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歡
(綿陽市中心醫(yī)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糖尿病,是臨床上病發(fā)率較高的慢性疾病,患者一般通過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和加強鍛煉等控制疾病進程、控制血糖水平。對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是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易對他們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脅。在臨床上,為了輔助診斷與治療糖尿病的并發(fā)癥,需要對糖尿病患者進行CT冠脈成像檢查,以促進醫(yī)生對癥治療、護理人員對癥提供護理服務,從而提高醫(yī)院的服務水平。
基礎資料來源于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名要進行CT冠脈成像檢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名。觀察組,男27名,女15名,年齡63~85歲,平均75.5歲,疾病時長主要在1年~15年,平均7.3年,并發(fā)了酮癥酸中毒、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足及其它疾病的各8、17、9、8名;對照組,男25名,女17名,年齡61~83歲,平均76.4歲,疾病時長主要在1年~16年,平均8.2年,并發(fā)了酮癥酸中毒、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足及其它的疾病的各6、19、10、7名。不同組別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較小,不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觀察組進行CT冠脈成像檢查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環(huán)境準備。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病房環(huán)境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溫濕度要求,護理人員要為他們提供適合的病房溫濕度,要保證病房光線適宜、空氣流通,營造柔和、舒適、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避免因環(huán)境等外界因素使患者處于郁悶的心理狀態(tài)。
第二,在患者住院期間,主要是要采取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他們的血糖值處于正常范圍內,督促他們按時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在餐飲上也要非常注意,避免過多地食用糖分過高的食物如蜂蜜、甘蔗、地瓜、甜菜、紅棗等,注意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及水果,鼓勵他們戒煙戒酒;此外,鼓勵他們適當的運動,有必要堅持每周150min的中等強度鍛煉,保持運動量。
第二,加強與患者溝通,特別是在檢查之前,護理人員要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舒緩他們的不良情緒如緊張、害怕,要促進他們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行檢查,這樣有利于CT冠脈成像檢查的順利開展,提高檢查的成功率。
第三,在檢查之前,護理人員要加強患者的呼吸訓練,引導他們以中度呼吸為主,在檢查過程中避免深呼吸,還需注意的是,要叮囑糖尿病患者在檢查過程中每一次的呼吸深度要在同一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異,如果差異過大,會因患者呼吸過深或過淺而遺漏檢查區(qū)域,從而影響CT冠脈成像檢查的質量。與此同時,在訓練屏氣的過程中,主要是15秒一次,引導糖尿病患者在屏氣的同時胸腹部也處于不動的狀態(tài),如果在檢查時胸腹部處于變動的狀態(tài),會導致檢查圖像有運動偽影等現象的產生。
第四,在CT冠脈成像檢查之后,時刻關注患者的基本情況,觀察他們的生命體征,積極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的發(fā)生。
觀察不同護理模式下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脈成像檢查的效果,尤其是觀察成像完成率及成像質量;通過設計問卷調查表,統(tǒng)計不同護理模式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分90及以上為滿意,得分80~89較為滿意,得分70~79一般滿意,得分69以下不滿意。
以SPSS21.0軟件進行計數和計量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以t檢驗和卡方檢驗驗證數據,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脈成像檢查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成像率較高,見表。
表 不同護理模式下CT冠脈成像檢查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逐漸改變,許多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率也逐漸提高,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糖尿病,主要好發(fā)于有缺乏鍛煉、飲食不規(guī)律、抽煙飲酒、肥胖等情況的人群,此外,有家族史的人群、老年人也易發(fā),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僅要治療糖尿病這一疾病,還需預防、排除及治療并發(fā)癥,在臨床上,CT冠脈成像檢查是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有利于檢查患者是否有心腦血管疾病,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癥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探究不同護理模式下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脈成像檢查的效果,經研究可知,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CT冠脈成像檢查的護理服務,主要有環(huán)境準備、血糖控制、呼吸訓練等護理措施,其效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服務,避免了檢查區(qū)域的遺漏,提高了成像的完成率,清晰度大大的提高,未發(fā)生運動偽影等現象,提高了成像質量[2]。
綜上,對于要進行CT冠脈成像檢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及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