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喬木的種植和養(yǎng)護是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介紹了喬木種植及養(yǎng)護的概念和管理技術(shù)。其中喬木種植技術(shù)包含對喬木苗的選擇、起苗、苗木運輸、喬木栽植前的修剪、喬木栽植技術(shù)等進行了詳述。養(yǎng)護管理技術(shù)則針對除草、水肥管理、扶直涂白、防寒防風、有害生物防治、整形修剪等進行了詳述。重點擬對園林綠化建設中的喬木種植及養(yǎng)護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喬木;種植與養(yǎng)護
Abstract:Arbor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ee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arbor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The tree planting technology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tree seedlings,seedling raising,seedling transportation,tree pruning before planting, tree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so on.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clude weeding,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raightening and white coating,cold and wind prevention, pest control and pruning. It is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rbor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Key words:Landscaping;Construction engineering;Arbor;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1 本文所指喬木種植及養(yǎng)護的概念
本文所指喬木種植是包括苗木的選擇、起苗、苗木運輸、栽植前的修剪和栽植全過程。喬木養(yǎng)護指植樹后的養(yǎng)護工作,包括除草、水肥管理、扶直涂白、防寒防風、有害生物防治、整形修剪等。
2 喬木種植技術(shù)
2.1 喬木苗的選擇
園林綠化建設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選擇苗木。在選擇喬木苗時,不僅要關(guān)注價格,更要注重喬木苗的質(zhì)量。苗木應具備生長健壯、枝葉繁茂,色澤正常、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無明顯機械損傷、無凍害、木質(zhì)化程度好等基本質(zhì)量要求。喬木應主干通直,樹皮顏色正常,主側(cè)枝分布均勻。喬木具主軸的要保留中央主干;無主軸的,主枝應分布均勻,冠型圓滿。喬木嫁接后生長時間不應少于3a,接口愈合良好,冠形圓滿。除上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還要根據(jù)具體工程項目設計要求,認真選擇合格的苗木,才能為工程質(zhì)量合格打下基礎。
2.2 起苗
起苗質(zhì)量決定苗木的質(zhì)量和苗木的成活。起苗時土壤過于干旱,應提前3-5d澆透水;常綠喬木、珍貴喬木及特大喬木,起苗時應帶土球起苗,土球規(guī)格應滿足當?shù)匾?在苗木挖出后,應進行保濕處理,挖掘時,應遵循垂直挖掘的原則。
2.3 苗木運輸
起苗后的苗木應及時運輸,在距離較長時,應保持苗木適宜溫度和濕度,防止苗木暴曬、風干、雨淋和機械損傷。通常,施工人員應根據(jù)喬木苗的種類、質(zhì)量和大小對其進行組織和排列,將苗木整齊的碼放在運輸車上,裝車后應將樹干捆牢,樹干應適當捆綁并加墊層防止磨損樹干。在搬運和裝車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苗木不出現(xiàn)磕碰等機械損傷。有條件最好使用土球苗木,如果是裸根苗木運輸則可采用根部蘸泥漿等技術(shù)措施。
2.4 喬木栽植前的修剪
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施工時,在喬木栽種之前,應先對苗木進行修剪,以保證樹木成活和均衡生長。在喬木修剪的過程中,應根據(jù)不同樹種的生長習性做不同的修剪,如銀杏以修剪病蟲枝、枯枝和雜枝為主,同時疏除輪生層之間的弱小枝條,不建議對枝條進行短截,經(jīng)過修剪使樹木形成輪生層次。而常綠喬木少量修剪下部枝條做到通風透光,但修剪幅度一定要小。對生長速度快的樹種,如毛白楊柳樹等,在保留中央主干和主枝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加大修剪的幅度,在保證樹木的成活和基本樹形要求的同時保持正常生長。
2.5 喬木栽植技術(shù)
一是栽植時間:北京地區(qū)樹木栽植以春季為主,一般3月中旬到4月下旬;雨季可種植常綠喬木,一般7月上旬到8月上旬;耐寒的落葉喬木可以在秋季落葉后栽植。
二是挖栽植穴:樹木栽植前提前按照苗木的根或土球大小適當挖種植穴,種植穴的深度和寬度要滿足根的需要。種植穴如果挖到垃圾、渣土、石灰等要更換凈土并擴大種植穴。排水不良的土層應在穴底鋪不低于10cm砂礫。
三是栽植技術(shù):目前北京地區(qū)栽植的苗木規(guī)格較大,如北京市平原地區(qū)造林工程,落葉喬木的胸徑要求在6cm以上,常綠喬木的高度2.5m以上(高壓線下等特殊情況除外),因此栽植苗木時需調(diào)整觀賞面,樹木入穴后土球苗木要去除不能降解的包裹物,栽植樹木應保持直立,種植深度應與原種植線相當,個別快長的植物可以適當深栽植,圍堰要根據(jù)樹木的規(guī)格適當大點,確保澆水的量滿足樹木需求,較大規(guī)格苗木栽植后要做好支撐和牽拉,連接樹木的支撐點要襯以軟墊。
3 喬木的養(yǎng)護管理
3.1 除草
除草是林地綠化養(yǎng)護中的重要工作,新營建的林地綠化一般密度小,通風透光,也由于澆水的原因,適宜雜草的生長,北京南部5月中旬雜草的高度生長到30cm左右,應該安排除草作業(yè)。為了保持水土,除草要求斬草不除根,保留草的高度低于30cm即可。北京地區(qū)雨季應根據(jù)草的生長狀況及時除草,冬季草枯敗后進入防火期也應進行除草,以避免造林地火災的發(fā)生。
3.2 水肥管理
苗木栽植后,應立即澆水并且澆足澆透,北京南部地區(qū)視土壤條件3—7d澆第2次水,7—10d后澆第3次水,3次水后注意觀察樹木、土壤及降雨情況,適時澆水。一般雨季基本不用澆水,注意排澇,冬季澆凍水2次,植樹后的第2年開春要澆水1次。樹木常年養(yǎng)護時,要看天氣條件及樹木需水特性適時澆水,一般樹木成活后第2年開始正常降雨就可以滿足樹木的需要。
林地綠地施肥要根據(jù)需要進行,一般鄉(xiāng)土樹種無須施肥。但土地條件(如通體沙、灰土)上面的樹木、珍貴樹種、對土壤養(yǎng)分有特殊需求的樹種等,肥料最好選擇農(nóng)家肥等有機肥,特殊需要可以選擇氮磷鉀等化肥,必須根據(jù)樹木的種植時間、樹木的規(guī)格、立地條件及樹木本身的生長狀況確定施肥時間和施肥量,避免施肥造成徒長和第2年春季的抽條。
3.3 扶直涂白
樹木栽植后要做好扶直工作,扶直的目的是使樹木直立生長,不歪不倒。栽植當年每次澆水后要及時回土踩實扶直,確保樹木直立生長。
涂白的目的包括一是涂白劑中添加殺菌殺蟲農(nóng)藥,對刺吸式、咀嚼式口器的害蟲(如蚧殼蟲、白蟻、天牛、蚜蟲、螨類、葉蟬、卷葉螟、刺蛾等)具有很好的防治和趨避作用;對樹皮縫隙中的細菌、真菌、蟲卵具有很好的殺滅效果;能預防樹木腐爛病、潰瘍病、干腐病等;二是防樹木的日灼;三是在低溫季節(jié)對樹體起到保溫作用;四是預防動物危害(如羊、野兔、老鼠等動物啃咬樹干)。因此樹木栽植后北京地區(qū)春秋兩季要求做好涂白。
3.4 防寒防風
喬木樹種分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種類豐富,不同種類的喬木對寒冷和北方大風的抵抗能力不同。有些喬木樹種不耐寒、不耐冬春季節(jié)大風,種植前要充分了解樹木的這些習性,在養(yǎng)護中對這些樹木要及時做好樹干包裹或搭風障等防寒防風工作。
3.5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是林地綠地養(yǎng)護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同的樹種有害生物發(fā)生和危害的程度不同,如光肩星天牛是國內(nèi)危害楊樹柳樹的主要蛀干害蟲之一,造成樹木的死亡率高。如美國白蛾是國際檢疫害蟲,食性雜,對于蘋果樹、桃樹、梨樹以及杏樹等都有很大影響。因此,養(yǎng)護工作中有害生物的監(jiān)測和防治要有針對性。
4 結(jié)束語
喬木是園林綠化中重要的一類樹木,因此從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該特別重視,讓喬木正常生長、健壯生長,讓其成為參天大樹。還關(guān)系到林地綠化的景觀效果和生態(tài)社會效益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DB11/T 212 -2017 北京市地方標準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
[2]趙愛玲,孫強,郭淑英,等.光肩星天牛防治試驗[J].河南林業(yè)科技,2008(04):10-11.
[3]邵景珠.美國白蛾的監(jiān)測特征與監(jiān)測新技術(shù)探討[J].學術(shù)研究,2017(10):227
收稿日期:2020-05-11
作者簡介:張學龍(1969-),男,漢族,本科學歷,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