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萍
【摘要】?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是語文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學生在自讀學習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實現(xiàn)了學生的知識遷移,最終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本論文以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教學為研究中心,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部編版 初中語文 自讀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3-145-01
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實現(xiàn)學生的情感目標。以現(xiàn)行的部編版語文教材為例,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竄痛的“精讀”、“略讀”課文逐漸轉(zhuǎn)變?yōu)閮煞N:教讀、自讀。面對這一轉(zhuǎn)變,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努力構建“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于一體的閱讀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完成語文知識的鞏固、遷移、內(nèi)化等,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自讀課的教學誤區(qū)
在當前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1)將其作為“教讀課文”開展學習。在這一教學模式下,自讀課上課流程與教讀課基本相同,先由教師導入,接著由學生誦讀,教師發(fā)問,學生劃分層次等。在這種教讀模式下,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和機會都非常少;(2)將其作為“略讀課文”開展教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基本上是將文章內(nèi)容粗略講解一篇,學生沒有什么印象,根本無法沉浸到文本中,致使閱讀效果不佳;(3)對“自讀”課文完全忽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常常將自讀課文給予忽略,認為自讀課文沒有什么價值,不會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4)雖然懂得“自讀”課文重要性,但沒有掌握“自讀”課文教學方法,知識“自讀”教學效果不佳,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初中語文自讀課的教學策略分析
1.合理定位,制定自讀課教學目標
為了保障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效果,首先應對自讀課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合理地定位,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自讀教學目標,更好地開展自讀課教學。一方面,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設計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具備單位整體意識,結合自讀課文所在的單元,依據(jù)單元教學目標設計自讀課教學目標;同時,在制定自讀課教學目標的時候,沒必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重點取舍;最后,在科學制定自讀課教學目標的時候,還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方法上以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為主,并在開展自讀教學的時候,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機會和空間,最終達到自讀課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實施多元主體,設定自讀教學目標。在以往的初中教讀教學中,教學目標都是由教師自己制定的,而針對自讀課文來說,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自定自讀課教學目標,以滿足學生的自讀學習需求。
2.多個層面選擇自讀課文內(nèi)容
在開展自讀課教學的時候,教師還要對自讀課教學內(nèi)容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保障自讀課教學的質(zhì)量。一方面,教師應立足于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選擇能夠體現(xiàn)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開展自讀學習;另一方面,教師應結合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合理選擇自讀內(nèi)容。以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探險與科幻”,旨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奧秘和想象力”,教師就在此基礎上對《帶上她的眼睛》作為自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自讀過程中,完成單元教學目標。
3.優(yōu)化自讀過程,提升自讀效果
在優(yōu)化初中自讀教學的時候,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應大膽放手,采用多種方式,靈活引導學生開展自讀。
第一、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自讀興趣。在開展自讀教學的時候,為了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自讀興趣,教師應注重課前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借助具有趣味性的導入情境,或者多種新穎的自讀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以“走一步,再走一步”自讀教學為例,教師在激發(fā)學生自讀興趣的時候,在進行課前到導入的時候,將閱讀體會進行編寫,使其成為類似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對其進行討論。
第二、大膽放手,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自讀中。在優(yōu)化自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不放心、給學生規(guī)定學習方法的模式,大膽放手,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但這并不意味者教師放任自流,而是借助設置任務單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自讀中。例如,在“帶上她的眼睛”自讀教學中,教師就采用了大膽放手的模式,結合自讀教學目標,給學生設置了一個自讀任務單。之后,引導學生在自讀任務單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與到自讀學習中。
第三、加強自讀方法指導。在開展自讀教學中,為了使得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自讀學習中,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讀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得學生更好地開展自讀。一方面,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教材中有關的自讀提示,例如:單元導語、閱讀提示、插圖、課文注釋等,開展自讀學習;另一方面,還要指導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的身份,分別以讀者、老師、編者的身份開展自讀,從不同的視角進行閱讀,并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并在自讀過程中逐漸獲得閱讀的經(jīng)驗、方法等,最終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必須要對自讀課教學給予正確的認識,并改變傳統(tǒng)的自讀教學理念,科學制定自讀教學目標、多個層面選擇自讀課文內(nèi)容、優(yōu)化自讀過程等,不斷提升初中語文自讀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洪廣玲. 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策略初探[N]. 語言文字報,2020-04-15(007).
[2]吳保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參考,2019(03):86-91.
[3]吳麗乾.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淺析[J].文學教育(下),2019(05):82-83.
[4]黃新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自讀課教學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