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軍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454000
傳統(tǒng)胃腸鏡檢查耗時長,檢查時易產生惡心、嘔吐等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了諸多痛苦,因此無痛胃腸鏡檢查得到了廣泛應用[1]。通過在檢查前給予被檢者靜脈輸注麻醉藥物使其保持鎮(zhèn)靜狀態(tài),可有效減少被檢者血流動力學波動以及檢查操作對機體造成的影響。丙泊酚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靜脈麻醉藥物,檢查結束后蘇醒迅速,但該藥鎮(zhèn)痛效果弱,輸入劑量較大可出現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抑制等作用,因此,丙泊酚在無痛胃腸鏡檢查領域的應用尚存在爭議[2]。本文旨在探討丙泊酚聯(lián)合依托咪酯應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中對患者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患者174例,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87例,男52例,女35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1.23±8.62)歲;體質量43~96kg,平均體質量(63.21±13.08)kg。對照組87例,男50例,女37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1.49±8.97)歲;體質量45~95kg,平均體質量(65.01±12.98)kg。兩組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丙泊酚靜脈麻醉,方法如下:患者進入檢查室后建立靜脈血管通路,給予心電監(jiān)護,將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0079,規(guī)格:10ml:0.1g)按1.5ml/kg劑量緩慢注入,觀察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開始無痛胃腸鏡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以5mg/(kg·h)的速度靶控輸注丙泊酚進行維持,直至檢查結束前1min時停止輸入。檢查時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檢查后送觀察室觀察1h。觀察組采用丙泊酚聯(lián)合依托咪酯進行麻醉,具體方法:將依托咪酯(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20511,規(guī)格:10ml:20mg)按0.15mg/kg的劑量緩慢注入,觀察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將丙泊酚注入,劑量及后續(xù)處理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定義檢查前24h為T0、檢查時為T1、檢查后1h為T2,分別于T0、T1及T2時刻采集外周靜脈血5ml。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應激反應指標和炎癥反應指標。應激反應指標包括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NE)、皮質醇(Cor)、血管緊張素Ⅱ(AT-Ⅱ),炎癥反應指標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恒遠生物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清應激反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24h時血清E、NE、Cor、AT-Ⅱ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檢查時及檢查后1h兩組血清應激反應指標均有明顯上升,與同組檢查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在檢查時及檢查后1h血清E、NE、Cor、AT-Ⅱ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清應激反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清炎癥反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24h血清TNF-α、IL-1β、IL-4、IL-6及IL-8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檢查時及檢查后1h兩組血清炎癥反應指標均有明顯上升,與同組檢查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檢查時及檢查后1h血清TNF-α、IL-1β、IL-4、IL-6及IL-8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清炎癥反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無痛胃腸鏡通過靜脈輸入麻醉藥物使患者處于鎮(zhèn)靜狀態(tài),從而降低患者血流動力學波動,減少檢查過程中機體的應激反應。丙泊酚是無痛胃腸鏡檢查中應用最廣泛的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麻醉時間短、患者蘇醒迅速等優(yōu)點,但有研究報道,應用丙泊酚進行麻醉時易出現機體血流動力學波動、應激反應等情況發(fā)生,與丙泊酚鎮(zhèn)靜作用弱、直接引起呼吸抑制等機制有關[3]。因此,有學者提出將丙泊酚與依托咪酯聯(lián)合應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中,依托咪酯是一種短效麻醉藥,靜脈輸入人體后,起效迅速,代謝快,且無呼吸抑制等作用,對人體心血管的影響較小,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能夠顯著提高麻醉效果,最大限度確?;颊邫z查過程中的安全[4]。
研究表明,麻醉藥物鎮(zhèn)靜程度不足,可使患者出現全身性應激反應,導致機體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內鏡檢查時對機體的刺激可使患者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引起炎癥因子如TNF-α、IL-1β等大量分泌,炎癥反應作用易導致血管內皮損傷,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共同作用,導致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5]。本文結果顯示,檢查時及檢查后1h兩組血清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指標均有明顯上升,但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丙泊酚聯(lián)合依托咪酯聯(lián)合應用可有效降低機體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提高檢查過程中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丙泊酚聯(lián)合依托咪酯的麻醉方案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可有效降低患者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可在臨床上予以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