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星星,“放膽”已經(jīng)走過了十九年。一年又一年,我們的初衷始終沒有變:鼓勵大家放開膽子,張揚個性,用自由的文字,寫出新鮮、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我們希望透過作文,看到隱藏在文字背后的一個個獨立思考、個性鮮明的小作者——你們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僅善于用“我”的眼光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還能通過“我”的獨特體驗,獲得屬于“我”的感悟和思考;你們敢于旗幟鮮明地表達“我”的態(tài)度、“我”的觀點,也愿意真誠地坦露“我”的心聲,分享“我”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帶有“我”的獨特印記的作文,不會雷同,獨屬于你,新鮮又特別。
看到這兒,你肯定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有一個字出鏡率很高,就是“我”!小娜姐姐告訴你,翻開手里的這本放膽獲獎作品專集,你會發(fā)現(xiàn),“我”一直貫穿始終:我的觀察,我的感受,我的記錄,我的心聲,我的想象……每一部分內(nèi)容,無不凸顯著“我”的存在。
作文有“我”才精彩,專屬于“我”的創(chuàng)意和選材,還要配上專屬于“我”的語言,才完美。
有些同學一寫比喻句,用的就是老掉牙的那幾句,寫著急,就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寫緊張,就說“心里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撲通撲通直跳”;寫春天的花骨朵兒,不論什么花,都要直接挪用那句著名的“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寫秋天的落葉,也少不了那句“像無數(shù)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總是習慣套用腦海中存儲的“名句”,卻懶得動腦子尋找屬于自己的新鮮句子。那些被反復用過無數(shù)次的句子,都成了作文里的“老熟人”了,別人見了哪里還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看看“放膽”專集里的句子吧:寫同學們搶薯片吃——“幾十只手像蟹鉗一樣有力地拉扯著包裝袋”“酷似十幾條大鯨魚圍攻一個小獵物”;寫心情由興奮轉(zhuǎn)向失望——“我本來興奮得像一個打足了氣的皮球,又蹦又跳的,這一句話,就像一把刀子,一下子把我戳泄氣了”;寫烏云——“一朵挨著一朵,一朵壓著一朵,重得好像馬上就要掉下來似的,又像是一堵密不透風的墻,橫空擋住了剛才還高照的艷陽”;寫肚子痛——“疼痛開始發(fā)作了,就像一個人拿著一根棒子,在攪拌你的肚子。而那個攪拌的人十分有耐心,跟熬湯差不多,慢慢地,還有節(jié)奏”。怎么樣,是不是每一句都很新鮮、很有趣?每次看到這樣的句子,小娜姐姐都忍不住會在辦公室里大聲讀出來,分享給同事們。
親愛的小星星,你就是你,獨一無二。所以,你的作文,也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小娜姐姐期待,你的作文中,“我”的印記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