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珊
【摘 ?要】 ?在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不難發(fā)現,微課的課堂融入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充滿生機與活力,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微課的使用能夠助力學生高效地學習,促進學生獲得知識體驗、情感體驗,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課堂注意力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中,微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實踐與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 ?微課;小學數學;實踐與應用;探討
微課是將視頻、畫面融合到一起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式,它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增添課堂的精致性、趣味性、明確性。老師應該利用微課的小身軀釋放強大的教學威力,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化,教學過程更加優(yōu)質化。
一、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勢
微課時間很短,但是內容豐富,在一個視頻里面只突出一個知識點,因此,教學內容更為精煉,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將這一知識點更好地呈現。微課短小精悍,既突出了教學主題,又能夠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避免啰嗦,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另外,微課也適應了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差的心理特點,有利于在短時間內讓學生充分地認知一個知識點,真正地學會學懂。微課是以圖像和視頻為途徑的,能夠將數學信息轉化為動態(tài)的效果,實現教學內容的重點突出,也能夠在化靜為動中,增添課堂趣味,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小學生由于知識基礎、思維方式等的差異造成了學習程度的差異性。每節(jié)數學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微課具有突破時空限制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針對課堂上不懂的問題,通過課下反復觀看微課,鞏固自己的知識能力。另外,學生可以通過暫停和回放視頻,深入理解和鞏固知識,有利于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提高學生的整體知識能力。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提高自主能力。微課是以視頻和圖像為途徑的。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融入學生們喜歡的教學因素,以視頻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課堂上將知識的專業(yè)性與視頻的趣味性相融合,促進學生學習知識,提高探究能力。當微課短視頻將重難點一個個明確突出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分數的性質和意義的學習中,為了促進學生對分數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了奶奶平均分月餅的場景,讓學生們理解分數的概念。從把16個、8個、4個、2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直到把1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時,學生們發(fā)現應該換一種方法進行分配,只能每位小朋友分得一半的月餅,這時便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接著,老師再播放一個微課內容,微課視頻中是三個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這時讓學生分別畫出這三個幾何圖形的1/2。通過剛才的月餅教學情境學生們便會了解到1/2就是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而其中的一份就是1/2。通過微課視頻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思考,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實現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中理解分數的概念,深化了學生的知識認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2.直觀形象展示,培養(yǎng)綜合思維。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高的學科,因此,數學學科本質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而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時期,老師應該巧妙地利用微課將數學問題變得形象化、直觀化,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和問題解決。例如:在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相關題目的解決中,學生們往往感覺到比較困難,不知從何入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公路植樹問題的場面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植樹問題。通過直觀的演示,讓學生學會寫出運算式子,更容易、更方便地解決相關的植樹問題。利用微課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形象、更加具體,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3.優(yōu)化教學過程,培養(yǎng)探究能力。將微課與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整合,應該將微課貫穿于數學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部分利用微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可能性》的學習中,教師利用微課給學生播放硬幣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可能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課堂授課中,利用微課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在《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學習中,讓學生了解單位“1”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因此老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從16個月餅中拿出1/2是8個,從4個月餅中拿出1/2是2個,從2個月餅中拿出1/2是1個月餅。通過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單位“1”的存在以及如何區(qū)分單位“1”,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在課堂結束之時,運用微課總結知識,有利于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知識,鞏固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重視利用微課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深化知識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欲望。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動手能力。微課視頻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為教師的日常授課節(jié)省時間,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圖形的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先用微課給學生展示問題情境:學校的環(huán)衛(wèi)大爺想要將學校的草坪建造成軸對稱圖形,而環(huán)衛(wèi)大爺只是建造了一半,不知如何去建造另一半。同學們,你能幫幫他嗎?根據聯系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課堂中來。學生通過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動手思考和探索,最終明白了如何去繪制一個軸對稱圖形,學會了軸對稱圖形的相關內容,感受到知識獲得的快樂感和成功的愉悅感。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豪感、自信心,促進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課堂學習。
5.課內外結合,培養(yǎng)學習習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模式也相應得到了改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借助微課跨越時空的優(yōu)勢,將課外生活變?yōu)閷W生自主學習的課堂。例如:在《比》的學習中,教師將微課上傳到班級群中,讓學生通過下載進行課前預習。在新課講授中,教師請小先生給同學們講課,既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又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得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思考能力。
在新的教育時期,教師應當將自己的教學方法放寬,將自己的眼光放開,將科學技術融入到教學活動中,科學地利用微課資源,發(fā)揮微課的強大教學價值,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方紅玲.微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J].小學教學參考,2020(11):94-95.
[2]龐永剛.微課在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181-182.
[3]李春霞.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05):159+170.
[4]張峰.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