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明
摘 要?伴隨著課程改革的腳步不斷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要充分體現(xiàn)出啟蒙作用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也相對比較低。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強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注重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將主要針對于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分析如何應用師生互動教學。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0-0058-01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正是由于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的這種特點,他們的注意力便會經常性的被周圍的事物吸引過去,難以集中注意力,導致老師講課過程中降低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過程變得十分艱難。強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
一、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強化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意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因素便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深化語文學習的各項環(huán)節(jié),并且同時領導學生開展不同層次的互動,指導學生積極展開有效的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強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意識。
比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首先對課文中的基礎內容做好掌握,以課文內容為出發(fā)點,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導不同學習層次的同學做好預習。老師在良好的師生互動環(huán)境中指導同學們對文章初步閱讀,對文章中的新字詞重點掌握,比如“留戀”“縫隙”“燦爛”“停泊”“應接不暇”等等,通過翻閱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形成對生字詞的理解。組織同學們在完成文章閱讀之后,劃分出文章段落,理順課文寫作的順序,對文章大意作出概括。隨后,老師可以與班級內部的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相結合,在掌握《鳥的天堂》課文基礎知識以后,再針對于文章中的重點知識和難點問題設計思考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巴金爺爺總共有多少次經過“鳥的天堂”,在每次經過時候,是否看到的是同一種景象。鼓勵學生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對其的感受和理解,指導學生通過采用泛讀法、瀏覽法和精讀法閱讀文章,思考老師提出來的問題,并找到答案。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注重體現(xiàn)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展開討論的時候,就要引導學生將思維散發(fā)出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找到老師布置的問題,針對性地學習,更好地感知語文學習的魅力。
二、優(yōu)化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點亮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對語文課堂提問的問題進行優(yōu)化,是提高師生互動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教學有效進行的根本保障。老師在設計提問問題的時候,要始終圍繞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提出的問題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打開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大門。
比如在學習《桂林山水》的時候,老師可以著重把握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將其體現(xiàn)在教學課件上,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桂林風光旖旎的景象。隨后,老師便需要從學生的基本情況著手,從多個角度將“桂林山水”的知識點設計成問題,將課堂提問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巧妙地設計課堂提出的問題。比如找出文章中描寫桂林山和漓江水特點的句子。在提問完成之后,學生便可以展開閱讀,通過老師的點撥,學生可以展開有效的思考,通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共同探討,將問題予以解決,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此為基礎,老師可以針對課文中的每一個重要段落做出分析,引導學生賞析句子,讓學生體會到在寫景的時候,運用修辭手法的好處,更加深入地掌握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征。
三、結合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師生互動頻率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語文老師還應該要注重養(yǎng)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指導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問題的答案。老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問題進行探究和剖析,科學理解課文內容,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強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學習《她是我的朋友》一課時,老師可以圍繞“朋友”這一話題展開文章分析,組織同學們展開互動討論,活躍課堂氛圍。老師參與同學們的合作討論之中,與同學們合作分析文章的“迫在眉睫”所指何事,阮恒獻血前后的動作神情和動作等等。在問題歸納和總結過程中,老師及時扮演好組織者和領導者的角色,科學化的引導同學展開討論,強化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剖析課文內容。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語文老師要特別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意識,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對教學質量水平展開優(yōu)化,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散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在全面發(fā)展中更加有效的養(yǎng)成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葉銳.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9(14):53-54.
[2]陶士余.互動開創(chuàng)新天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02):31-31.
[3]劉富村.論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策[J].中華少年,2019(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