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關鍵詞】 助產護理模式;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分娩"/>
孫立榮
【摘 要】 目的:探討助產護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方法:以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受試者根據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n=58)和研究組(n=58),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產科護理模式,研究組患者接受助產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及分娩質量。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總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較對照組更少,VA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助產護理模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分娩質量,對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助產護理模式;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分娩質量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產婦進入妊娠期后首次發(fā)現糖耐量異常及糖尿病的一種特有疾病,一旦血糖控制不良,則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分娩質量,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分娩,應高度重視分娩過程,并配合有效的助產護理來保證母嬰安全,提高分娩質量[2]。助產護理模式是指在產婦分娩時由護理人員全程陪同、為其提供科學的、綜合的、安全有效的綜合護理措施,幫助產婦順利分娩。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助產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檢查確診,單胎足月妊娠,孕前血糖控制良好,未出現嚴重的并發(fā)癥,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排除合并其他妊娠并發(fā)癥、母乳喂養(yǎng)禁忌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精神疾患、認知障礙及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將受試者根據隨機分為對照組(n=58)和研究組(n=58),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30.34±3.28)歲,孕周37~41周,平均(39.03±1.21)周;體質量56~78kg,平均(66.34±2.75)kg;初產婦31例,經產婦27例。研究組年齡23~38歲,平均(30.23±3.41)歲,孕周37~42周,平均(39.12±1.18)周;體質量55~79kg,平均(66.21±2.67)kg;初產婦30例,經產婦28例。兩組一般資料可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產科護理模式,將產婦送至待產室進行觀察,詳細記錄分娩時的各項指標,給予常規(guī)的心理疏導、體位護理、呼吸指導等。研究組接受助產護理模式,設定高年資的助產士對產婦實施助產護理,具體為,1)產前護理:分娩前產婦常因擔心自身病情及胎兒安危而伴有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助產士應全面向產婦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對母嬰結局及分娩質量的影響等,耐心回答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強化產婦的心理疏導,緩解其負面情緒。另外還需向其講解陰道分娩及剖宮產分娩的利弊,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消除影響分娩結局的因素。并指導產婦科學飲食,強化血糖控制,保持營養(yǎng)均衡。同時合理應用降糖藥物,保證分娩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2)產時護理:進入產程后助產士應該嚴密監(jiān)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及時了解產婦的需求,做好各項產前準備。嚴密監(jiān)測血糖水平,一旦出現異常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同時給予產婦語言安慰及鼓勵,使其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悅,增強其分娩的信心。產婦進入第一產程后指導其掌握拉瑪澤呼吸方法,鼓勵產婦多走動、變換體位,縮短產程。進入第二產程后指導產婦擺放好體位,正確呼吸,分散注意力以緩解疼痛。3)產后護理:向產婦介紹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根據身體情況適當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子宮恢復,指導產婦進行乳房按摩,使新生兒吮吸乳頭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以及患者總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量表(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3]。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檢驗采用SPSS 19.0,P<0.05時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以(±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血糖控制情況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產婦分娩質量
研究組患者總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較對照組更少,VA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3 討論
GDM屬于高危妊娠范疇,長期的高血糖狀態(tài)則會抑制胚胎發(fā)育,增加產后出血、感染及胎膜早破的發(fā)生風險,甚至引發(fā)新生兒窒息或早產,進而威脅到母嬰安全[4]。常規(guī)的產科護理模式在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分娩質量方面效果欠佳,且產程過長,疼痛劇烈。助產護理模式是近年來全新的護理模式,通過產前、產時及產后3個過程全程陪同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向產婦講解妊娠期分娩的相關知識,消除產婦的緊張、焦慮不安情緒,提高產婦的依從性,幫助產婦樹立良好心態(tài),保持營養(yǎng)均衡,堅定產婦分娩的信心。進入產程后指導產婦正確呼吸,緩解疼痛以縮短產程,配合其順利分娩。分娩后向產婦講解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及防治措施,并指導產婦乳房護理及母乳喂養(yǎng)的方法及技巧,提高分娩質量[5]。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開展助產護理模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縮短產程,明顯提高分娩質量,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琪.全程助產護理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質量的臨床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93,96.
[2] 田小波.全程助產護理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質量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05(16):47-48.
[3] 譚海紅,彭慧玲,麥燕玲.助產護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37):85.
[4] 趙欣.助產護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1):177-179.
[5] 梁偉.全程助產護理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質量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