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林,蔡 芳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院(兒童醫(yī)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高膽紅素血癥在新生兒中具有較高發(fā)病率,未結合膽紅素存在潛在神經(jīng)毒性,早期癥狀不明顯,若未及時開展治療,會進一步引發(fā)其他疾病,更有甚者出現(xiàn)后遺癥[1]。所以為有效預防相關并發(fā)癥,需針對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進行有效腦損傷評估。aEEG是監(jiān)測腦功能的重要方法,其具有簡單、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在低血糖腦損傷、缺氧缺血性腦損傷中應用廣泛,但在急性膽紅素腦病患兒中應用不多[2]。為對其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腦損傷診斷中應用價值進行明確,本研究選擇收治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健康新生兒,為其進行aEEG檢測,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診療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84例。按照MRI是否有雙側蒼白球對稱性T1加權像高信號其中40例高膽紅素血癥正常新生兒作為常規(guī)組,44例亞臨床膽紅素腦病新生兒成立試驗組,選擇同期40例正常新生兒作為健康組。試驗組包括女20例,男24例;胎齡36~40周,平均(38.1±1.7)周。常規(guī)組包括女22例,男20例;胎齡36~40周,平均(38.2±1.7)周。健康組包括女20例,男20例;胎齡36~40周,平均(38.1±1.8)周。三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標本采集和檢測:入院第2天為所有研究對象采集空腹靜脈血,所有標本離心、分離、保存、待測。采用重氮法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清膽紅素,獲取平均值。②MRI檢查:入院后5~7 d進行MRI掃描,采用GE Signa1.5T超導型MRI掃描機,掃描前給予5%水合氯醛灌腸鎮(zhèn)靜。選擇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包括橫斷面T1WI、T2WI、FLAIR和矢狀面T2WI,組織兩名具有豐富經(jīng)驗意識閱片。③BAEP檢查:在抽血24 h內進行BAEP檢測,使用920K型肌電誘發(fā)電位儀,不合作者給予10%水合氯醛。先開展BAEP聽閾檢測,逐漸升高刺激強度,聽閾閾值為剛好使V波出現(xiàn)的最低強度,若無反應則增加刺激強度,最高為100 dB,以對最佳BAEP波形進行記錄。組織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主管技師進行操作和結果分析。④aEEG監(jiān)測:采用Nicolet Monitor腦功能監(jiān)測儀,信號采集點為P3~P4導聯(lián)。參考電極位置在頭頂中央向前25 ml額中線上,雙頂部兩電極距離為75 mm。輸出速度6 cm/h,單位μV。監(jiān)測時間4 h,并新生兒自然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
1.3評定標準:①BAEP異常:Ⅰ、Ⅲ、Ⅴ波一波缺失;Ⅰ、Ⅲ、Ⅴ波PL和IPL>健康組±2.5 SD;兩耳間PL和/IPL差>0.4 ms。腦損害:雙耳刺激量分別80 dB時,Ⅰ、Ⅲ、Ⅴ波潛伏期和波間期延長,波幅降低;極重度損害>85 dB,重度損害71~85 dB,中度損害41~70 dB,輕度損害26~40 dB。②aEEG結果判定標準:依據(jù)有無點癲樣活動及背景活動,將aEEG結果劃分為:重度異常aEEG:振幅重度異常、振幅輕度異常伴癲樣活動;輕度異常aEEG:振幅正常伴癲樣活動、振幅輕度異常;正常aEEG:振幅正常。
2.1三組血清膽紅素水平、BAEP、aGGE異常率對比:三組血清膽紅素水平、BAEP、aGGE異常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血清TB值、BAEP、aEEG異常率均比常規(guī)組、健康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常規(guī)組血清TB水平顯著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新生兒血清膽紅素水平、aEEG異常率、BAEP對比
2.2aEEG監(jiān)測結果:試驗組44例中aEEG異常40例,占比90.9%;其中23例重度異常,17例輕度異常。
2.3aEEG和BAEP異常程度相關分析:試驗組17例aEEG輕度異常中15例BAEP輕度異常,2例中度異常;23例aEEG重度異常中2例BAEP中度異常,21例重度、極重度異常。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shù)0.816,P=0.032,aEEG、BAEP異常程度呈正相關。
高膽紅素血癥在新生兒期發(fā)生率較高,UCB濃度上升會增加神經(jīng)毒性,患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游離膽紅素浸潤,最明顯的是蒼白球,MRIT1WI蒼白球高信號改變?yōu)槟懠t素神經(jīng)毒性早期特征性改變[3]。膽紅素會對神經(jīng)細胞膜電位傳導產(chǎn)生阻滯,對膽紅素毒性作用敏感性最強的是腦干聽覺通道[4]。在高未結合膽紅素神經(jīng)毒性早期判斷中,BAEP是一項客觀且敏感的指標,而MRI、BAEP檢查對檢測環(huán)境和技術要求較高,并且檢查費用昂貴,難以在基層廣泛應用。研究認為,在新生兒腦損傷程度評價中aEEG是一項有效手段[5]。
本研究中,三組新生兒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膽紅素神經(jīng)毒性引發(fā)早期腦損傷可能性隨著未結合膽紅素水平上升而增加[6]。過去TB和UCB被應用于膽紅素神經(jīng)毒性評價,但血清TB和UBC水平無法對腦損害程度和膽紅素神經(jīng)毒性進行直接準確預測[7]。試驗組BAEP異常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健康組,提示臨床判斷新生兒膽紅素血癥早期腦損傷中BAEP監(jiān)測是一項有效手段。試驗組aEEG異常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健康組,且試驗組aEEG異常度和BAEP異常度相似,呈正相關,說明和BAEP一樣,aEEG可作為預防高膽紅素早期腦損傷的敏感指標。
本研究中,三組血清膽紅素水平、BAEP、aGGE異常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血清TB值、BAEP、aEEG異常率均比常規(guī)組、健康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17例aEEG輕度異常中15例BAEP輕度異常,2例中度異常;23例aEEG重度異常中2例BAEP中度異常,21例重度、極重度異常。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shù)0.816,P=0.032,aEEG、BAEP異常程度呈正相關。綜上所述,早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早期進行aEEG檢測,有助于了解患兒早期腦損傷情況,并可為臨床開展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