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曉菲,梁莉,潘會艷
(百色市婦幼保健院 乳腺科,廣西 百色 533000)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良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多好發(fā)于30-50歲以上中年女性,其發(fā)病率為25%-30%[1],其綜合發(fā)病率位于乳腺疾病的首位,是婦科常見疾病及多發(fā)病。該疾病臨床表現以乳房疼痛、乳房腫塊為主,可伴有乳房溢液,是一種良性乳腺組織增生疾病,有一定癌變率,10%-20%的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發(fā)展為乳腺癌[2]。本研究采用藥物經乳腺導管滴灌注聯合中醫(yī)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療效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經乳房觸診及乳腺彩超檢查確診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200例女性患者,其年齡在30-50歲,且所有患者均已生育,須排除高泌乳素血癥因素、乳腺導管內占位性病變、乳腺纖維瘤等疾病。
1.2 方法。選取實驗組100例和對照組100例隨機分組進行對比。實驗組使用乳腺導管藥物滴灌注聯合中藥熏蒸+理療+中醫(yī)手法按摩治療,對照組單純使用中醫(yī)中藥熏蒸+手法按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
1.2.1 實驗組治療方法:使用乳腺導管藥物滴灌注聯合中藥熏蒸+理療+中醫(yī)手法按摩治療14天。①乳腺導管藥物滴灌注治療方法:用5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20 mL,溶解曲安耐德注射液40 mg+糜蛋白酶4000 u+注射用頭孢曲松鈉1.0 g或阿米卡星0.4 g,再抽取氨溴索注射液30 mg+2%利多卡因5 mL留置備用。用玻璃酸酶1500 u+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生理鹽水100 mL混合液注入微電子輸注泵貯液盒內備用。用碘伏消毒雙側乳房,鋪無菌乳孔巾,用2%利多卡因2 mL于一側乳頭乳暈根部浸潤麻醉,提起乳頭,插入乳孔擴張器逐一擴張4個乳孔,用乳管灌注器的鈍頭針插入乳孔內,用紗布包裹固定防止針頭脫落,同法處理對側乳頭。將裝有藥液的50 mL注射器連接于乳管灌注器另一頭,將藥物全部推進雙側乳管。再換接微電子輸注泵,啟動治療程序進行乳管灌注治療5分鐘。②中藥熏蒸+乳房理療+中醫(yī)手法按摩方法:使用中藥(紅花50 g、乳香50 g、丹參250 g、沒藥50 g、藿香250 g、夏枯草250 g等中藥混合磨成藥粉)將25 g放入熏蒸機進行乳房熏蒸30 min后,用中醫(yī)手法對患者進行乳房膻沖、屋翳、鷹窗、乳根等穴位按摩,最后用乳腺治療儀行乳房理療30 min。
1.2.2 對照組方法:按照以上方法選擇中醫(yī)中藥熏蒸+手法按摩治療14天。
1.2.3 資料統(tǒng)計方法:入院時對患者進行體檢及乳腺高頻彩色B超,治療前根據患者乳房疼痛、乳房腫塊、乳頭溢液、乳腺高頻彩色B超四個指標進行評分,填寫《乳腺良性非腫瘤疾病療效觀察表》(表1),治療后根據上述指標進行評分,將治療前后評分進行對比評估療效情況。綜合改善率=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療效評價標準:根據綜合改善率評價療效指標,治愈:≥90%,顯效:70%-89%,有效:30%-69%,無效<30%。
1.3 數據統(tǒng)計分析。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及治愈率進行比較,所得數據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采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間采用χ2檢驗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總有效率及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西醫(yī)臨床上認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與女性雌激素分泌過多有關,故常采用口服雌激素拮抗藥物如三苯氧胺(他莫昔芬)、丹那唑、黃體酮、溴隱亭等藥物治療??诜に仡愃幬镏委熑橄倌倚栽錾】梢饍确置谑д{、月經紊亂及誘發(fā)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副作用大,停藥復發(fā)率高等缺點,因此西醫(yī)目前還不是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首選方法[3]。近十幾年來國內中醫(yī)療法在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病起得了相對滿意的效果,但是本病病史長,單純中醫(yī)治療存在起效慢、治療療程長、容易復發(fā)等缺點[4-5]。
表1 乳腺良性非腫瘤疾病療效觀察表
表2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及治愈率的比較[n(%)]
近年來以乳腺導管滴灌注療法為代表的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婦科疾病的臨床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乳腺與導管的解剖原理,利用乳腺組織特有的密閉管道系統(tǒng)輸送藥物。能夠有效的緩解其臨床癥狀,再加上其操作簡單、安全易用,故而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乳腺導管滴灌注療法具有以下優(yōu)勢:首先是藥物能夠直達病灶,避免了藥物的肝腸首關效應,在降低藥物用量的同時,也促使藥物利用率的顯著提升。其次,該療法的藥效直接、作用明顯,不會對妊娠期患者的正常哺乳造成任何的影響,若產婦在產后發(fā)生乳汁淤積的現象也可應用該療法,使其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促使滯留在乳管內的分泌物及時排出,從根本上降低了患乳腺癌的風險;最后,通過向機體的自然腔道中插入置入管,并在置入管的協助下將藥物快速輸入到機體的腺體中,對于機體的創(chuàng)傷性微乎其微,屬于一種安全性高、無創(chuàng)傷的療法。
本研究通過結合不同女性患者的病情及內分泌紊亂的特點,采用藥物經乳腺導管滴灌注聯合中醫(yī)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病,將聯合藥物(頭孢曲松鈉或阿米卡星、曲安奈德、糜蛋白酶、鹽酸氨溴索、玻璃酸酶等)通過乳腺導管滴灌注靶向治療,治療效果顯著??寡姿幬铮^孢曲松鈉或阿米卡星)直接到達病灶快速清除致炎因子,消除管腔局部炎癥反應,達到消除疼痛的作用。麻醉藥物(曲安奈德):在炎癥早期可以減輕炎癥滲出、水腫,加強白細胞浸潤及吞噬反應,在炎癥后期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收縮血管,減輕血管的反應性,加強小血管張力使周圍循環(huán)通暢,使囊腫機化,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6]。其余藥物有稀釋囊腫內分泌物利于排出,促進囊壁裂解吸收作用。灌注治療后通過乳房中藥熏蒸、乳腺理療、手法點穴、按摩等聯合治療促進藥物的吸收及炎性細胞的纖維裂解,并將分泌物通過乳管排出,達到消除腫塊的作用,同時可以清除乳腺導管內淤滯物,消除不良刺激,可以有效阻止其癌變[7]。該治療方法具有無創(chuàng)、經濟、療效顯著等優(yōu)點,不但克服了傳統(tǒng)西醫(yī)及中醫(yī)療法的弊端,還可以提高疾病診療效果,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