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玲
摘 要: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枯燥、乏味,阻礙了學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激發(fā)學生對于漢語拼音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漢語拼音的學習效果。本文從激發(fā)學生興趣、與生活結合、運用多媒體、激發(fā)求知欲這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漢語拼音;多媒體
漢語拼音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幫助認字,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開發(fā)早期的智力和語言能力。因為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漢語拼音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漢語拼音的學習重視起來,發(fā)揮出其本身所附有的優(yōu)勢,改變教學方法,有效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教學的質(zhì)量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學生應該學好拼音為之后語文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激發(fā)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的興趣
漢語拼音的學習包括聲母的學習、韻母的學習和整體的認讀,教師如果想要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漢語拼音,學會拼讀的方法,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內(nèi)容上進行更新,去激發(fā)學生對于漢語拼音學習的積極性。[1]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完成對漢語拼音的學習以及探究,使學生增加對于漢語拼音的認知和讀寫的規(guī)則,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不會存在困難,可以更快更準確的進行拼讀。新課改提出,在教學時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所以教學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興趣進行了解,使得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這樣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于知識探究的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行增強。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記住漢語拼音,還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輕巧的完成拼讀、拼寫,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將拼讀音節(jié)與生活經(jīng)驗進行整合
教師在進行漢語拼音的教學時,音節(jié)的學習是學生對于漢語拼音學習的難點,尤其是在進行聲母和韻母的學習時。[2]現(xiàn)在的語文教材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相關的事情作為編寫的原則,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拼讀音節(jié)進行結合,去充分的學習,使學生對于音節(jié)學習的難度可以降低,使教學質(zhì)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漢語拼音guo、gua、huo、hua、kuo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課件為學生展示出一些圖片,其中包括炒菜的鍋、吃的西瓜、燒著的火、漂亮的花、慢慢擴大的物體,先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了解,說出這些圖片上物體的名稱,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這些物體在讀音時怎么拼出來的?”,學生在拼讀時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可以再次使用課件為學生展示出相應的聲母、韻母以及音調(diào)。對學生進行指導:“有一些聲母、韻母和音調(diào)結合在一起就會成為不同的讀音,學生們想認識并讀會這些拼音嘛?”將組合的音節(jié)進行不同音調(diào)的誦讀,并且讓學生進行拼讀,使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探究。當然,學生如果想到熟練的掌握漢語拼音的使用,還需要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知識的技能,就能夠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準確的讀出來。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拼音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學習祖國的語言和文字時最重要的就是把漢語拼音學好,要想讓學生學好漢語拼音,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在教材的基礎上,為學生加入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料,更應該抓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進行講解重點,分散難點的同時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形近字母的分辨的教學時,比如:b-d、p-q、ei-ie、ui-iu這些教學中比較難的知識,大部分學生在進行分辨時會存在問題,所以,教師為了解決問題,會在教學時使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在進行b-d的分辨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出馬兒奔跑之后留下的腳印和奔跑時的聲音,使學生可以在觀察“d”型的馬蹄印時記住“d”的形狀,在聽聲音的過程中記住“d”的讀音。在學習“b”時,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個收音機,將收音機的天線拉出來顯示出一個“b”的形狀,再為學生放一個“b”的聲音,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習。
四、編寫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拼音求知欲望
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行,對一件事物的新鮮能力不能保持太長的時間,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比如說,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故事,因為將故事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于漢語拼音的學習興趣,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展示給學生,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教學的效率獲得一定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zh、ch、sh、r”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編一個小故事,一定要保證故事是生動有趣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不自覺的開始學習拼音。清晨,有一個紅日“r”悄悄地露出了腦袋,就看到有一些猴子們正在開心地玩耍,就在小猴子們玩的興奮地時候,突然跑出來一只大獅“sh”子,長著大嘴想要吃“ch”掉猴子,只見小猴子抓住了一根樹枝“zh”,飛快的爬上了大樹上。教師在講故事時,學生可以非??斓睦斫饬诵枰獙W習的漢語拼音。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好漢語拼音才是學生認字、拼讀最重要的,只有學好的漢語拼音,學生才能在今后的閱讀、寫作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于拼音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fā),有效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夏玲.淺談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023):104-104.
[2]鐘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漢語拼音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6(016):P.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