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藝 曾廣鵬 林小勁 黃永甜
(陽江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廣東 陽江529500)
難以根除、高復發(fā)、周期長且不穩(wěn)定、無特效治療藥物等是頸椎病的特點[1-2]。為促進患者的康復及不再復發(fā),擁有持續(xù)性的護理很有必要。本研究以奧馬哈系統(tǒng)為基礎指導的延續(xù)護理在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共計160例。根據(jù)護理干預方法不同分為A組102例和B組58例。A組102例,其中男 62例,女40例,年齡34~56歲,平均年齡(45.56±8.78)歲,病程 5~15d,平均病程(11.83±13.38)d。B組 58例,其中男 35例,女 23例,年齡 35~55 歲,平均年齡(45.81±8.92)歲,病程5~14 d平均病程(11.35±13.45)d。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B組進行常規(guī)指導及隨訪。A組在B組的常規(guī)指導的基礎上以奧馬哈系統(tǒng)為基礎的延續(xù)護理干預。具體指導方法如下:①對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教育:讓患者意識到自我康復的責任,如依照出院前發(fā)放的教育手冊,為患者講述頸椎病的日常護理方法;②輔助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指導患者對頸肩部進行按摩或熱濕敷、用溫水重點對頸肩部進行淋浴等,為患者找尋標準的頸部活動操,如患者對動作不理解護理人員可以親身示范;③對每個患者進行檔案管理:根據(jù)每位患者的生活習慣,工作條件為其制定可以實施的目標,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如每日提醒患者在某個時間段進行頸部功能鍛煉,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監(jiān)督,提高患者對自身的保健意識,使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滿足了奧馬哈系統(tǒng)中“生理”領域的干預;④監(jiān)測每位患者的康復情況:除了對患者在進行日常頸肩部護理時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還要對患者家庭中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并指導患者常用測量方法以監(jiān)測自身情況的疼痛,在患者的日常記錄中提供參考,使進一步的干預有依據(jù)及思路。填補了奧馬哈系統(tǒng)“健康相關”部分。
1.3 評價方法:采用頸椎功能障礙指數(shù)調查問卷(NDI)評定患者頸部對患者日?;顒拥挠绊懗潭?,共有10個項目,每項評分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頸部狀況越差,對日常生活工作的影響越大;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對患者的焦慮或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定,共含14個條目,7個關于焦慮,7個關于抑郁,每項最低為0分,最高3分,大于7分判為焦慮或者抑郁狀態(tài);生活質量量表(SQLS)含4個方面,每項滿分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16]。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的NDI得分比較:干預組各項得分均低于B組,除閱讀和集中注意力外,其他各項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HADS評分比較:A組和B組的焦慮得分、抑郁在干預前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干預后兩因子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頸椎功能狀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頸椎功能狀況比較 (±s)
項目 A組 t值 P值 B組 t值 P值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疼痛強度 1.12±1.20 0.44±0.36 5.482 <0.001 1.26±0.74 1.05±0.43 1.869 >0.05個人護理 0.21±0.35 0.09±0.25 2.818 <0.05 0.20±0.41 0.05±0.52 1.725 >0.05提重物 1.31±1.34 0.73±0.32 4.252 <0.001 1.11±0.88 1.01±0.44 0.774 >0.05閱讀 0.91±0.12 0.81±0.92 1.089 >0.05 0.88±0.83 0.48±0.97 2.386 >0.05頭痛 0.64±1.16 0.27±0.34 1.166 <0.05 0.59±0.84 0.45±0.28 1.204 >0.05集中注意力 0.51±0.89 0.43±0.47 0.803 >0.05 0.46±0.53 0.45±0.33 0.122 >0.05工作 0.91±1.11 0.43±0.41 4.097 <0.001 0.93±1.12 1.28±0.63 2.074 <0.05睡覺 0.51±0.59 0.12±0.34 5.784 <0.001 0.53±0.56 0.51±0.55 0.194 >0.05娛樂 0.65±0.56 0.49±0.53 2.096 <0.05 0.74±0.51 1.14±0.46 4.435 <0.001總分 7.05±1.88 3.71±1.68 13.379 <0.001 7.18±2.03 8.41±2.59 2.847 <0.05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 (±s)
項目 t值 P值 t值 P值抑郁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A 組 4.28±0.71 3.35±0.95 7.919 <0.05 4.42±0.81 4.05±1.25 2.509 <0.05 B 組 4.51±1.02 6.63±1.05 11.029 <0.05 4.50±1.00 5.45±1.33 4.348 <0.05 t值 1.675 20.202 0.551 8.278 P值 0.096 <0.001 0.582 <0.001焦慮
2.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分數(shù)比較:A組在接受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在各個方面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分數(shù)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分數(shù)比較 (±s)
組別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質量A 組 90.20±3.40 92.50±2.14 91.16±2.13 91.20±3.17 B 組 76.63±1.72 75.98±2.32 74.03±2.09 71.22±2.01 t值 28.375 45.523 49.234 43.277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一般由急診轉為住院觀察治療,好轉后即出院進行下一步的康復及調整。本研究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延續(xù)護理,患者的延續(xù)護理評價表基本框架也以奧馬哈系統(tǒng)為指導,優(yōu)點為全面規(guī)范、準確、系統(tǒng)地對患者的頸椎問題進行評估。根據(jù)在表格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問題針對性地制定下一步干預計劃。在此后的隨訪中則采取電話隨訪、上門訪視相結合后,發(fā)現(xiàn)患者的康復效果有好轉。因此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延續(xù)護理可以使整個護理過程變得規(guī)范化、標準化[3-4]。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A組患者的頸椎恢復情況優(yōu)于B組。原因可能如下:①護理人員的密切關注會使患者對康復持積極態(tài)度并有利于糾正患者不健康坐姿、站姿,排除了患者頸肩再損傷及舊病復發(fā)的可能;②A組NDI評分中閱讀和集中注意力沒有顯示差異性,可能閱讀和集中注意力不是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病因;③A組HADS得分均低于B組,可能當延續(xù)性護理在奧馬哈系統(tǒng)基礎上進行時,在上門訪視、電話溝通及門診復診時,對患者出現(xiàn)消極情緒時,護理人員會根據(jù)患者特點為患者疏導,告知患者積極的心態(tài)對康復有良好的影響,盡量讓患者把負性情緒排解掉;④流暢的溝通貫穿著整個干預過程,患者提出的問題有人積極、詳細地回答,使患者對康復過程增強了信心,更保障了每位患者的康復過程更加有序地進行[5]。
綜上所述,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進行的延續(xù)護理,在護理患者的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時候,著眼于護理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并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進行了評估,為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出院之后的護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6]。此模式使患者接受了來自專業(yè)角度出發(fā)的、持續(xù)的專業(yè)護理人員的照料,使患者對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患者的康復有積極意義,可以使患者的生理上、心理上、社會化等方面獲得整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