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燕
【摘?要】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就是將英語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具體場景、將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帶入課堂和模擬生活中的特定情境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專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
在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鮮明地指出了英語課程既有工具性的特點也具有人文性的意味。英語課程的開設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既通過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掌握基本的英語單詞、語法、短語和常見句型,也能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從中體會到跨文化學習帶來的知識興趣。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強調課堂活動的開展要堅持以人為本,生本結合。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穩(wěn)步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就對新時代下的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我們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適時地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模擬生活中的具體場景,帶領學生融入社會,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應用能力。那么,怎樣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知識來源于社會并服務于社會的學科特征呢?現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在各層級的觀摩課、競賽課和優(yōu)質課中的所見所聞,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就是秉持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立足社會生產實際,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中的知識,模擬生活中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并分享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喜悅。這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也是教者多年的教學積累,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地體現,教師在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被展示得淋漓盡致,學生樂于學、教師樂于教,其樂融融。
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嘗試
(一)用學生的研學旅行體驗豐富英語學科知識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要求教育部要依據此文件精神,將旅游和教育兩大行業(yè)融合起來,開展以研學旅行、夏令營和冬令營等形式,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和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據此,2016年12月,教育部聯合其他部門發(fā)布《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其中要求將研學旅行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并將其納入到中、小學教育計劃當中,且完善了經費保障機制、組織機制和安全責任體系。
在這一教育大背景下,并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且樂于表現的特點,筆者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課文“Module?6?Travel?Unit2?She?visited?the?Tianchi?Lake.”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
T:We?have?learned?Lining's?trip?for?holidays.Now,I?want?to?share?your?research?study?trip?for?holidays?with?us.
由于剛剛學過有關旅行的句型和短語,且好多同學都能熟讀成誦,因此,學生的表現欲望非常強烈,人人都愿意分享他們的旅行經歷。為將課堂的教學效果最大化,筆者建議學生將自已的游學體驗寫成短文,并將課文中的典型句型和表達方法運用其中,再三推敲后,再登臺展示。本節(jié)課,由于活動的開展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展示的內容又是他們的切身經歷,需要運用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又是學生熟知的內容,因此,在課堂輸出環(huán)節(jié),無論是學生的表現欲望還是學生的表現力都讓人驚訝。
教育就是生長,教育就是生活。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因勢利導,努力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的條件,讓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和品味生活,將生活帶入課堂,讓課堂融入社會。
(二)將現代化的即時通訊工具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
讓課堂融入社會,就是要讓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新事物、新現象進入英語課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的聯系方式,較過去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現代化的即時通訊工具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它們的存在和發(fā)展,讓世界變得觸手可得,信息交流變得迅速而流暢,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就業(yè)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在這些工具中,具有代表性的當屬QQ和微信了。QQ和微信發(fā)展迅速、應用廣泛,聊天、視頻、購物、付費等功能日益強大。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小學英語教師,就要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將這一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通訊方式帶入課堂,發(fā)揮它們的優(yōu)勢,將其與英語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英語課堂的生活味道更為濃烈、更為純真。
把現代化的聊天工具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英語課堂其實就是生活的縮影,英語教學其實就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交流,而采用QQ工具或者是微信的聊天功能,其實就是一種交流,這種交流還會變得更為廣泛、迅速,且容易被學生接受。在2019年鹽城市小學英語優(yōu)質課評比中,來自鹽城市實驗小學的胡老師執(zhí)教的“Where?did?you?go?”讓我印象深刻、自愧不如。在課堂的輸出環(huán)節(jié),胡老師巧妙的將微信登陸于電腦中,點開微信的即時通訊功能,讓一位同學嘗試用微信的聊天功能和另外一所學校的一名男同學進行在線聊天,聊他們們的周末時光。
S1:(from?Yangzhou):Hello,I?am?sandy.This?is?my?picture.(a?picture?of?tigers)
S2:(from?Yancheng):Where?did?you?go?
S1:I?went?to?the?zoo.
S2:What?did?you?do?
S1:I…
S2:You?had?a?good?time!
將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帶入課堂,用學生喜歡的聊天方式組織學習,讓學生真正地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課堂活動的主體。胡老師的這堂課,教學方法先進前衛(wèi),教學模式設計新穎,學生的活動頻繁,生活氣息濃烈,教學效果顯著。
(三)引入生活中的具體場景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科書的編寫特點是圖文并茂且與生活密切聯系,圖片的出示就是生活的縮影,文字的表達就是生活的寫照。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就要認真研讀教材、深挖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不但要梳理出教材中的重點短語、語法和句型,還要要求學生對重點的段落能夠熟讀成誦。當然,這還不能達到教學的要求,教師的教學還要高于教材,教師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讓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訓練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句型“It's?for?you.Happy?birthday?to?you.”之前,我了解到班級上正好有一位同學將在我上課的那天過生日,于是我精心準備了1只備有12只蠟燭的蛋糕,在教學到這一知識點時,我提示同學們關好門窗,拉好窗簾。我打開多媒體,點燃蠟燭,當電腦中播放出同學們熟悉的歌曲時,我輕步上前,向這位同學遞上蛋糕,并對她說:“It's?for?you.Happy?birthday?to?you.”在同學們抱以熱烈的掌聲后,同學們一起說出了“Happy?birthday?to?you.”通過創(chuàng)設這一生活場景,我們的英語課堂的生活味道更濃,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更好。
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除了可以讓學生領略到英語的無限魅力以外,還能讓學生們的知識空間更為寬闊。在游學旅行中實踐英語,把即時通訊工具帶入課堂以及模擬生活中的具體場景來組織教學,都是這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運用。讓課堂融入社會,讓學生體驗生活,是我們對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嘗試,更是我們執(zhí)著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薛怡.小學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探索[J].教育科研論壇,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