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菲
在宇宙中有一種關系,一個星球完全被另一個星球“迷住”,始終只有一面對著它。沒錯,那就是“潮汐鎖定”?,F(xiàn)在月球就被我們的地球潮汐鎖定著。那么,地球有沒有可能也被潮汐鎖定?地球生命又將如何生存?
潮汐鎖定也被稱為引力鎖定、俘獲自轉(zhuǎn)和旋轉(zhuǎn)軌道鎖定,即由于引力的作用,旋轉(zhuǎn)天體的一個半球始終面對著伙伴天體,繞著自己的自轉(zhuǎn)軸旋轉(zhuǎn)所需的時間和繞著伙伴天體旋轉(zhuǎn)所需的時間一樣長的現(xiàn)象。通常,只有衛(wèi)星被潮汐鎖定在較大的天體上。不過,如果兩個物體之間的質(zhì)量差和它們之間的距離比較小,那么兩個天體可能會互相潮汐鎖定,比如冥王星和它的衛(wèi)星卡戎。
雖然在太陽系中,潮汐鎖定比較常見,但是什么樣的天體會被潮汐鎖定取決于軌道距離、兩個天體的質(zhì)量以及軌道物體的延展性。對于恒星來說,離恒星較近的天體更有可能被它“抓住”,不過如果恒星的引力足夠強,那么位于宜居帶中的天體也可能在恒星潮汐鎖定的范圍內(nèi)。地球位于宜居帶,是否也可能被太陽鎖定呢?
從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地球還不太可能被太陽潮汐鎖定,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安全的;另一方面,地球的小兄弟月球干擾著太陽對地球的作用。雖然太陽是太陽系中的老大,但是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更近,因此對地球的作用也就更大。月球每年都在拖地球的“后腿”,讓它漸漸慢下來,如果持續(xù)下去,地球到時可能會與月球互相潮汐鎖定。
不過,人類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幕了,因為在那一幕發(fā)生之前,地球和月球早就被演變成紅巨星的太陽吞噬了。
現(xiàn)在假設地球被潮汐鎖定了,會怎么樣呢?一般情況下,當一顆行星被潮汐鎖定之后,一面永遠是白天,另一面則永遠是黑夜。地球的情況也大致如此,不過科學家也表示,現(xiàn)在還不能確定地球上會有哪些具體變化。
系外行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fā)。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又暗、又小、又冷的紅矮星周圍被潮汐鎖定的行星上可能存在海洋,并且這些行星的環(huán)境似乎不那么惡劣。英國格林威治學院的馬丁·希思在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行星的海洋足夠深時,海水可以在背陰面的冰蓋下自由流動,將熱量帶到寒冷地區(qū),背陰面的溫度不至于非常寒冷。并且如果星球上的溫室效應或者恒星輻射足夠強,海洋熱傳輸甚至可能使整個星球無冰。
2013年,在一項模擬研究中,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建立了潮汐鎖定行星的氣候模型。結(jié)果顯示,這些行星上會形成云層,這將減小明暗兩面的溫差,使行星的可居住性更高。
而地球上同樣有海洋和厚厚的大氣層,距離太陽還比較遠,這意味著,如果地球被潮汐鎖定了,它的環(huán)境應該與紅矮星周圍的行星有相似之處,但是又優(yōu)于它們。一些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擬和對海洋熱傳輸?shù)难芯?,得出了一些可能的結(jié)果。
首先,由于地球離太陽較遠,又有一個很厚的大氣層,因此即使是對著太陽的一面,氣溫也不會非常高,海洋依然存在。而在黑暗面,常年得不到陽光的溫暖,氣溫自然會很低。但是由于明暗兩面存在溫度差,兩側(cè)的空氣會進行交換。更重要的是,地球上還有覆蓋全球大部分地區(qū)的海洋,不同海區(qū)的溫度、密度的差異都會促使海水流動,使熱量流動起來。這可能意味著,朝陽的一面不會非常熱,背陽的一面一部分海洋和陸地雖然可能覆蓋冰層,但是還有一些地區(qū)可能是0℃以上的。
其次,地球不再像現(xiàn)在這樣有四季之分。背陽一面結(jié)冰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下降,使朝陽一面暴露出更多的陸地,這將使地面反射增強,云層難以形成,降雨稀少。而在朝陽和背陽之間的晨昏線附近,那里的氣候有所不同。被潮汐鎖定后地球明暗兩面的溫差會很大,這可能會導致明暗交界處經(jīng)常出現(xiàn)風雪交加等極端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巖石和礦物會在海平面下降后暴露出來,它們在陽光和風的作用下快速風化,將二氧化碳等氣體加速釋放到大氣中,這可能會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進而對整個地球的氣候產(chǎn)生影響。
被潮汐鎖定的地球環(huán)境的改變,將會如何影響人類和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活呢?
2017年,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9光年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TRAPPIST-1,這是一顆表面溫度極低的紅矮星。這顆紅矮星有3顆位于宜居帶、并且可能擁有海洋的行星。但是,TRAPPIST-1恒星系統(tǒng)的行星都是被潮汐鎖定的。
研究人員認為,在那些星球上刮著強烈的風,將星球上的礦物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源源不斷地吹到海洋中,這意味著海洋中可能生活著海洋生物,甚至可能有復雜的海洋動物。而在明暗交界處附近可能生活著陸地生物,它們能夠在颶風中將自己固定在地面上,不至于被吹走。除了較大的動物,可能還會有一些類似水熊蟲的物種,這類“超級”生物生命力極強,可以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下存活很多年,可以在真空中生存,可以耐受γ輻射和太陽風的沖擊,它們可以在任何環(huán)境中生存。在空中,可能漂浮著凝膠狀的水母,這種無脊椎動物可以在風暴中漂移,不會被強風撕碎。
那么,在被潮汐鎖定的地球上情況又如何呢?假如那個時候人類還在地球上,主要的定居點也是在明暗交界處,因為那里溫度不太冷也不太熱,有不那么強烈的陽光,還有液態(tài)水。但是鑒于那里的氣候條件也較為惡劣,因此人類可能會把家安在地下??紤]到那時人類的科技水平應該比現(xiàn)在要高許多,能有效地在明暗兩面?zhèn)鬟f熱量,因此能在明暗交界處兩側(cè)更廣闊的地區(qū)建立定居點。
而到那時,地球上的許多陸地動物會因為環(huán)境的變化,棲息地被破壞而滅絕,只有一部分存活下來,為了適應環(huán)境,它們還會進化出相應的能力,比如像TRAPPIST-1的行星上能將自己固定在風中的動物一樣的能力。植物也會經(jīng)歷大滅絕,只有那些能牢牢抓住土壤,能抵抗干旱、酷暑或者嚴寒的植物能存活下來。與TRAPPIST-1的行星類似,地球的海洋中也會生活著生物,而且地球海洋中的生物可能比TRAPPIST-1的行星上的海洋生物要高級得多。
當然,這只是地球被潮汐鎖定后可能的模樣,地球到底會如何變化,生物將如何生存,還與地球哪個位置正對著太陽有關。如果陸地對著太陽,那么由于陸地比海洋反射陽光的能力更強,因此地球會更熱。如果太平洋中部對著太陽,那么非洲和歐洲就要被凍在寒冷的黑暗中。總之,被潮汐鎖定的地球會變成什么樣,現(xiàn)在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