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
在遇到突發(fā)危機時,更應提前做好應急計劃,有了應急準備金作后盾,我們就能在一定時間內不打亂原有的投資計劃與資金安排,從容地渡過難關。
在個人與家庭財務規(guī)劃方面,有一個最基本、也最常被忽略的項目就是應急準備金。
雖然這筆資金不必是可以直接拿出來的現(xiàn)金,但至少是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直接拿來用的。一旦臨時失業(yè)、企業(yè)停薪,暫時性沒有收入,又或是平日里遇到什么急事需要一筆錢,應急準備金就可以讓你維持一段時間的生活。所以,在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合理的配置、布局的同時,保有一定額度的備用金是絕不可缺少的應急手段。
什么是應急準備金?
應急準備金指的是你的流動資產除以月支出的比例,通常人們應準備3~6個月的應急金,對于景氣度明顯下降的行業(yè)從業(yè)人員來說,應該多準備一些資金,如?12?個月的支出,以備不時之需。
而衡量家庭備用金是否合適的標準則是流動性比率。簡單來說,流動性比率就是一個家庭中流動資產與月支出的比值,其計算方法如下: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每月支出。其中,流動資產主要指的是資金安全有保障、并且易于變現(xiàn)的資產,如活期存款、寶寶類產品、貨幣基金、銀行T+0產品等;月支出中應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費用,房貸、車貸等支出,休閑娛樂費用等。
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流動性比率應在3倍左右,即備用金的儲備至少要達到足夠3~6個月的正常生活開銷的水平;對于收入來源不穩(wěn)定的家庭,流動性比率則需達到6~12倍;此外,高資產、高消費家庭的流動性比率需高達12~24倍不等,這類家庭的最大的風險源自收入的喪失,一旦出現(xiàn)裁員或失業(yè)等糟糕的情況,短期內重新找到一份與原有收入相匹配的工作并不容易,多儲備一些備用金也可以保證過渡期內財務狀況的穩(wěn)定,不至于影響日常生活。
應急準備金如何儲存?
那這樣一筆應急準備金應該放在哪里呢?
這筆資金必須是流動性資產,除非情況緊急,平時不太會用到,一旦用完也要盡快補回去。通常,我們可以把這筆錢放在銀行活期儲蓄中,如果覺得收益低,也可以放在可及時贖回的理財產品中,比如一些貨幣型、債券型的基金等,雖然年化收益率不高,但流動性較好。
以下列舉了幾種應急準備金的主要存放形式,各種理財產品都有不同的適用人群,根據金額的高低,產品的優(yōu)缺點,可以自由組合選擇。
第一種是“寶寶”類理財產品。
理財中我們常見“寶寶類”理財產品,如余額寶、現(xiàn)金寶等,他們的本質是貨幣基金,屬于場外貨幣基金的種類,有著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的特征。優(yōu)點是使用方便、資金門檻低,大部分“寶寶”只需將自己的活期余額轉入,有的還推出了余額自動轉入的功能,可及時贖回,是代替存款的“活期理財”之一。
但目前“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偏低,從近期的互聯(lián)網“寶寶”收益率來看,京東小金庫對接國壽安保增金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2.9560%;而微信的零錢通對接的貨幣基金為易方達易理財,7日年化收益率為2.22%,大幅下降。
根據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監(jiān)測的數據,從不同類型銷售平臺來看,2月24日~3月1日的銀行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48%,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41%,基金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39%,代銷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36%。在78只互聯(lián)網寶寶對接的135只貨幣基金中,大部分寶寶收益率在2%~2.5%之間。
此外,“寶寶類”理財產品取現(xiàn)額度較低,尤其是非交易時段,T+1大額取現(xiàn)無法實現(xiàn),有的取現(xiàn)還有手續(xù)費。以常見的余額寶為例,可在2小時內快速到賬,但單日單戶限額1萬元(含),普通到賬T日(基金交易日)轉出,T+1日24點前到賬。
第二種是銀行現(xiàn)金管理類產品。
“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越來越低,許多投資者就把目光放到了銀行現(xiàn)金管理類產品中?,F(xiàn)金管理類產品是指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每個交易日可辦理產品份額申購、贖回的商業(yè)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優(yōu)點是收益率比“寶寶”類產品高,取現(xiàn)額度高可實時到賬,大部分都可以隨時購買、贖回,且交易時段大多無限額,非交易時段限額多為5萬元,有時候也被稱為銀行T+0理財產品。缺點是門檻較高,1萬元起購。但相較于以前的5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來說,已經低了許多,且市場上1萬元可購買的現(xiàn)金管理類產品也有所增長。
如光大銀行的光銀現(xiàn)金A,近7日年化收益率為3.32%,1?萬元起購,可隨時贖回,去年一年收益率為?3.58%;浦發(fā)銀行的天添盈增利1?號,近7日年化收益率為3.591%;上海銀行的易精靈?1?號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452%。此外還有平安銀行的天天成長現(xiàn)金?A、廣發(fā)銀行的幸福鎏金-日添薪人民幣理財計劃等產品可以關注。
第三種是信用卡。
信用卡又稱貸記卡,持卡人可擁有一定的信用額度,在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后還款,享有一定免息期。只要年滿18周歲,持有效身份證,無不良信用記錄,且有固定工作證明或其他財力證明即可申請。
信用卡平時大多用來消費,刷卡可以有一段時間的免息期,對于大額消費還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減少短期資金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信用卡不占用資金,必要時可利用信用額度沖抵部分應急準備金。部分銀行還推出了現(xiàn)金信貸業(yè)務,如在招商銀行掌上生活APP中就可以申請“e招貸”,最高可申請30萬元專項額度,賬單日與個人卡賬單日保持一致,只需根據賬單周期還款。如果急需資金,信用卡可以用作周轉資金應急。
但使用信用卡取現(xiàn)或分期付款的財務成本較高,實際年化利率算下來多在10%以上。且信用額度取決于個人在申請程序中提供的有效收入和資產擔保價值,收入和資產越高,獲得的額度越高,也并不是所有的消費都可以使用信用卡,有一定限制。
不過,除了信用卡外,花唄、京東白條等也可以部分沖抵應急準備金,只是在使用前,需了解各種分期的手續(xù)費費率和計算方法,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