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媚
【摘?要】教育的一個特定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感情方面的品質(zhì),比如堅持、樂觀、積極、善良、正直……特別是初中學生,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如果老師在適當?shù)臅r機,補充一些淺顯易懂、意味深長的哲理小故事,并加以正確的引導,聲聲入耳,句句潤心,也許,會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助上一臂之力,也將會開啟班級德育之法門。
【關(guān)鍵詞】夢想;厚積薄發(fā);高效
一、同一班級,同一夢想
軍訓前一天,師生第一次見面,我精心做了ppt,給孩子們講了幾個故事。
故事一: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里,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春來秋去的大雁在飛行時總是結(jié)隊為伴,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一”或“人”字。一邊飛,還不斷地發(fā)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為什么要排成“人”或“一”字形呢?
首先,大雁編隊飛行能產(chǎn)生一種空氣動力的作用,一群編成“人”字隊形飛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樣能量而單獨飛行的大雁多飛70%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大雁能夠借助團隊的力量飛得更遠。
其次,雁群總是由有經(jīng)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當領(lǐng)頭的大雁累了,會退到隊伍的側(cè)翼,另一只大雁會取代它的位置,繼續(xù)領(lǐng)飛。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當有大雁生病或受傷時,就會有兩只大雁來協(xié)助和照料它飛行,日夜不分地伴隨它的左右,直到它康復或死亡,然后它們再繼續(xù)去追趕前面的隊伍。
最后,大雁的叫聲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大雁用叫聲鼓勵飛在前面的同伴繼續(xù)前行,使團隊保持前進的信心。
我讓學生逐字逐句的去讀這故事,故事讀完了,學生還沉浸在故事中。我順勢利導:大雁結(jié)伴飛行給咱們?nèi)祟愑惺裁磫⑹灸??同學們通過小組熱烈討論后,得出以下結(jié)論:從大雁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精神,那就是團隊精神。接著我又對學生說,現(xiàn)代社會進入了一個高度合作的時代,每個人都很難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勝利,因為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是互相依賴合作的。學生也認識到自己也有能力不足的時候,懂得依靠團隊力量去戰(zhàn)勝困難。同學之間應(yīng)該學習大雁那種互幫互愛,無私奉獻、寬容的精神,彼此支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齊心協(xié)力,為建立健康、樂觀、向上、和諧的班集體而努力。
二、心有所向,厚積薄發(fā)
列車從起點出發(fā),司機會按路前行直達目的地;樓房自開始動工,工人會依照圖紙精確施工。無論是司機還是工人,他們從起步起都有明確的目標。同樣班級自組建之日起也應(yīng)該有明確的班級目標,有了目標,學生就有了奮斗的方向。所以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目標和個人目標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此,在新學期的第一次主題班會上,我通過寓意小故事和學生一起制定了班級奮斗目標,建立“健康、樂觀、向上、和諧”的班集體。
故事二:將兩只小白鼠丟入一個裝了水的器皿中,它們會拼命地掙扎求生,一般維持的時間是8分鐘左右。然后,在同樣的器皿中放入另外兩只小白鼠,在它們掙扎了5分鐘左右的時候,放入一個可以讓它們爬出器皿的跳板,這兩只小白鼠得以活下來。若干天后,再將這兩只大難不死的小白鼠放入同樣的器皿,結(jié)果令人吃驚:兩只小白鼠竟然可以堅持24分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前面的兩只小白鼠,因為沒有逃生的經(jīng)驗,它們只能憑自己的體力來掙扎求生;而有過逃生經(jīng)驗的小白鼠卻多了一種精神的力量,這使得它們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這種精神力量,就是目標,就是積極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內(nèi)心對一個好的結(jié)果心存希望。我們要心懷希望,要為我們的希望、理想而努力拼搏!
只有把理想和現(xiàn)實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把能力與目標結(jié)合起來,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來設(shè)定一個目標,并且跟未來的目標結(jié)合起來。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起點低不要緊,關(guān)鍵是要踏踏實實地奮斗。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制定一份學期的目標。要求學生定出實現(xiàn)目標的具體計劃,要把目標從“量”上按時間進行分割,為目標的實現(xiàn)做出一張時間表來,將任務(wù)落實到具體的“時間點”上。要求學生的計劃定得細,有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幾乎把要做的每一件事都細化到了每一天里。定好目標后帶回家和家長一起再次思考修改,然后和家長一起實現(xiàn)策略。最后把制定好的每周目標貼在桌位的左上方。時時督促自己按計劃學習。
三、合理高效,自省自知
有了班級奮斗目標,一些同學也一直在堅持,他們每天在教室里埋頭苦讀,忙忙碌碌的,很是勤奮,可考出來的成績很卻不理想。這就值得我們要思考:在學習中如何讓學生學會統(tǒng)籌時間,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故事三:教授讓學生在一個裝水的罐子,放入鵝卵石、小碎石、沙子的實驗。我告訴學生,鵝卵石,小碎石子,沙子和水分別代表了重要程度和所需時間不同的事情,罐子就是我們的時間,看起來時間很容易被擠滿,但如果利用得好,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有妥帖的位置。我又問:如果鵝卵石不是最先放進去的呢?——或許再也沒有放它們的位置了。First?thing?First?(要事優(yōu)先)的原則就是這么重要。學習與個人的許多興趣愛好要按重要性和緊急性的不同組合確定處理的先后順序,才能做到鵝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時間管理做得不錯的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能統(tǒng)籌安排時間,見縫插針,巧用碎片時間。
追求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精神成長正是班級德育工作旳重要內(nèi)容,讓哲理小故事深入每個學生的心底,必將使他們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受到啟迪、思維得以提升、人格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班華.專業(yè)化:班主任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J].人民教育,2004(Z3).
[2]朱哲.用幸福培育幸福[J].人民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