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寶能系收購南玻A為例"/>
王書婷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 300222)
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上不斷出現險資舉牌優(yōu)質藍籌股的現象,最知名的就是寶能系相繼對萬科、南玻A、韶能股份等多家上市企業(yè)進行了多次舉牌。
南玻A是中國玻璃行業(yè)和光伏組件行業(yè)的領頭羊,是A股不可多得的高分紅企業(yè),但其股權結構非常分散化,因此便成了寶能系的入侵目標。寶能系通過不斷增持南玻A,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后又不斷更換管理層,獲得了南玻A的實際控制權。寶能系通過一系列的收購運作,使南玻A的股權結構、董事會結構、經營理念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并間接影響南玻A的財務業(yè)績?;趯毮芟凳召從喜這一經典案例,本文從公司治理層面分析了被收購的原因并提出相關反收購建議。
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姚振華擁有100%股權。集團以綜合物業(yè)開發(fā)為基礎,同時發(fā)展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和民生產業(yè)。2012年起注重開發(fā)金融板塊,并作為集團的核心業(yè)務,主要通過鉅盛華和前海人壽兩大平臺進行資本運作。
中國南玻A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成立,在董事長曾南的管理下于1992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首家發(fā)行A、B股的上市公司。公司經營范圍:研發(fā)、生產、銷售平板玻璃等建筑節(jié)能材料,以及光伏組件、硅材料等可再生能源產品。南玻A如今已發(fā)展成為玻璃行業(yè)和光伏組件行業(yè)中最具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工藝和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1992年上市到2015年期間,它的股權結構一直都很分散化。
2014年12月,前海人壽首次買進南玻A。2015年2月,寶能系(前海人壽及一致行動人)在二級市場上大量購入南玻A。2015年3月31日持股比例4.19%,接近舉牌紅線,成為第二大股東。在2015年4月到11月期間,寶能系對南玻A共進行了五次舉牌。2015年11月底寶能系持股25.05%,雖然已經是南玻A的第一大股東,但并未插手南玻A的實際經營管理工作。然而2016年起寶能系有意插手公司經營,謀劃公司戰(zhàn)略,通過不斷更換管理層,最終獲得了南玻A的實際控制權。回顧寶能系收購南玻A始末:從財務投資人角色,成為第一大股東,再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在寶能系頻繁地舉牌南玻A之前,公司股權結構高度分散。北方工業(yè)作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僅3.62%,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12.72%。寶能系收購之后股權結構逐漸集中,2015年起南玻A的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保持在30%左右。據2019年年報顯示,寶能系占據了南玻A的前四大股東,逐漸呈現出“一股獨大”的趨勢。南玻A前十大股東累計持股比例如表3-1所示:
表3-1 南玻A前十大股東累計持股比例
南玻A從1984年創(chuàng)立到2015年的三十多年間,從未經歷過管理層的如此頻繁變動。然而,2015年、2016年寶能系舉牌南玻A期間,頻繁對原管理層進行大換血,以董事長曾南為首的原高管團隊相繼離職。數據顯示,2016年南玻A高管團隊的人事變動頻率高達27次,比前三年累計人事變動次數還要多。
南玻A以玻璃加工為主業(yè),管理層一心發(fā)展實務,重視公司的經營活動,在投融資活動上采取較為保守的策略。然而寶能系入主之后,對南玻A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有了新的設想,提出了“產融結合”的計劃,徹底改變了務實的公司理念,這也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經營利潤。根據公司年報數據整理,如圖3-1顯示:在2016年的前三季度,南玻A的凈利潤呈現連續(xù)增長趨勢。然而自從2016年11月寶能系通過更換管理層從而獲取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按照自己的理念來經營之后,2016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增長速度放緩。由于財務數據的滯后性,2017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相比2016年瞬間驟降,并且遠遠小于南玻A被收購之前的凈利潤額。從2018年和2019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寶能系入主南玻A后,公司業(yè)績和財務表現并未呈現其所期望的大幅增長,反而比2017年有所下降。
圖3-1 南玻A近年來凈利潤變動情況
一方面,南玻A是中國玻璃行業(yè)和光伏組件行業(yè)的優(yōu)質藍籌股,集團的市場影響力強大、經營狀況穩(wěn)定、凈利潤和現金流表現也十分優(yōu)秀。南玻A的投資回報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也遠遠高于行業(yè)平均值,財務業(yè)績表現良好。另一方面,2014年受到了光伏產業(yè)和房地產產業(yè)低迷的影響,南玻A的凈利潤同比下降40%多。2015年受股災影響,南玻A在資本市場被嚴重低估,機構投資者和公眾股東選擇減持。因此,具有高投資回報率和低股價買入優(yōu)勢的南玻A便成了險資“資產配罝荒”下的投資目標。
在前海人壽增持之前,南玻A股權結構高度分散。如表4-1所示:北方工業(yè)持股3.62%,新通產持股2.99%,深國際控股持股2.60%,其余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低于1%。總之,南玻A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連續(xù)多年都在5%以下,前三大股東累計持股比例也不超過10%,該比率遠遠小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在股權結構高度分散的情況下,對于大股東而言控制成本就會較低,因此極易招致“野蠻人”入侵和險資舉牌惡意收購。南玻A公眾持股占比較大,使寶能系輕易就能在二級市場大量進行股票收購,加大持股比例然后進行舉牌收購等資本運作。
表4-1 2014.12.31南玻A部分股東
從南玻A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創(chuàng)始人曾南代領團隊一手將公司建立起來,并逐步發(fā)展壯大走向上市,南玻A就是他的全部心血。所以他認為股權集中會導致大股東掏空行為,只有分散化才能避免大股東掏空,使公司在他的經營決策引導下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因此南玻A的股權結構自1992年上市起,就始終呈現分散化、公眾化。
第一大股東北方工業(yè)只是名義上的控制人,小股東或者公眾股東由于持股比例較少,更加重視自己的分紅和短期投資回報,也沒有動機過多關注南玻A的重大經營決策和經營成果。實際上南玻A重大經營決策主要是由董事長曾南為首的管理層來決定和掌握。據公司年報顯示,在2010到2014年間中小股東出席股東大會的比率總體偏低,股東大會形同虛設。
南玻A高管的持股比例不大,再加上公司的股權激勵政策不完善,所以公司在面臨險資入侵和惡意收購、公司利益可能會遭到破壞時,除了創(chuàng)始人曾南外,其他后進的高管人員沒有強大動力去極力反抗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此外,即便高管想要和公司利益保持一致,反抗寶能系的惡意收購。但是以曾南為首的管理層隊伍大多是技術人員出身,一心重視實業(yè)發(fā)展,導致管理層忽略了資本市場的運作。因此南玻A在面對財務杠桿亦或是險資入侵時,應對敵意收購的措施明顯不及時,高管團隊的戰(zhàn)略決策能力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市公司在遭到資本“野蠻人”惡意進攻時,簽訂一致行動人協(xié)議。南玻管理層在平時就要與友好第三人或大股東多加溝通,保持良好合作,通過簽訂契約來約定一致行動人,當公司面臨敵意收購和險資入侵時不得轉而支持收購方,使原管理層仍能擁有對股東大會的多數表決權。參考萬科初期與大股東華潤一致,后期尋求深圳地鐵支援,共同抵制險資入侵。
驅鯊條款是指完善公司章程,添加多項特殊條款從而提高“野蠻人”惡意收購的難度。第一,設置特別的多數表決條款,即涉及合并等重大資產處置時,提高股東大會的最低同意比例。第二,分批改選董事條款,每次僅允許解聘、補選三分之一的董事席位,從而增加資本“野蠻人”敵意收購的時長和收購成本。
股東擁有的股權應該與其承擔的責任相對稱,上市公司股東無論持股比例多少,都應該積極參與股東大會,行使表決權。上市公司應該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來鼓勵股東行使權利,而不是選擇放棄。在“寶南之爭”中,當寶能系對南玻A開始入侵后,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北方工業(yè)甚至為了個人利益,開始減持自己持有的股份。
上市公司應經常對其管理層進行系統(tǒng)的財務培訓,提高董事會和高管團隊的財務素質和風險應對能力。高管團隊不僅僅要重視公司的日常經營和投融資業(yè)務,更應該密切關注整個資本市場的情況和動態(tài)。要具有“未雨綢繆”的風險意識,提前識別發(fā)現風險,并作出及時的應對策略,將公司的被收購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