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海 許曉婷 黃江蕓
(南安市僑光中學,福建 南安 362314)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下文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及社會責任等4 個維度。生物學科學思維素養(yǎng)是指基于事實證據與科學概念,通過科學推理和論證對客觀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及其相互關系作出判斷和解釋,并對事物客觀發(fā)展變化作出預測的認識方式與能力。[1]根據“核心素養(yǎng)為宗旨”的課程基本理念分析近4 年生物學科高考試題,發(fā)現(xiàn)其主要特點是利用與生物學科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生物科學研究史實及生物學實驗數據等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強調對科學探究與科學思維協(xié)同發(fā)展的考查,重視考查學生的論證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如2018 年全國理綜卷Ⅰ生物試題中重點考查科學思維能力的題目有第2、3、30、31題,分值達到27 分,占比30%。試題要求學生通過分析生物學現(xiàn)象或相關實驗數據變化規(guī)律,運用題干提供的生物學知識提出相關的猜想或觀點,并能依據實驗結果檢測或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或觀點。對于此類試題,學生缺乏相應的審答方法,而無法有效地獲取信息和準確運用相應的生物學原理,且無法厘清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故出現(xiàn)審題盲目、答題發(fā)懵或生搬硬套、答而不全或詞不達意等現(xiàn)象。
首先,科學思維應是一種有目的的思維過程,故指導學生審答試題時應根據題目設問明確需解決什么問題,進而有目的地尋找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解決遇到試題時就發(fā)懵的現(xiàn)象。
其次,科學思維要求具備實證意識、尊重事實和證據。這就要求學生應認真審閱題干,獲取涉及解決問題的核心詞以及支持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如實驗條件、實驗變量和實驗結果等事實性知識,根據問題導向,摒棄無關信息而獲得有用信息。
再者,科學思維崇尚真知,要求有嚴謹的求知態(tài)度,即判斷既要有充分的證據,也要依據相關的原理依據。故必須引導學生從題目呈現(xiàn)或已學的知識中提取有關生物學原理,再運用分析、綜合、假說-演繹等科學思維方式,厘清信息間的邏輯關系,解碼所獲得的相關信息。
最后,要求學生根據題目要求,運用生物學專業(yè)語言有邏輯地、規(guī)范地表達(如圖1)。
圖1 高中生物學試題審答模型
2018 年全國Ⅱ卷第31 題文字量多達400 字,信息量大,題干中出現(xiàn)“恐懼生態(tài)學”新概念,3 個問題情境新穎,要求學生對題干中提及的現(xiàn)象進行原因分析,提出自己觀點并進行準確論證。其中第3 小題學生失分最多,主要原因是答題邏輯推理關系不明,文字表達混亂,有的甚至出現(xiàn)“野豬捕食大型肉食性動物”等錯誤?,F(xiàn)以該題第3 小題為例,闡述審答模型的應用。首先,學生應認真審閱設問“為什么某種大型肉食性動物重新出現(xiàn)導致農作物破壞程度減輕?”明確題目是要求對此現(xiàn)象進行解釋與論證,再有目的地從題干中探尋相關詞條以及具有內在關聯(lián)性的事實性證據,如①試題涉及的生物有大型肉食性和植食性動物兩種。②大型肉食性動物對植食性動物有捕食和驅趕作用。其次,找到了證據后,需對生態(tài)學現(xiàn)象進行推理分析,即應依據題干提供“威懾”與“恐懼”會影響種間關系的生態(tài)學原理。進一步厘清大型肉食性動物對野豬的捕食和驅趕是導致后者減少的原因。最后,準確答出:野豬對農作物破壞程度減輕的原因是捕食和驅趕(如圖2)。
圖2 高中生物學試題審答模型的應用
運用高中生物學試題審答模型,有助于學生學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基于生物學知識和證據分析解釋生物學現(xiàn)象,并做出相應的判斷,提出自己的觀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是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兩個重要維度,兩者相輔相成,有利于學生形成生命觀念及社會責任意識。對于科學探究與科學思維協(xié)同發(fā)展的試題,審答模型同樣適用。
2016 年全國Ⅰ卷第30 題以真實的科學實驗為情境,即有文字描述又有數學曲線模型,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和復雜性。重點考查假說—演繹法、設計實驗及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其中第3 小題,學生易錯答成“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光合作用強度也增強”,究其原因是受“題海戰(zhàn)術”影響,沒有領會題目要求,缺乏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或猜想、預期實驗結果的能力。首先,根據設問“針對實驗結果得到的初步實驗結論是什么?”有目的地獲取有效信息:①實驗的自變量是由低光照變成正常光照。②因變量是葉片光合作用強度與甲組相同。再依據高中遺傳學的基本原理“性狀是遺傳物質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作出不同的假設和相應的預期結果(如表1)。最后,綜合分析,不難得出答案:乙組光合作用強度與甲組的差別是由低光照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而不是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的(如圖3)。
表1 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假設和預期結果
圖3 高中生物學試題審答模型拓展應用
拓展應用高中生物學試題審答模型,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應用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促進實驗設計能力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學試題審答模型有助于學生正確審答,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科學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茖W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是以知識學習為基礎的,這就要求教師日常教學時,不要片面強化試題的講練,否則會導致學生“死記硬背”和知識的“碎片化”。應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運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會思考、探究及表達,體驗生物學科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領悟生物學科思想,提高分析、綜合、評價及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