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穎奇 袁曉
摘要:隨著時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國家教育部門和廣大社會人士都著重關注幼兒園的教育。在學前教育階段當中,音樂能夠快速俘獲幼兒園孩子的芳心,利用音樂展開教學活動在學前教育中占很大比重。而在高科技的信息時代,幼兒園教師會把信息技術和幼兒園音樂教學充分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方便對小孩子們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的心智發(fā)展,也有利于成就幼兒的美好未來。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音樂教學;策略研究
在學前教育的學習階段當中,音樂教學的開展可以讓小孩子們在視覺和內(nèi)心上獲得美好的審美體驗,在這基礎上,可以提高小孩子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讓他們能達到更高的音樂領悟,提升他們藝術方面的能力。當然,幼兒園教師為了保證能夠讓音樂活動教學成功開展并且取得良好效果,就要深入分析信息技術助力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策略,也要明白幼兒們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需求,這樣才能用更適合他們的音樂教學課堂,讓他們真正有所收獲。
一、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來激發(fā)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辈徽撌窃趯W習還是生活方面來說,興趣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幼兒這個階段,是最能夠培養(yǎng)幼兒興趣和自身素質(zhì)能力的黃金時期。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制作學習課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小孩子們的好奇心理,并且能夠激發(fā)小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吸引注意力,讓幼兒園的音樂教學能夠有效開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例如:當教師進行《蝴蝶與花》這一課的音樂教學活動,教師備課時先利用信息技術來收集很多關于蝴蝶、花的圖片和視頻,還有一些關于春天的動畫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教師先對小孩子們說:“老師先給你們欣賞一些有趣的圖片、視頻、動畫片,你們要認真欣賞呢?!边@時,教師打開多媒體課件,先給小孩子們欣賞了蝴蝶、花的圖片和視頻,小孩子們紛紛睜大了雙眼,好奇地看著,又不禁發(fā)出驚嘆。接著,教師給小孩子們又播放了關于春天畫面的動畫片,讓小孩子們在聲像俱全的環(huán)境下欣賞《蝴蝶與花》的誦讀:“美麗的春天到來了,太陽公公暖洋洋地照著大地,花園里面五顏六色的花開放了,吸引了漂亮的蝴蝶姑娘們,它們一會兒飛到紅花上聞一聞,一會兒飛到黃花上點點頭,一會兒飛到藍花上跳個舞,一會兒又飛到紫花上做游戲,春天真美呀?!毙『⒆觽円苍谶@樣的學習氛圍中一邊看著有趣的動畫片,一邊聽著教師的音樂教學,一下子就融入音樂學習課堂,調(diào)動起小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
對于小孩子們來說,某些音樂的學習還是難以接受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活動,只能讓小孩子們在聽覺上獲得短暫的欣賞,這樣對于小孩子來說,很難掌握到音樂精妙的變化。而想要讓幼兒透徹掌握音樂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思緒等等,幼兒園教師就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制作音樂和畫面同步的音樂彈奏圖譜。當然,如果教師為了讓小孩子們能夠理解音樂所表達出來的細微情感,就讓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聽,這樣反而會導致小孩子們反感,讓他們覺得音樂教學枯燥、無趣,反而失去了音樂學習的興趣。而音樂彈奏圖譜是一種由生動形象、簡單明了的圖片所構成的音樂節(jié)奏,是把音樂的樂感和畫面感結合在一起。這也可以讓小孩子們在用眼睛看音樂圖譜的時候,耳朵也在欣賞音樂的美妙,眼睛和耳朵一起觀察音樂細微的變化。
例如:當幼兒園教師進行《小看戲》這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先利用信息技術找到了適合這個主題的輕快音樂和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的圖片做成了課件,讓圖片和音樂相結合,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當放出圖片的時候,輕快的音樂也伴隨著圖片的出現(xiàn)響起,并且不斷變化著。這時,課件當中的小貓咪、小狗也伴隨著音樂的旋律有次序地出現(xiàn)。在加入銅鑼的樂句當中,幼兒園教師就把小貓咪、小狗的圖片慢慢換成銅鑼的圖片,并對小孩子們說:“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老師把什么變了呢?變成什么了呢?”當小孩子們紛紛回答出正確答案的時候,教師就跟他們仔細講解在音樂當中銅鑼是什么,告訴他們銅鑼在音樂中充當著多么重要的角色,讓他們明白銅鑼在音樂當中的作用是烘托氛圍和增強音樂的動感。小孩子們也在教師的講解下,對音樂工具有了大概了解。
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幼兒音樂活動不同于美術活動可以用色彩、線條來表達自身感受,音樂活動更多的是一種聽覺上的享受。這就意味著,如果幼師單純依靠口頭歌唱來開展音樂活動,幼兒就難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就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借助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充分地利用其特點,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幼兒有效地感受歌曲中存在的意境,就能讓幼兒自覺主動地與幼師進行互動,增強自身學習體驗。
例如,在開展《春天的嫩芽》相關音樂活動時,課堂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魅力與嫩芽萌發(fā)時的姿勢。但由于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地將嫩芽萌發(fā)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就能加深幼兒的理解,幼兒將會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嫩芽的萌發(fā),與幼師進行一定的互動。有的幼兒就會模仿樹苗的樣子,將自己的手臂微微地擺動,以此來模仿嫩芽萌發(fā)的過程;還有的幼兒會慢慢地踮起腳尖,以此來模仿種子破土而出的樣子。幼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幼兒一起進行模仿,增強師生間的互動。盡管幼兒的模仿動作并不標準,但幼兒是自愿參與課堂活動中的,就能有效地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實現(xiàn)本次音樂活動的教學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為小孩子們提供良好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同時也能夠充分挖掘小孩子們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幼兒園教師應該充分地應用信息技術到幼兒的音樂教學當中,這樣不僅可以讓課堂有效地進行,也優(yōu)化了音樂的課堂教學,讓小孩子們的音樂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活潑簡單,還可以培養(yǎng)小孩子們自身的學習素養(yǎng),增強了幼兒園教師教學的滿足感和幼兒學習的幸福感,從而,真正意義上去全面促進每一個小朋友們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心智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珊珊.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中的教學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
[2]寇莎莎.基于信息技術的音樂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中旬),2016(1).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