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知識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小學生語言知識積累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文章結構的設計能力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與水平卻普遍不高,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作為教學成為當前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文章針對小學語文作為教學策略進行具體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策略
一、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前小學生寫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無處下筆,不知道自己該寫些什么,這是限制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提高的主要問題。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要鼓勵小學生敢于下筆寫作。語文教師要意識到,小學作文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只有幫助小學生打開自己作文寫作的“話匣子”,其寫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提高。
具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即從生活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打開寫作的“話匣子”。首先,可以針對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某個事件進行討論,之后讓學生分別根據(jù)這件事進行文字闡述。當學生感到無處下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剛才所說的話進行文字復制,以此加深學生文字語言和口語表達互相呼應的意識。然后,再讓學生對自己的文字語言進行優(yōu)化,即教給學生將口語轉化為文字語言的方式方法,以使學生掌握口語與文字語言之間的關系和轉換方式。當學生掌握這一方法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每天記錄自己的一件小事,內容不要求太長,只要能夠將事情說清楚即可。如此反復鍛煉,必然能夠幫助小學生改變“有口難開”的寫作困境。
二、通過實踐教學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時要躬行”,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時,不僅要幫助學生打開“話匣子”,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以此加深自己對所描述事物的感悟。唯有如此,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語文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法加深學生對于寫作話題的感悟,進而鍛煉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生寫作“關心”這一話題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引導:“同學們,誰是最關心你們的人?”學生紛紛說:“媽媽。”“爸爸?!薄澳钦l能舉出一個父母關愛自己的例子呢?”有學生回答:“我想要什么,媽媽就會給我買什么。”“這個例子可以,但是沒能使老師受到感動。誰能夠舉出一個打動別人的例子?”有學生說:“爸爸每天送我上學,還幫我背書包?!薄斑@個稍好一點,但依然不能打動老師。大家想不想聽老師的例子?”“想!”學生異口同聲道。“我記得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年冬天特別冷,我因為功課比較緊張所以一直沒有回家換厚被子,后來我媽就一個人坐著火車來學校給我送被子。當時我媽的手被凍得通紅,但她一點兒都不在乎,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卻是:‘妮,晚上睡覺冷嗎?”在我的敘述下,有的學生居然偷偷抹起眼淚?!斑@樣的感動瞬間很多,只是你們不太注意觀察,所以今天回家之后,大家注意觀察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之情,然后把它記錄下來,好嗎?”“好!”學生們躍躍欲試。
三、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夯實小學生的寫作基礎
閱讀是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師要加強小學生的課下閱讀,以此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與積累。具體而言,語文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其次,要教給他們一定的閱讀方法。比如,建議學生準備一個語言積累本,將自己日常閱讀過程中讀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并經(jīng)常性地翻閱,豐富自身的語言素材。再次,開展閱讀比賽或閱讀分享活動,以此促進學生的語言基礎能力共同提高。
總之,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和積累,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寫作教學時,需要注意對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性地鼓勵學生,堅定他們寫好作文的信念與信心,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如此,他們的作文寫作水平必然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敬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2).
[2]于曉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