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張桐 孫愛君
【摘要】目的 分析雙時相PET/CT顯像在膀胱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0日收治的疑似膀胱癌患者60例,作為研究樣本,患者全部予以PET/CT常規(guī)及延遲掃描,回顧性分析相關臨床資料,并比較雙時掃描像病變SUV值,診斷以臨床病理結果為準。結果 常規(guī)掃描診斷正確率為85.00%,誤診率為15.00%;延遲掃描診斷正確率為88.33%,誤診率為1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時相PET/CT顯像檢查技術操作簡單、安全性高,對膀胱癌診斷準確率高,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關鍵詞】雙時相PET/CT顯像;膀胱癌;診斷
我院分析雙時相PET/CT顯像在膀胱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0日收治的疑似膀胱癌患者60例,作為研究樣本,年齡(53~78)歲。
1.2 方法
患者全部予以PET/CT常規(guī)及延遲掃描,回顧性分析相關臨床資料,并比較雙時相掃描病變SUV值,診斷以臨床病理結果為準。
1.3 顯象方法
PET/CT掃描儀選擇GE Discovery ST型,PET采集參數(shù)為2D方式采集,重建采取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圖像經AW 核醫(yī)學工作站計算機處理后獲得冠狀位、矢狀位、橫斷位圖像。CT掃描參數(shù)為管電流120 mA,管電壓120 KV,層間隔3.27 mm,層厚3.75 mm?;颊咂届o呼吸,用儀器從頭頂掃至股骨上段。掃描前,患者需維持空腹6小時以上,空腹血糖低于6.6 mmol/L,靜脈注射(3.5~5.4)MBq/kg18F-FDG,靜臥45分鐘左右,之后行PET/CT掃描。常規(guī)顯像需患者排空膀胱內留存的尿液。行延遲顯像需要在注射藥物(4~6)小時后,延遲顯像前患者應先口服20 mL呋塞米+1000 mL以上水,排尿6次以上,再充盈膀胱,最大限度顯示膀胱壁圖像,降低尿液對圖像清晰度的干擾。
1.4 診斷標準
根據(jù)雙時相病灶SUV值攝取程度(SUV>2.5為良惡性病變的標準)、病灶形態(tài)變化情況、是否有淋巴結及遠處轉移來判斷是否為惡性腫瘤,以臨床病理檢查結果為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系統(tǒng)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行配對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6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經臨床病理明確有56例膀胱癌,還有4例良性病變。其中,有51例常規(guī)掃描膀胱壁顯示結節(jié)狀高代謝灶或是膀胱壁顯著增厚。SUV值在(3.7~22.1)。還有9例由于膀胱充盈不充分,導致圖像清晰度欠佳。根據(jù)SUV >2.5的判斷標準,則有51例為膀胱癌,判斷正確,有9例誤診,診斷正確率為85.00%,誤診率為15.00%。51例延遲掃描SUV值仍然增高,SUV值在(3.5~18.6);還有9例延遲掃描SUV值減低,范圍維持在(1.2~1.7)。最終雙時相SUV增高中有49例明確為膀胱癌,2例明確為纖維瘤樣增生。雙時相SUV減低9例中7例表現(xiàn)為膀胱憩室,2例表現(xiàn)為低級別早期膀胱癌。延遲掃描診斷53例為膀胱癌,診斷正確,正確率為88.33%,誤診7例,誤診率為1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結 論
膀胱癌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病因多樣,最常見的為吸煙,還與職業(yè)接觸芳香胺類化學物質有關。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尿常規(guī)檢查、尿腫瘤標記物、腹部B超等檢查,其中膀胱鏡檢是診斷膀胱癌的最主要方法。但是該檢查方法是一種侵襲性檢查。而雙時相PET/CT顯像檢查操作簡便,診斷準確率高,誤診率低,在臨床上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韓蘇軍,張思維,陳萬青,等.中國膀胱癌發(fā)病現(xiàn)狀及流行趨勢分析[J].癌癥進展(1):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