級管理的策略,供廣大教師參考。
1?尋找問題根源,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小學教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源于壓力,壓力來自于成績和家長以及周遭的同學。舉個例子,家長會用成績?nèi)グ炎约旱暮⒆尤ズ推渌暮⒆舆M行比較,質(zhì)問學生在接受同樣的教學下,為什么自己孩子的成績不如別的學生。這種質(zhì)問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責備,還是對學生內(nèi)心的一種打擊,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否定。小學生處于成長階段,抗壓能力較差,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處理這種外部壓力,很容易讓學生滋生負面情緒,導致學生不健康的成長,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應該在學習生活當中,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學生的學習行為、生活行為細節(jié),來找出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并且對學生實施教育,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保障。
以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為例,在筆者執(zhí)教的班級當中,曾經(jīng)有這么一位學生,從進入小學階段開始,這名學生的成績就一直處于末端,筆者一直一位是這名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問題,但是有一次教師反映,在數(shù)學課上一道邏輯題目,全班的孩子都回答錯了,只有這名去學生看破了教師設計的“邏輯陷阱”,選出了正確的答案。在知道這個情況后,筆者產(chǎn)生了疑惑,學習能力沒有問題,為什么他的成績卻一直原地踏步。于是筆者叫來這名學生與其進行了溝通,通過與學生談話了解到,這名學生的家長從小就對學生實施挫折教育,無論孩子的成績?nèi)绾?,家長都不會給予鼓勵,而是不斷要求其進步。在這種嚴厲的要求下,學生體會不到來自家長的關心和愛護,于是逐漸的對學生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在了解到這一事情后,筆者與其家長進行溝通,并且教育家長要對學生多加鼓勵,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在這次學生、家長、教師的三方會談過后,這名同學的成績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改變學生的觀念,從源頭上消除學生的學習生活困擾,是提升班級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2?設計更為有效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能力提升
在小學階段,學生因為能力差異,在學習過程當中對知識的接受有快慢之分,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性注定了教師不能夠利用一套教學方案去對付所有學生,開展“因材施教”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班主任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總負責人,應當根據(jù)學生每一次單元測試的綜合成績,去統(tǒng)計出學習當中存在問題的學生,解決學生的偏科問題,以及完成后進生的轉化。班主任可以和各科教師商量采用“分層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對學習目標分層、學習任務分層、課后作業(yè)分層的教學“三步走”,把長期的學習任務劃分為階段性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階段性任務的完成,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信心的強化。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且讓學生認清自身的能力缺陷及優(yōu)勢,在后續(xù)的學習當中更加合理的分配精力,對提升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推進意義。
3?關注學生日常生活,解決學生生活困擾
經(jīng)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大部分生活問題來自己身邊人際交往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因為學生年齡較小,思維尚不成熟,無法很好的把控自己的情緒,在生活當中因為一點小摩擦就容易與他人發(fā)生矛盾。矛盾的發(fā)生對矛盾雙方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異化,對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不可逆的影響。并且現(xiàn)階段小學當中,有一種班級“小團體”,把班級學生按成績或者是喜好,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形成了班級鄙視鏈,這種班級內(nèi)部的不團結現(xiàn)象,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教學當中多去觀察學生的生活,通過一些細節(jié)來了解學生的生活問題,比如之前十分要好的同學,突然間疏遠了。還有班級當中有的學生性格較為自閉,不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玩耍。這些看似平凡的現(xiàn)象背后或許就是因為人際交往困擾給學生帶來的變化。還有,教師要時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當中增進對于彼此的了解,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關系強化,讓班級凝聚力得到提升,能夠有效的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有很多,上述文中列到的只是一部分,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設計具體的解決辦法,但是一定要以學生的實情為出發(fā)點,考慮學生的心理因素,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進而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吳利飛.德育先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解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12):48.
[2]康海成.探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常見問題的應對[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