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聞,鄭寶璐,于愛萍,張維,張詠梅,劉廣文,劉小暢,蘇旭,李曉燕(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實驗室,天津 300011)
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確診標準在原有核酸檢測的基礎之上增加了抗體檢測[1]。理論上特異性IgM抗體升高通常提示急性感染,表明機體已經(jīng)暴露于病原體,產(chǎn)生對急性感染的首次應答。IgM抗體多在發(fā)病3~5 d后開始出現(xiàn)陽性,一般存在2~3周,可用于感染的早期篩查。特異性IgG抗體升高通常提示既往感染。IgG抗體出現(xiàn)較IgM晚,可以存在較長時間,恢復期IgG抗體滴度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2-3]。本研究基于鏈霉親和素-磁微粒的間接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定量檢測COVID-19患者血清/血漿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IgM和IgG抗體,評估特異性IgM和IgG抗體的臨床應用價值。
1.1研究對象 收集2020 年1月20日至2020 年3月1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33例患者的血清樣本(血清樣本共360份),其中,疾病組包括COVID-19確診患者88例(血清樣本115份),男性38例,女性50例,平均年齡40歲;對照組245例(血清樣本245份),男性130例,女性115例,平均年齡37歲。入組及排除標準:疾病組為核酸檢測陽性;對照組為排除SARS-CoV-2感染的患者(核酸檢測陰性)。
1.2試劑與儀器 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檢測試劑(磁微?;瘜W發(fā)光法,天津丹娜生物公司),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上海伯杰公司);SMART 65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測定儀(科斯邁公司),7500 FAST型熒光定量PCR儀(ABI公司)。
1.3標本采集 以COVID-19確診患者開始出現(xiàn)臨床癥狀(發(fā)熱或咳嗽)計為發(fā)病。采集不同病程血清樣本,包括早期(發(fā)病后1~7 d)血清樣本38份,中期(發(fā)病后8~14 d)血清樣本27份,后期(發(fā)病≥15 d)血清樣本50份。其中有25例患者收集2~3個病程的血清樣本進行SARS-CoV-2 IgM和IgG抗體的連續(xù)監(jiān)測。
1.4方法 用磁微?;瘜W發(fā)光法檢測SARS-CoV-2 IgM和IgG抗體,檢測的抗原位點是SARS-CoV-2核衣殼蛋白和棘突蛋白,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每次實驗均同時檢測陽性質控品和陰性質控品。計算待測樣本的指數(shù)(I)=待測樣本發(fā)光強度值/(陽性質控品發(fā)光強度值的平均值×0.2+陰性質控品發(fā)光強度值的平均值)。陽性質控品的I值為4.0~5.5,如I<1.0,則判定為陰性;如I≥1.0,則判定為陽性。
1.5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 24.0軟件對資料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用GraphPad Prism 7.0軟件進行二項式數(shù)據(jù)擬合,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Mann-WhitneyU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SARS-CoV-2 IgM和IgG抗體在COVID-19不同病程中的陽性率 SARS-CoV-2 IgM和IgG抗體檢測對處于COVID-19病程早期的確診樣本陽性率為65.79%和52.63%,病程中期和后期的樣本IgM和IgG抗體陽性率分別為92.59%、88.89%和96.00%、98.00%,見表1。
表1 IgM和IgG抗體檢測在COVID-19不同病程中的陽性率
2.2SARS-CoV-2 IgM和IgG抗體及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檢測性能 按照病例數(shù)統(tǒng)計分析抗體的臨床檢測性能,同一受試者不同病程的多個樣本僅取一次陽性結果進行統(tǒng)計時,IgM和IgG抗體在COVID-19患者中檢測的敏感性分別為90.91%(80/88)和88.64%(78/88),特異性均為100%。IgM和IgG抗體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可高達96.59%(85/88)和100%,與核酸檢測的總符合率為99.10%(330/333)。
2.3SARS-CoV-2 IgM和IgG抗體水平在不同病程間的比較 病程中期、后期IgM、IgG抗體水平(I值)與早期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中期、后期之間IgG抗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中期和后期IgM抗體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86 6),見表2。
表2 不同病程間IgM和IgG抗體水平的比較
2.4COVID-19患者SARS-CoV-2 IgM和IgG抗體連續(xù)監(jiān)測的臨床價值 觀察COVID-19患者IgM和IgG抗體水平動態(tài)變化,發(fā)現(xiàn)SARS-CoV-2 IgM抗體水平在患者32 d的病程中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而IgG抗體水平隨著病程的發(fā)展逐漸升高,并長時間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見圖1A。
對3個不同病程均有采樣的2例患者進行IgM和IgG抗體水平分析,1號患者早期IgM和IgG抗體檢測均為陰性,中期和后期為陽性,IgM抗體水平在中期最高,后期下降,而IgG抗體水平在后期顯著升高。2號患者早期、中期、后期IgM和IgG抗體檢測均為陽性,IgM和IgG抗體水平均呈緩慢升高,在中期和后期IgG抗體水平均高于IgM抗體,見圖1B。
連續(xù)觀察25例COVID-19患者IgM和IgG抗體水平隨病程的變化趨勢,7例患者在中期和后期進行了IgM抗體的檢測,其中有4例患者IgM抗體水平在病程后期相比于中期呈下降的趨勢,見圖1C。25例患者IgG抗體水平在病程后期相比于早期和中期均呈上升的趨勢,見圖1D。
徐萬洲等[4]研究SARS-CoV-2 IgM和IgG抗體對COVID-19檢測的敏感性分別為70.24%和96.10%,特異性分別為96.20%和92.41%,抗體與核酸檢測的總符合率為88.03%。其中,19例核酸陰性但臨床診斷的COVID-19患者中,16例IgM抗體檢測陽性,陽性率達84.21%,18例IgG抗體檢測陽性,陽性率達94.74%。由此可見,抗體檢測可以有效地彌補核酸檢測的不足,兩者聯(lián)合檢測提高檢出率。在本研究中有4例患者在發(fā)病后1周內同時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但2例患者IgM抗體檢測陽性,2例患者IgG抗體檢測陽性。隨后4例患者又進行1~3次不等的核酸復測,最后均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為COVID-19。分析前期出現(xiàn)核酸多次檢測陰性可能受檢測窗口期、樣本采集、運輸、保存等因素影響??贵w聯(lián)合檢測可以有效地彌補核酸檢測的局限性,顯著提高COVID-19患者檢測的敏感性。
Zhao等[5]觀察核酸和抗體檢測在COVID-19不同病程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病程早期核酸檢測的敏感性最高,達66.7%,而抗體檢測敏感性僅有38.3%;在病程中期,IgM和IgG抗體檢測的敏感性為73.3%和54.1%,高于核酸檢測的敏感性54.0%;在病程后期,IgM和IgG的敏感性分別為94.3%和79.8%,相比之下,核酸檢測的陽性率只有45.5%。本研究與其一致,COVID-19患者SARS-CoV-2 IgM抗體的陽性率在病程早期和中期為65.79%和92.59%,均高于IgG抗體陽性率(52.63%和88.89%),當COVID-19患者處于病程的后期時,IgG陽性率顯著升高,達到98.00%。
進一步分析不同病程患者 IgM和IgG的抗體水平,結果顯示IgM抗體水平在病程早期和中期呈上升趨勢,在中期時I值最高(4.25±2.90),當病程進入后期,IgM抗體水平呈下降趨勢,I值為3.23±2.20。而IgG抗體水平在病程早期、中期及后期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尤其在病程的后期時I值最高為9.22±4.62,與早期(0.94±0.7)相比呈現(xiàn)大于4倍以上升高。觀察COVID-19患者32 d病程中IgM和IgG抗體水平的動態(tài)變化,發(fā)現(xiàn)SARS-CoV-2 IgM抗體水平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隨著病程的發(fā)展IgG抗體水平逐漸升高,并可長時間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與機體免疫應答規(guī)律相一致:IgM抗體先升高后降低,IgG抗體出現(xiàn)晚于IgM抗體,但可較長時間存在。3個不同病程均有采樣的2例患者抗體水平分析結果提示,不同患者抗體產(chǎn)生可能存在差異,1號患者在病程早期無抗體產(chǎn)生,此時核酸檢測更有價值,2號患者在病程早期就產(chǎn)生抗體,這可能因為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實際病程要長于主訴病程,在入院時體內已產(chǎn)生抗體。本研究中有4例COVID-19患者IgG和IgM抗體檢測始終為陰性,這可能與患者自身的免疫狀態(tài)有關。COVID-19患者伴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時,抗體的產(chǎn)生可能會受影響,這些患者的診斷需結合臨床和其他診斷方法綜合考慮[6]。
目前,已獲批的SARS-CoV-2 IgM和IgG抗體試劑盒主要包括膠體金法和化學發(fā)光法2種方法。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對化學發(fā)光法和膠體金法檢測SARS-CoV-2特異性抗體進行了研究比較,發(fā)現(xiàn)化學發(fā)光法具有較高的臨床特異性,能達到100%[7],這與本文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SARS-CoV-2 IgM和IgG抗體化學發(fā)光法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高,可作為COVID-19有效的輔助診斷,彌補核酸檢測的不足??贵w與核酸聯(lián)合檢測可顯著提高COVID-19患者的檢出率,降低漏診率,在病程監(jiān)測和轉歸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