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要求技能型人才兼?zhèn)鋵I(yè)技能和良好身體素質。體育教育作為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其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職教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但一些學校對于體育缺乏足夠的重視。目前,模塊教學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提出了幾點思考和建議,以期中職學校的體育模塊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
【關鍵詞】中職學校;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0)18-0030-02
近年來,物質水平不斷提高,國人的健康狀態(tài)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在不良生活方式和缺乏自制力的影響下,一些中職學生過分沉迷于網絡與手機,試圖在虛擬世界中找尋快樂,因而嚴重削弱了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容樂觀的體能測試成績,充分表明青少年體質水平呈明顯下降趨勢。作為社會的后備力量,學生的精神面貌與身體素質不符合社會的需求。因此,新課改背景下,學校要改革當前不合理的體育教學模式,將強調績效的應試模式轉變?yōu)樽非蠼】档乃刭|教育模式,更新教學方式,讓中職學生熱愛體育課程,最終實現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
一、中職體育模塊教學開展的現狀
(一)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
一些學校的體育課堂上的活動項目比較單調,學生可選擇的項目不多,只有籃球、排球、足球等。其實,乒乓球、羽毛球和武術等項目也受到不少學生歡迎,但受師資和場地的限制,無法設置。因此有的學生只能學習自己不喜歡的項目,導致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這樣,這些學生就很難對體育課感興趣,也不會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二)忽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
在一些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體育課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課時不斷縮減,有些學校甚至取消了部分體育課程。同時受場地、經費、專業(yè)器材的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乏力。部分教師缺乏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導致學生也主觀上弱化體育的重要性。實際上,步入社會以后會更加缺乏時間運動,如果在學生時期就缺乏對于體育的認識,畢業(yè)后就更不會鍛煉,不利于身體健康[1]。
(三)體育模塊教學目標不清晰
體育模塊教學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其形成良好的終身鍛煉意識。體育教師要利用該方法優(yōu)化課程內容、教學組織形式,要充分考慮中職學校的專業(yè)特點和軟、硬件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中職體育模塊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文化知識,重點掌握幾項體育運動技能,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意識,保持身體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而在具體構建教學方案時,有的教師容易片面考慮,忽視教學目標。
二、改善中職學校體育模塊教學的對策
目前,部分中職學校缺乏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為實現為社會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的要求,中職學校應該依據本校特色,設計相應的體育教學模式,通過模塊教學促進體育課程的發(fā)展[2]。
(一)設置合理的教學模塊
開展模塊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的技能技巧,對體育鍛煉感興趣,從而為終身運動打下基礎,也能起到幫助學生放松的作用。因此,合理設置教學模塊是非常必須的。在條件允許時,教師可設置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模塊讓學生選擇。在這些模塊的教學中,要把廣播體操、武術、田徑(可側重速度、耐力、彈跳的訓練)等項目貫穿其中。這樣,既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二)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
教師應緊密結合學校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采取巧妙、靈活的方式開展模塊教學,要注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的實施效果。課堂教學應實現從“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轉化。體育教師課前要認真?zhèn)湔n,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不能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來對待。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qū)分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如在籃球的模塊教學中,快速移動是重要的籃球技術,對后續(xù)的復雜綜合性訓練起到重要作用。但部分學生過于關注技巧,認為這樣的訓練枯燥無意義。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練習,如“半截球互動”“半場5V5對抗賽”,進行速度和靈敏度的訓練。
(三)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健康意識
傳統(tǒng)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主導,過度依賴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該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個性的充分展示,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無法合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欲望,導致體育課效果不佳。因此體育教師應該轉變角色,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根據自身擅長的方面來選擇運動項目,從而在無形中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運動時間,提高身體素質。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課程傳遞體育知識以及健康知識,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互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設置科學、完善的模塊教學評價體系
目前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評價分為出勤情況和考試成績兩部分,該評價標準過分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卻對課程效果、身體素質缺乏有效的考核。因此,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梢砸攵嘣u價機制,即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相結合,顯性評價與隱性評價相結合,課堂評價與考核評價相結合。這一評價過程可以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技能掌握、平時表現、能力提升、出勤率等多種因素。要通過合理設置各因素所占比重,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從教育公平的目的出發(fā),全面化、細致化地對學生體育學習狀態(tài)進行評價,從而有效提高中職體育模塊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當代社會對中職學校的體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中職體育教育不僅要使學生充分掌握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要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模塊教學是中職體育教學改革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對提升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中職學校應重視體育教育,優(yōu)化教學模式;注重主體引導,強化教學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方式,深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潛能;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有效結合,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推動體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馬愷.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運動,2018(12).
[2]鄭建林.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對策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4).
【作者簡介】
劉茂明(1976~),男,漢,福建泉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職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