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溝深耕地少,羊腸小道繞山跑;破矮舊屋爛棉襖,一年收成吃不飽?!边@是余慶縣白泥鎮(zhèn)迎春村曾經的真實寫照。
如今的迎春村,蜿蜒干凈的水泥路直通村村寨寨,滿山遍野的苦丁茶迎著春風吐露新芽,家家戶戶的“甜蜜產業(yè)”孕育出群眾的“甜蜜生活”。
“迎春村能有今天的變化,關鍵是靠徐書記的‘三板斧’?!庇捍妩h支部書記蘭臣打趣道,徐書記的“三板斧”,一板比一板猛,一板比一板到位,一板比一板見效。
2018年,余慶縣委組織部干部徐啟俊被選派到迎春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進村后的第一次逐戶走訪摸底,徐啟俊總結出迎春村致貧的癥結之一:村級班子不強、無集體經濟組織、跟不上市場。
帶領群眾脫貧,徐啟俊掄出“第一板斧”:建強組織、選優(yōu)隊伍,把散亂的班子凝聚起來。
徐啟俊推行網格化“包片聯(lián)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薦村干部到上海、山東壽光等地學習考察,對標桿、找差距,拓思路、鼓干勁。同時,將3位年富力強的農村黨員、產業(yè)能人和2名大學生吸納進村級干部隊伍。工作重心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到哪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發(fā)揮到哪里。徐啟俊結合村情因村施策,積極探索把黨支部建在產業(yè)鏈上、黨小組建在致富項目上、黨員示范在創(chuàng)業(yè)崗位上。
擺脫貧困,發(fā)展產業(yè)是根本。徐啟俊掄出“第二板斧”:創(chuàng)新模式、壯大集體。
徐啟?。ㄓ叶椭迕袂逑刺}卜。(余慶縣委組織部供圖)
徐啟俊牽頭推行村黨支部與村供銷社成員交叉任職,成立理事會和監(jiān)事會,建立產業(yè)發(fā)展、項目建設、資金投放、利益聯(lián)結等機制,特別是對村供銷社里的資產、資金、資源逐筆逐項建立臺賬,嚴格執(zhí)行社員代表大會制度、財務逐級監(jiān)管審批程序,對享受分紅人員名單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進行核實確認,確保讓全體村民真真切切享受到集體經濟發(fā)展帶來的紅利。
2019年4月,迎春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村級供銷合作社,注冊資金500萬元,全村入股率100%。2019年底,迎春村實現經營性收入70.8萬元,村民實現首次分紅9萬元,群眾增收23萬元。迎春村供銷合作社被省、市評為首批基層示范社稱號,并獲獎勵扶持資金8.5萬元,在全省、全市現場會作交流發(fā)言。
告別貧困,要解決可持續(xù)增收的問題,關鍵要對接好市場,樹立品牌意識。徐啟俊掄出“第三板斧”:主打苦丁茶,創(chuàng)建“清泉迎春”品牌。
在徐啟俊的帶領下,迎春村按照“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一方面發(fā)展農村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和儲存服務、農村電商銷售、快遞物流、果蔬和中藥材等周期短、見效快產業(yè),另一方面發(fā)展苦丁茶和綠茶產業(yè),實施農村土地綜合利用、建筑項目投資建設等作為長效產業(yè)。
集體經濟組織,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戶。徐啟俊抓住村集體經濟組織這一紐帶,組建由第一書記、3名村干部、2名黨員能人組成的市場營銷團隊,與貴州綠通公司、余慶泰和、余慶興余、余慶電商等龍頭企業(yè)簽訂訂單,加快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產業(yè)鏈條。
“現在迎春村長短產業(yè)遍地開花,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將繼續(xù)站好第一書記的每一班崗,和村民一起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徐啟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