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體記者 許然
“媽媽走了,現(xiàn)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獨立,赤裸,清明且處于當下,你以前從未經(jīng)歷過,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一切,這即是佛?!?月27日,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于藍去世,享年99歲,其子、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沉痛寫道。
作為演員,于藍塑造的“江姐”形象讓人難以忘懷;作為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以下簡稱“兒影廠”)首任廠長,于藍為中國的兒童電影事業(yè)開辟了一片天;作為一名時代女性,于藍身上所集合的戰(zhàn)士、演員、知識分子等多面品質(zhì)早已跨越時光,被不斷傳承。
“每天我都悄悄用棉被堵上窗子,聽中央政府的廣播,看到日本裝甲車在城里橫行無忌,感覺車輪就像碾過自己的胸口一樣?!?931年“九一八”事變那年,于藍剛好10歲。父母帶著她從遼寧輾轉(zhuǎn)到北平。
“那時唯一的愿望就是參加抗日?!?7歲時,于藍得知抗日游擊隊的消息,便離家出走尋找隊伍,沒想到,剛出城門就被逮住了,被日本憲兵隊投入獄中用皮鞭抽打。在家人的打點下,才脫了身。
一條條印滿血跡的傷痕并沒有改變于藍的初心。不久后,有著強烈革命念頭的她再次離家趕赴延安。臨走前,友人將其原名“于佩文”改為“于藍”,喻意為“青出于藍”,“永遠向前”成了刻在她骨子里的本能。
在延安,喜好文藝的于藍在學習之余參加各種演出,還成為延安魯迅藝術(shù)文學院實驗話劇團的演員,常常下鄉(xiāng)為老百姓表演契訶夫的《求婚》、曹禺的《日出》等話劇,有了舞臺表演經(jīng)歷。
新中國成立后,她被調(diào)入北京電影制片廠。為追求更精湛的表演,幾年后,于藍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成立的表演干部訓練班,師從蘇聯(lián)專家?guī)炖锬?,學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使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
“使觀眾在離開劇場后仍然記住這些人物,好像是他們生活中的人物。”通過兩年的堅持不懈,于藍掌握了如何更加藝術(shù)性地影響觀眾,并在所主演的《革命家庭》影片中一舉拿下了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
在影片中,于藍飾演的女主人公周蓮,由普通家庭婦女逐漸成長為堅定革命者。從16歲一直演到老年,于藍遞進式、層次化、富有情感地演出了周蓮從親人離世、身陷囹圄,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連周總理看完都連連夸贊“于藍演了一個好媽媽”。
但在于藍看來,自己的表演卻不夠成功。從黑發(fā)到白發(fā),從少女到老人,影片對于妝容的要求較高。囿于當時化妝技術(shù)的限制,角色形象打造上難以達到要求,這也成了于藍的一大遺憾,“往臉上貼了好多紙,那些紙又跟動作不協(xié)調(diào),老太太那段不是很成功”。
于藍在北影廠一待就是30多年,她先后主演了《翠崗紅旗》《龍須溝》《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1962年被文化部推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
提起于藍,人們必會想到江姐。甚至很多人認為,于藍就是江姐。事實上,“江姐”這個形象是于藍牽頭搬上大銀幕的。于藍將江姐的革命事跡充分挖掘表現(xiàn)出來,增加了人們對江姐的了解,也成就了自己。對此,于藍時常反思:“我僅僅因為扮演了江姐,就到處享受著人民對她的愛戴,而江姐呢?”
于藍與江姐的“相遇”,要從1961年冬說起。當時于藍生病住院,偶然從報紙上讀到小說《紅巖》?!肮适绿伊耍胰滩蛔∽x給同室的病友聽,他們也都愛聽?!币怀鲈?,于藍就托人拿到了小說完整稿,一口氣看完。
恰好此時,朋友找到于藍,不謀而合地提出將《紅巖》拍成電影。一拍即合下,漫長的準備工作開始了。
挖掘史料、還原故事現(xiàn)場、訪談小說作者……為籌備這部電影,于藍花了一年多時間,到重慶、成都、貴州等地調(diào)查、采訪,光是整理出來的文字資料就有20萬字?!拔乙曔@份材料為珍寶,一直藏在家中,因為這些都是用文字記錄的鮮血和生命?!?/p>
《烈火中永生》(1965)劇照,于藍飾江姐,趙丹飾許云峰。
在訪談從“渣滓洞”和“白公館”生還的共產(chǎn)黨人劉德彬時,有一個片段讓于藍印象深刻:當時敵人逃跑前,用機關(guān)槍瘋狂掃射渣滓洞,大家都爭著撲到牢門上,用身體擋子彈,把生還的機會讓給戰(zhàn)友。當時劉德彬也堵在門口,不幸中彈倒下。等他醒來時,感覺手很溫暖,舉起來一看,全是戰(zhàn)友們的血,還熱著。
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真實史詩,深深地觸動了于藍,但劇本的創(chuàng)作卻是一波三折。直到1963年的夏天,劇本出到第三稿,還是沒法拍?!艾F(xiàn)在想想,正是因為大家被革命先烈的事跡所感動,每個先烈的故事都不愿丟,結(jié)果亂了頭緒?!?/p>
“為什么不寫江姐?江姐的經(jīng)歷多么感人,她有丈夫、有孩子,而丈夫犧牲了,她又被捕了,她的遭遇是感人的……老百姓會關(guān)心她的命運的?!痹诖藭r,著名文學家夏衍提出建議。不到一周時間,夏衍拿出了文學劇本,電影這才準備好開拍。
1963年深冬,灰蒙蒙的霧都,重慶朝天門碼頭人頭攢動,電影《烈火中永生》在這里正式開機。
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盡管于藍塑造了“江姐”形象,但她覺得仍有遺憾。在演江姐得知丈夫犧牲的那場戲時,她本該痛哭出來,但是由于當時的思潮“說不能帶著眼淚去革命”,于藍沒能把江姐溫情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眼淚一定是憋不住的,哭出來會更真實”。
除了江姐、周蓮,于藍塑造的經(jīng)典角色,還包括《翠崗紅旗》中的紅軍家屬向五兒、《龍須溝》中的程娘子、《林家鋪子》中的張寡婦等。
“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guān)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為了塑造好角色,于藍總是深入到人民群眾中,“群眾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師,給了我創(chuàng)造的依據(jù)和創(chuàng)造的活力”。
令人沒想到的是,《烈火中永生》既是于藍表演生涯的巔峰,也是她最后一部代表作。
1971年,于藍在干校勞動時不慎從屋頂?shù)?,面部留下后遺癥,無法再從事表演。不過于藍并沒向困境低頭。十年后,花甲之年的她受命組建兒影廠并擔任首任廠長。
“得知這個消息是在六一前夕,剛好是我過60歲生日的時候。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定,60歲應該退休了,但黨和人民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沒有半點猶豫?!碑敃r,于藍剛做完乳腺癌手術(shù),一接到委任通知,就立馬投入到緊張籌備中,一干就是20年。
白手起家,談何容易。成立之初,兒影廠只能設在臨時建造的簡陋平房里,一些拍攝設備和辦公用具都是于藍向廠家打欠條賒賬借來的。為了招兵買馬,解決拍片的經(jīng)費不足和器材短缺,于藍四處奔走,一刻也不停歇。
漸漸地,兒影廠聚集了一批導演、演員等創(chuàng)作隊伍,不僅保持影片制作精良,同時于藍也在研究兒童電影的發(fā)行,推動這些電影進校園,和教育部門聯(lián)手,做影視教育工作。
在于藍任廠長期間,兒影廠共拍攝了19部彩色故事片,推動了兒童片成為中國電影重要的組成類型。其中,《四個小伙伴》獲1982年第12屆吉福尼國際青少年電影節(jié)最佳榮譽獎、共和國總統(tǒng)銀質(zhì)獎章;《少年彭德懷》獲1986年第6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
但于藍不滿足于此。“藝術(shù)品要為孩子服務,是要影響他們一生的,所以要努力拍好,而且要把好的影片送到學校讓孩子們看到?!?986年,于藍卸任廠長轉(zhuǎn)而擔任藝術(shù)顧問,之后致力于推進兒童電影進校園。
“盡管她到了96歲、97歲,都在關(guān)心兒童和電影的發(fā)展,每一年學會的匯報她都要聽取,她對我們的要求很嚴,一定要我們把工作做好?!敝袊鴥和倌觌娪皩W會會長侯克明認為,于藍不僅推動了中國兒童電影的發(fā)展,其精神也影響著一代代兒童電影人的成長和前進。
導演李少紅也追憶了于藍這位“慈祥的母親”,他認為“于藍是陪伴支持電影人成長的慈祥母親”。
晚年的于藍腿腳不太方便,她說她這一生“走了太多的路了”。可以說,無論是在革命的路上,還是事業(yè)的路上,于藍不僅走得艱難、困苦,也走得剛毅、果敢。
(文章綜合自新京報、解放日報等)
1962年,我國公布了22位“新中國人民演員”,俗稱“22大電影明星”。隨著于藍的離世,如今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健在的還有8位,他們分別是:
秦怡 /98歲
新中國成立后,成為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其代表作有《馬蘭花開》《北國江南》等。2019年,秦怡獲“人民藝術(shù)家”國家榮譽稱號。
田華 /92歲
1950年因在電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兒”被觀眾熟知,代表作有《黨的女兒》《碧海丹心》《奪印》等,曾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
于洋 /90歲
代表作主要有《戴手銬的旅客》《火紅的年代》《英雄虎膽》等,曾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
王心剛 /88歲
其代表作主要有《野火春風斗古城》《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等,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金迪 /87歲
因在1959年《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中成功飾演農(nóng)村女青年孔淑貞而一舉成名,其代表作還有《花好月圓》《笑逐顏開》等。作為導演,她還執(zhí)導了電視劇《升華》《豪華聚餐會》等。
王曉棠 /86歲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影協(xié)副主席,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少將軍銜,代表作有《神秘的旅伴》《野火春風斗古城》《英雄虎膽》等,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謝芳 /85歲
因飾演《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一舉成名。其他代表作有《早春二月》《舞臺姐妹》《山花》等,曾獲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
祝希娟 /82歲
是“22大電影明星”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她首次登上銀幕,就是主演的《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其他代表作有《燎原》《青山戀》等,曾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