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娟
師生雙主體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表達。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是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為主體地位,全程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堂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學習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的過程中為主體,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展示自身的思維和想法,與教師共同探討學習內容,構建雙主體互動式英語課堂。
1. 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 的主體作用
1.1在教學實踐中以教師為主體
教師備課前,要以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標準設定備課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高效地掌握所學習的英語內容。教師對教課目標、內容等,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怎樣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課堂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等,都要在備課中做好準備。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中《Friendship》一課中,教師在教課前就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引導,讓學生思考朋友之間的友誼和相處模式。例如文中提到的“talk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舉出朋友之間相處的事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學習。
1.2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都各不相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更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在正確的教學方法中學習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技巧,并結合實際生活舉例,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掌握英語知識內容,提高自身的英語素養(yǎng)水平和英語學習能力。
1.3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個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在興趣的促進下對知識內容進行主動思考,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另外,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更好的養(yǎng)成,學生的個性代表了學生的獨立,學生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與理解,教師要針對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加擴散,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能夠良好養(yǎng)成。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中《Music》一課中,教師引出課文原文“But just how do people form a band?”讓學生進行探討,怎樣組成樂隊,或者組成樂隊應該以什么為樂隊主題。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創(chuàng)新,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還能擴展自己的思維方式,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堂課學完之后,還有幾個喜愛音樂的學生創(chuàng)建了屬于自己的一支樂隊,名字叫做“Youth band”,還在學校的周年慶上演唱歌曲,獲得教師與學生的一致好評,拿到了一等獎。
2. 在學習過程中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2.1首先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十個手指也不一邊長,學生之間更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依照不同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己的學習技巧與學習方法,對每個學生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讓學生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中心就是以引導學生為主。
2.2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學課堂中主要以提高考試成績?yōu)榻虒W目的進行教學,并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技巧,以往的教學模式,多數(shù)是以評價學生英語成績的為主,學生在刻板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性無法得到提高。而雙主體教學模式則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為課堂學習的創(chuàng)造者,遇到問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探討解決,學生能夠高效掌握學習英語的技巧,學生在雙主體教學模式下,能夠得到提高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此外,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提高,學生的個性才能夠更好地發(fā)展。
2.3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將學生進行合理化的分組,在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主動參與探索,并制定學習目標,學生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分層教學是根據不同的層次小組針對性設置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高效掌握知識內容。
3. 要正確處理“雙主體教學”的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為主體,學生在學習中為主體,在課堂中兩者之間互相推動下,才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高效處理好雙主體課堂教學的關系,學生學習效率則得不到提高。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主體關系即是指在課堂學習中起到互相推動的作用,課堂中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是主體就對學生過于放縱,學習中學生不能因為教師是主體就完全順從,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互相溝通探討知識內容,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英語成績。
4. 總結
綜上所述,課堂實踐中得出經驗,雙主體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使其高中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更為融洽。此外,雙主體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定教學模式。教師在雙主體教學模式下,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技巧與英語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段世華, 朱立成. 雙語教學中“雙主體互動”教學模式構建策略初探[J]. 河北農業(yè)科學, 2011(03).
[2]林莉莉. “雙主體”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5(10).
[3]郭靜姝. 英語師生雙主體型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08).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