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利,徐丹,任丹,吳習宇
(西南大學 食品科學學院,重慶,400700)
天然高分子涂膜能在果蔬表面形成半透性膜,通過減少果蔬水分散失和干物質消耗,降低果蔬內部CO2和O2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速率,從而延緩果蔬的生理代謝活動,延長果蔬的貯藏期[1]。納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光學性能好、機械強度高等特點,與高分子涂膜進行復合,可提高涂膜的力學性能、熱學性能和阻隔性,從而改善涂膜的整體性能[2]。同時,納米材料如納米金屬和金屬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將其引入高分子涂膜中可賦予其抗菌效果,從而抑制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生長,降低腐爛率。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將納米材料與天然高分子復合涂膜用于采后果蔬尤其是水果的保鮮,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例如納米Ag可顯著提高殼聚糖的機械性能、氣體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并延長鮮切甜瓜的保質期[3];將納米SiO2與海藻酸鈉復合涂膜能有效延長鮮切蘋果的貯藏期[4];納米TiO2/殼聚糖復合涂膜結合外援NO處理,可有效降低枇杷的呼吸強度和腐爛率,減緩其木質化敗壞進程,從而具有更好的保鮮效果[5];將納米ZnO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中對新鮮石榴果粒涂膜,不僅能顯著抑制果粒表面嗜溫性細菌的生長,并能降低果粒的失重率,維持較高的花青素和維生素C含量[6]。
但納米粒子因其顆粒小,在應用于食品包裝時,可能會遷移到食品中導致安全風險[7]。目前,已有較多研究證實,含納米粒子的包裝膜(或容器)與食品[8](或食品模擬液[9])直接接觸時,納米粒子可從包裝材料遷移至食品(或食品模擬液)中。但新鮮果蔬表面納米復合涂膜中的納米粒子與果蔬界面間的遷移行為尚未有文獻報道。較多研究表明,培養(yǎng)液或土壤中的納米粒子能通過農作物根莖表面的氣孔進入農作物體內,參與其各項生理活動,進而對農作物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以及產量等產生重要影響。如YANG等[10]綜述了不同納米粒子處理并遷移進植物體內后對植物的生長具有促進或抑制作用:納米Ag能降低番茄的生物量和根長[11];納米CuO能抑制小麥植株的生長[12];納米TiO2能提高葉片葉綠素和過氧化氫酶含量,降低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含量[13]等。
采后新鮮果蔬的果皮表面同樣具有大量氣孔,當其與納米復合涂膜材料發(fā)生直接接觸時,納米粒子極有可能以不同形式從復合涂膜中遷移至果蔬內部并參與其生理活動。因此,本文采用具有良好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納米氧化鋅(ZnO nanoparticles,ZnO NPs)與CMC復合后,涂膜于采后紅橘表皮,考察了不同質量分數(3%、6%和10%)、不同粒徑(17、50和90 nm)的ZnO NPs與不同的紅橘貯藏溫度(4、12和20 ℃)對貯藏過程中果皮與果肉中Zn元素含量變化的影響,同時測定了紅橘果實的品質指標,果皮的總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旨在探究復合涂膜中Zn向紅橘的遷移行為及其對紅橘品質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為其在采后果蔬保鮮的應用上提供理論指導。
新鮮紅橘(CitrustangerinaHort. ex Tanaka),重慶潼南農戶;ZnO NPs(17 nm,純度>99.9%),北京博宇高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ZnO NPs(50 nm和90 nm,純度99.8%),北京盛和昊源科技有限公司;CMC(實驗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總抗氧化能力檢測試劑盒、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檢測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重慶鈦新化工有限公司。
Scientz-ⅡD超聲波細胞粉碎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HT-250恒溫恒濕箱,上海三騰儀器有限公司;AAS-5 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北京達豐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PAY CHECK Model 650頂空分析儀,美國膜康公司;2WAJ阿貝折射儀,上海光學儀器五廠。
1.2.1 涂膜液的制備
分別稱取一定量17 nm的ZnO NPs,加入200 mL超純水,用超聲波細胞粉碎機分散得到質量濃度分別為300、600和1 000 mg/L的ZnO NPs分散液,然后向上述分散液中分別加入2 g CMC攪拌均勻后得到3%、6%和10%(ZnO NPs相對于CMC的質量分數,下同)的復合涂膜液。按照相同的方法,分別配制ZnO NPs粒徑為50 nm和90 nm,質量分數均為10%的復合涂膜液。另稱取2 g CMC于200 mL超純水中攪拌均勻得到CMC涂膜液。
1.2.2 紅橘涂膜
從當天采摘的紅橘中挑選質量、大小、成熟度一致的果實,清洗后用體積分數為2%的NaClO水溶液浸泡2 min以殺滅表面微生物。置于室溫下晾干后,將其隨機分組,每組約180個果實。對照組(CK)不再做任何處理,CMC組涂覆CMC涂膜液。為考查ZnO NPs質量分數的影響,分別采用ZnO NPs質量分數3%、6%和10%的復合涂膜液對紅橘涂膜;為考查粒徑的影響,分別采用ZnO NPs質量分數均為10%,ZnO NPs粒徑為17、50和90 nm的復合涂膜液對紅橘涂膜。以上各組均置于相對濕度為90%,溫度為20℃的恒溫恒濕箱中貯藏。為考查貯藏溫度的影響,將ZnO NPs質量分數均為10%,ZnO NPs粒徑為17 nm的復合涂膜液對紅橘涂膜,并分別置于相對濕度為90%,溫度為4、12和20℃的恒溫恒濕箱中貯藏。
1.2.3 紅橘果皮與果肉中Zn含量的測定
各組紅橘果實涂膜后即開始計時,前8 h內每小時從各組隨機取出3個果實,直流水下洗凈表皮涂膜層后用超純水潤洗一遍,隨后將果皮剝下切碎,與果肉分別于60 ℃烘箱中烘干磨粉,經濕法消化[14]處理得到澄清的溶液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其中的Zn含量,單位為mg/kg DW,即每千克果皮(或果肉)干重(dry weight,DW)中的Zn含量。從第2天起每天取一次樣,每組隨機取3個果實,處理方法同上。
1.2.4 紅橘品質的測定
將上述處理中的CK組、CMC組和采用ZnO NPs復合涂膜(ZnO NPs粒徑17 nm,質量分數為10%)的紅橘(ZnO/CMC組)用于品質測定,貯藏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90%。
(1)果實失重率的測定
每次測量從各組中隨機選出50個果實用于測定失重率,通過公式(1)進行計算:
(1)
式中:m0,貯藏前各果實重量,g;m,貯藏期間果實重量,g。
(2)果實腐爛率的測定
每天記錄各組中果實的腐爛個數。累計腐爛率記為每次測量時,每組累計腐爛的果實個數與該組果實初始數量的比值,單位為%。
(3)果實呼吸強度的測定
從每組中隨機取8個果實,稱重后置于潔凈的干燥皿內,密封靜置3 h后,將頂空分析儀的探頭插入干燥皿內測定其中的CO2體積分數。每組樣品進行平行取樣,重復測定3次。各組果實的呼吸強度通過公式(2)計算得到:
呼吸強度/(mg CO2·(kg·h)-1))=
(2)
式中:φ,測得的干燥皿內CO2的體積分數,%;φ0,大氣中CO2的體積分數,%;V,干燥皿體積,L;m1,干燥皿內果實總質量,kg;t,果實密閉時間,h。
(4)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測定
將果肉打漿,經紗布過濾后,采用阿貝折射儀測定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結果以百分率表示。每組樣品進行平行取樣,重復測定3次。
(5)果肉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測定
稱取10 g果肉漿,用超純水定容至100 mL,靜置提取30 min后用紗布過濾得濾液。果肉中可滴定酸含量的測定和計算方法參照文獻[15]進行,單位為%。每組樣品平行取樣,重復測定3次。
(6)果肉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AA)含量測定
稱取10 g果肉漿,用濃HCl配制體積分數為2% HCl溶液定容至100 mL,靜置提取30 min后用紗布過濾得濾液。果肉中的抗壞血酸含量的測定和計算方法參照文獻[15]進行,單位為mg/100 g。每組樣品進行平行取樣,重復測定3次。
1.2.5 果皮總抗氧化能力測定
稱取0.1 g用液氮冷凍研磨好的新鮮果皮樣品于10 mL離心管中,加入1 mL提取液,振蕩混勻后于4 ℃靜置2 h,然后于4 ℃、4 000 r/min離心30 min,收集上清液即為待測樣品,低溫保存?zhèn)溆?。各組樣品的總抗氧化能力依照總抗氧化能力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測定并計算。每組樣品進行平行取樣,重復測定3次。
1.2.6 果皮酶活性測定
樣品制備過程同1.2.5。各組果皮的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參照文獻[15]進行測定并計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分別參照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測定并計算。每組樣品進行平行取樣,重復測定3次。
1.2.7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Origin 9.0作圖,并用SPSS 19.0進行ANOVA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can’s多重檢驗(P<0.05)。
2.1.1 果皮中Zn元素含量的變化
經不同處理后的紅橘果皮中Zn含量隨貯藏時間的變化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涂膜1 h后,各處理組紅橘果皮中的Zn含量隨時間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至8 h,紅橘果皮中Zn元素含量達到最大值,為15.05 mg/kg DW。而CK組和CMC組果皮中的Zn在整個貯藏期間均在2.25~2.98 mg/kg DW(具體數據未列出)。各復合涂膜中果皮中的Zn含量大大高于CK組和CMC組,證實了涂膜中的Zn可向果皮中發(fā)生遷移。前5 h,不同質量分數的ZnO NPs均對果皮中Zn含量的影響較??;而5~7 h內,采用ZnO NPs質量分數為6%和10%涂膜的紅橘果皮中Zn含量增加顯著,高于3%組(圖1-a)。同時,在涂膜前8 h,ZnO NPs粒徑和貯藏溫度對果皮中Zn含量的影響較小(圖1-b和圖1-c)。
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第1~13天),各涂膜組果皮中Zn含量的增速明顯減緩,且均在一定時間后趨于穩(wěn)定。這可能是由于放置1 d后,紅橘表面涂膜液中的水分揮發(fā)完全,CMC固化為膜,限制了ZnO NPs向果皮中的遷移。從圖1-a可知,ZnO NPs質量分數為3%的處理組果皮中Zn含量在第1~13天幾乎沒有增加。ZnO NPs質量分數為6%和10%的處理組果皮中Zn含量呈一定的波動狀態(tài),但均高于3%處理組。不同ZnO NPs粒徑處理的紅橘果皮中Zn含量在貯藏第5天后趨于穩(wěn)定,且各組無明顯差異(圖1-b)。這可能是由于3種ZnO NPs粒徑均為100 nm以下,均遠小于果皮表面氣孔的直徑(18~26 μm[16]),且Zn極有可能是以Zn2+的形式進行遷移,因此ZnO NPs的尺寸效應對Zn的遷移速率影響較小。貯藏溫度對果皮中Zn含量的影響如圖1-c所示。在4 ℃貯藏時,Zn遷移速度較慢,果皮中Zn含量顯著低于12 ℃和20 ℃處理組,而12 ℃和20 ℃貯藏的紅橘果皮中的Zn含量較為接近。綜上說明,復合涂膜中Zn元素向紅橘果皮中的遷移主要與ZnO NPs質量分數和貯藏溫度有關,而ZnO NPs粒徑對其影響不大。
a-不同ZnO NPs質量分數;b-不同ZnO NPs粒徑;c-不同貯藏溫度圖1 ZnO NPs質量分數、粒徑和果實貯藏溫度對貯藏期間紅橘果皮中Zn含量變化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ZnO NPs mass fraction,particle size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on the Zn content in tangerine peel during storage注:圖中嵌入小圖為對應處理下貯藏前8 h內紅橘果皮中Zn含量的變化
2.1.2 果肉中Zn元素含量的變化
紅橘果肉中的Zn含量在貯藏期間的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ZnO NPs質量分數、粒徑和果實貯藏溫度對貯藏期間紅橘果肉中Zn含量變化的影響 單位:mg/kg DW
由表1可看出,處理組紅橘果肉中的Zn含量很低,為3.35~11.60 mg/kg DW,與CK組果肉中的Zn含量(6.20~6.75 mg/kg DW)接近(具體數據未列出)。而從2.1.1中可知,經復合涂膜處理的紅橘果皮中的Zn含量最大值可達到44.23 mg/kg DW,遠高于果肉中的Zn含量,表明ZnO NPs復合涂膜中的Zn遷移到了紅橘果皮中,但尚未向果肉中遷移。由此說明,將ZnO NPs應用于紅橘的復合涂膜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上述結果表明,采用復合涂膜處理的紅橘,其果皮中的Zn元素含量在貯藏期間顯著增加。為進一步探討復合涂膜紅橘果皮中Zn元素含量的增加對紅橘貯藏品質的影響,選取了果皮中Zn元素含量最高的一組,即采用ZnO NPs粒徑為17 nm、質量分數為10%的復合涂膜處理后于20℃貯藏的紅橘,測定其貯藏品質。
2.2.1 腐爛率、失重率和呼吸強度
如圖2-a所示,在貯藏期間各組的腐爛率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各組的變化趨勢有所不同。在貯藏前6 d,各組果實的腐爛率較為接近。但7 d后,CK組的腐爛率持續(xù)增加,而CMC和ZnO/CMC組的腐爛率則較為穩(wěn)定,且此時ZnO/CMC組的腐爛率低于CMC組。貯藏至第10天時,CMC和ZnO/CMC組的腐爛率均再次持續(xù)增加,且二者的數值相近,并大大低于CK組。由此說明,涂膜組可在貯藏后期有效降低果實的腐爛率。含ZnO NPs的復合涂膜,可在一定時期降低果實的腐爛率,但在貯藏后期,復合涂膜的效果與純CMC涂膜接近。目前的研究認為,納米粒子增強涂膜保鮮效果的機理包括:納米粒子的抗菌作用抑制了的果實表面微生物的生長[6];納米粒子增強了涂膜的阻隔性[2],從而對果實的呼吸作用起到抑制和調節(jié)作用。但2.1的研究結果表明,涂膜中的Zn可遷移至果皮內導致果皮內Zn含量顯著增加。遷移至果皮中的Zn是否會影響果皮的生理活動進而影響果實的成熟和腐爛過程,則需要進一步研究。
紅橘采后失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過程中的干物質損耗和蒸騰作用中的水分散失[17]。從圖2-b可看出,各組紅橘的失重率在前8 d均持續(xù)上升,且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而第9天后,各組失重率的增加趨勢相對減緩,但CK組的失重率顯著低于2個涂膜組。這可能是由于CMC為親水性高分子,在高濕度(90%)貯藏條件下,容易吸濕潤脹而不能有效抑制果實中水分的散失。
果實采摘后仍具有呼吸作用,且其采后呼吸強度反映了果蔬采后的生理代謝狀態(tài)[18],因此是影響果實貯藏品質和貨架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圖2-c所示,各組紅橘果實的呼吸強度在貯藏期間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在貯藏時間的前6 d,CK組的呼吸強度低于CMC和ZnO/CMC組,但從第7天開始,CK組的呼吸強度則逐漸高于涂膜組。由此說明,涂膜處理在貯藏后期對紅橘呼吸的抑制作用較為顯著,與腐爛率的變化趨勢較為一致。ZnO/CMC復合涂膜組的呼吸強度在貯藏前6 d較CMC組高,而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其呼吸強度處于較低水平,但Zn向紅橘果皮的遷移是否會影響其呼吸強度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a-腐爛率;b-失重率;c-呼吸強度圖2 各組紅橘的腐爛率、失重率和呼吸強度隨貯藏時間的變化Fig.2 Variations of rotting rate,weight loss and respiration rate of tangerine fruits during storage不同小寫字母標注表示相同貯藏時間的各組樣品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下同)
2.2.2 TSS、TA和AA
TSS、TA和AA是果實貯藏期間的重要指標。TSS含量的變化反映了果實的成熟度和呼吸速率;TA的主要成分是有機酸,通常是呼吸酶反應的底物;AA是紅橘的重要營養(yǎng)成分和抗氧化成分[19]。各組紅橘在貯藏期間的TSS、TA和AA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貯藏初期由于蔗糖的合成,各組的TSS含量呈增加趨勢(圖3-a),后期由于個體差異等原因呈現一定的波動,但ZnO/CMC組的TSS含量較為穩(wěn)定,且整體維持在較高水平。TA含量在貯藏期間呈波動下降趨勢(圖3-b),CK組的TA含量從第6天起急劇下降,而CMC涂膜可較為顯著地延緩TA的降低。圖3-c為各組紅橘的AA含量變化,可看出CMC組的AA含量在貯藏期間相對穩(wěn)定;CK組和ZnO/CMC組則先降低后升高,且CK組升高較快,因此在貯藏中期(第6~10天)具有最高的AA含量;而ZnO/CMC組的AA含量則從第2天開始持續(xù)上升,因此在貯藏末期(第12天),其AA含量高于其余兩組。CMC組的AA含量呈先波動升高而后降低的趨勢,CMC組的AA含量相較于CK和ZnO/CMC組變化較小,而ZnO/CMC組先下降然后逐漸上升,且在貯藏末期顯著高于其余兩組(圖3-c)。總體而言,CMC涂膜可在貯藏前期(第0~4天)保持比較高的TA和AA含量,而ZnO/CMC組可較好地保持TSS的含量,但二者的影響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a-TSS;b-TA;c-AA圖3 各組紅橘中TSS、TA和AA含量隨貯藏時間的變化Fig.3 Variations of TSS,TA and AA content of tangerine fruits during storage
遷移進入植物體內的納米粒子能夠促進活性氧的產生,過量的活性氧會引起植物的氧化應激,并改變氧化和抗氧化系統(tǒng)的平衡,從而影響植物體內的代謝過程[10]。2.1的研究結果表明,Zn在紅橘中的遷移僅限于果皮,而果皮是果實的保護屏障,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酶,對延長采后紅橘的貯藏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實驗測定了各組紅橘果皮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在貯藏期間的變化情況。
2.3.1 POD活性
POD可清除植物體內多余的過氧化物[20]。如圖4所示,各組紅橘果皮中的POD活性在貯藏期間總體呈波動增長趨勢。其中,CMC組的POD活性總體低于其余兩組,但在貯藏10 d時迅速增加至與ZnO/CMC組相同。CK組和ZnO/CMC組的波動規(guī)律相似,但ZnO/CMC組隨貯藏時間的變化較CK組小。KIM等[21]用ZnO NPs處理后的黃瓜幼苗中,由于Zn的遷移產生活性氧,導致POD活性顯著增加,但增加程度與ZnO NPs的質量濃度有關。本研究中遷移進入果皮的Zn含量較低,因此可能對POD活性的影響較小。
圖4 各組紅橘果皮的POD活性隨貯藏時間的變化Fig.4 Variations of POD activity in peels of tangerinefruit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2.3.2 SOD活性
SOD是植物體保護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22],能清除果實體內產生的自由基[23]。如圖5所示,CK組的SOD活性在貯藏期間先增加,在第4天達到最大值,隨后逐漸減小,在第12天SOD活性最低,不到ZnO/CMC組的1/5。CMC組的SOD活性在貯藏期間整體呈波動增加的趨勢,在第10天時達到最大值,隨后又降低,說明涂膜處理能夠在紅橘表皮形成阻隔性薄膜,阻止氧氣進入,減少果皮內產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從而抑制SOD活性的下降[23]。而ZnO/CMC組的SOD活性在貯藏前4天迅速增加,隨后降低再增加,在第12天時顯著維持在組間最高水平。SOD是抗氧化酶體系中,催化超氧自由基歧化反應的酶,因此對體系中的過氧化物非常敏感。因此貯藏中期ZnO/CMC組中SOD活性被抑制,可能是由于活性氧過度產生和防御能力下降導致的氧化應激[21]。而貯藏后期CMC組和ZnO/CMC組均具有較高的SOD活性,則可能與涂膜對果實呼吸和代謝的抑制作用有關。
圖5 各組紅橘果皮的SOD活性隨貯藏時間的變化Fig.5 Variations of SOD activity in peels of tangerinefruits during storage
2.3.3 PAL活性
PAL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次生代謝酶,可保護植物機體免受病原菌的侵染,提高抗病性[24]。從圖6中可看出,各組的PAL活性在貯藏期間的變化均較小,尤其是前8 d。總體而言,ZnO/CMC組的PAL活性在貯藏期間均呈較高水平,說明復合涂膜有助于保持果實中PAL活性,增強果實的防病害能力。
圖6 各組紅橘果皮的PAL活性隨貯藏時間的變化Fig.6 Variations of PAL activity in peels of tangerinefruits during storage
紅橘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來源于酚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和抗氧化酶等[25]。如圖7所示,CK組的總抗氧化能力在貯藏期間除第8天外均顯著低于CMC組和ZnO/CMC組,說明涂膜處理可將果皮的總抗氧化能力維持在較高水平,延緩果實的衰老。而ZnO/CMC組與CMC組的總抗氧化能力僅在第10天時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復合涂膜中Zn的遷移對果皮總抗氧化能力的影響較小。AKANBI-GADA等[26]發(fā)現在含ZnO NPs土壤中生長的西紅柿果實中,總酚和黃酮類化合物等非酶抗氧化物質的濃度隨ZnO NPs濃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本研究中,復合涂膜中的Zn向果皮的遷移量有限,且非酶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酶共同構成了紅橘的呈動態(tài)平衡的抗氧化系統(tǒng),導致ZnO NPs復合涂膜對紅橘果皮總抗氧化能力的影響較小。
圖7 各組紅橘果皮的總抗氧化能力隨貯藏時間的變化Fig.7 Variations of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peels oftangerine fruits during storage
本研究證實了采用ZnO/CMC對紅橘進行復合涂膜會導致紅橘果皮中Zn含量相較于CK組顯著增加。在涂膜后8 h內,復合涂膜組果皮中的Zn含量迅速增加;在貯藏1~13 d內,紅橘果皮中的Zn含量緩慢增加至穩(wěn)定,且與涂膜中ZnO NPs質量分數和紅橘貯藏溫度有關,但ZnO NPs粒徑對其影響較小。ZnO/CMC涂膜組中Zn的遷移僅限于果皮,果肉中Zn含量無顯著增加,說明對紅橘進行納米復合涂膜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與CK組相比,CMC和ZnO/CMC涂膜可顯著降低紅橘在貯藏后期的腐爛率,可能與涂膜對紅橘呼吸強度的抑制有關。與CMC組相比,ZnO/CMC組在僅第7~9天具有較低的腐爛率,說明ZnO NPs的添加對紅橘腐爛率的抑制效果較為有限。但ZnO/CMC組在貯藏后期能保持較高的TSS和AA含量,延緩TA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較好的貯藏品質。涂膜有助于增強各組果皮中的POD、SOD和PAL活性以及總抗氧化性,但復合涂膜造成的Zn遷移對果皮的抗氧化酶活性影響較小,可能是Zn的遷移量較小所致。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進一步明確涂膜中ZnO NPs在果皮中的遷移形式(納米粒子或Zn2+),以及遷移進入的Zn對果皮生理代謝的具體影響機制,以深入探討納米復合涂膜的保鮮機理,并為其安全合理應用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