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貴州省黔西市融媒體中心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組織開始關注和支持新媒體技術、網絡技術。 尤其是當國家總理提出“互聯(lián)網+”發(fā)展策略之后,國內迎來了一波新媒體熱潮??梢钥闯?,未來新媒體的發(fā)展方向一定是將多種媒介聯(lián)合運用。與過去的廣播電視媒體相比較,新媒體具有很多獨有的競爭優(yōu)勢,不只是傳播速度更快,它的傳播受眾程度也是不可比擬的?,F(xiàn)如今,新媒體發(fā)展迅速,媒介融合成了主流趨勢,這些都讓落后的廣播電視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當然對于記者來說,其采訪的方法和形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記者們更要注重自身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水平的提升,并在采訪實踐中持續(xù)創(chuàng)新變革采訪的形式和方法,從而出色地完成采訪任務,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在新媒體時代,不管是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和還是受訪觀眾,大家對于接受采訪的想法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之現(xiàn)在的消息越來越公開化、透明化,因此大家對采訪的看法也變得更加開明、大度,使得記者采訪的形式更加復雜、多樣化,這些變化使得采訪活動充滿了未知的樂趣,也促使記者的采訪形式更加的開明、大度。例如,對于不一樣的采訪任務,記者們在采訪過程中可以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必要的視頻錄制或語音記錄,甚至可以進行網絡直播,從而保證采訪內容的真實性和透明性。
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媒介相結合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使其更加高效,因此落后的傳統(tǒng)媒體也開始慢慢地向復合型、全面型的媒體轉變。由于信息化時代發(fā)展越來越快,加上互聯(lián)網技術的越來越成熟,使得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受眾程度更廣,傳播的方法也更加多樣化。所以,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務必及時轉換思維觀念,突破落后的傳播方法,受眾也要像多元化信息時代轉化。此外,傳統(tǒng)的媒體和新媒體不僅在傳播速度上有區(qū)別,其在信息內容和受眾方面也有很大的區(qū)別,加上新媒體信息傳播較為復雜,受眾一時無法判斷出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此時,就要有一個比較權威的機構對其信息進行認證和評價,就像廣播電視媒體,他就具有這種類似權威性的好處。每當有重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時候大部分受眾,首先會選擇去廣播電視媒體進行消息驗證。傳統(tǒng)媒體與新型媒體相比較而言,在傳播速度和受眾方面還有很多進步空間,所以,當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在迎接新媒體時代的挑戰(zhàn)的時候,要合理利用自身權威性這一優(yōu)勢,不斷對廣播電視臺的采訪形式和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變革,使其不僅具有權威性和真實性,還能符合時代的需求和受眾的需求。因此,記者在工作實踐過程中要不斷提升采訪工作的效率,同時,要不斷簡化節(jié)目的錄制過程,確保受眾可以更快地獲取真實的信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變革,新媒體技術成為網絡技術中的佼佼者,使得過去的廣播電視媒體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體現(xiàn)在網絡媒體不再只是依靠廣播電視臺的信息。此外,受眾也從過去被動地接受信息向主動選擇信息和發(fā)布信息的方向轉變。記者在采訪的全過程,都可以隨時接收到到受眾對所采訪內容的意見和看法,確保整個過程的透明性和公開性,這就迫使電視廣播記者對其采訪過程中的采訪形式和采訪方法進行變革和創(chuàng)新,還包括對采訪流程進行簡化,以保證最終呈現(xiàn)的內容符合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需求。因此,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在完成基本的報道之后,還要充分考慮受眾提出的意見和看法,對報道進行追蹤和調查,此外,還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留言功能對受眾存在不解的地方進行解答,及時與其交流溝通。可以說,在新媒體時代的推動下,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可以更快地找準定位、快速完成思想觀念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所以,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廣播記者不再只是采訪者,還要利用各種新媒體設備與受眾及時溝通交流。因為只有通過這樣做,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受眾真正的要求,以便更好、更準確地都對所報道的內容進行追蹤和調查,對受眾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講解。
身為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臺記者,要擁有網絡傳播的洞察力,這樣就可以更加及時地把所發(fā)生的事件進行新聞報道并搜集到有意義的信息,從而更好地吸引受眾的眼球。此外,記者們還要擁有較好的文字功底和表達能力,最好能做到活靈活現(xiàn),保證受眾對新聞報道的興趣,從而有趣且準確地向受眾傳達新聞消息。除此之外,記者們還要有靈活應變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要能對采訪現(xiàn)場的突發(fā)事件和情況采取及時、準確的行動,以便更加準確地抓捕到受眾的內心想法,擺脫采訪流程和形式的約束。
如果想讓廣播電視臺的報道能在新媒體時代中脫穎而出,就要學會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其進行宣傳,構建獨立的信息發(fā)布平臺,確保廣播電視臺的報道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和受眾的需求。例如,如若在采訪過程中遇到緊急突發(fā)事件,可以借助手機、相機等設備進行現(xiàn)場錄制,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現(xiàn)場直播,在此過程中,合理地利用新媒體傳播的特征,通過文字編輯、圖片說明等形式,進一步擴大報道的受眾范圍和關注度。因此,記者需要非常熟練對微博、微信等設備的運用。因此,首先要對所報道的內容進行初步的判斷和篩選,然后選擇合適的采訪形式和采訪設備,通過這樣做來確保報道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而保證節(jié)目的效果和質量,保證最終呈現(xiàn)的節(jié)目不但符合廣播電視臺的需求,還能符合受眾的真實需求。接著要對新媒體設備和網絡技術平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進行詳細的了解,以確保廣播電視臺的采訪更加高效、順利地完成,同時確保采訪的內容能夠在第一時間報道出去。
現(xiàn)如今,隨著新媒體技術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推動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同時也使得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形式越來越多元化。針對這種巨變,廣播電視臺媒體務必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而身為廣播電視的工作人員,更要具備隨時隨地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業(yè)務能力,而且還要及時加入到新聞報道的隊伍中。如若碰到時間格外緊急的情況,廣播電視的記者就要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保證新聞報道稿件的采訪工作和對報道內容進行網上公布這兩項工作齊頭并進,因此,這就要求記者們在日常工作的時候就要保持對新聞的敏銳察覺能力,以便對突發(fā)事件進行及時、準確的采訪。
例如,身為廣播電視臺的記者,要隨時隨地借助網絡技術對新發(fā)生的事件進行追蹤調查,而且還要經常留意網上留言板受眾的意見和看法,合理的猜想并模擬出采訪過程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以確保在正式采訪中能從容面對,借助這種方法,不但可以保證采訪內容更有指向性,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記者的采訪內容、采訪效率和質量,此外,還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除了上面說到的事項以外,記者還要在采訪之前做好準備工作,事先假設采訪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確保采訪更加高效,保證最終呈現(xiàn)的節(jié)目更加真實且足夠吸引人。
在新媒體時代下,媒介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如果過去的媒體能盡快了解到媒介融合的好處和其所帶來的全新的機遇,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十分發(fā)達的今天,過去的媒體務必加快思想觀念的轉變,緊跟時代的步伐,借助新媒體的工具和技術,對記者的采訪形式和方法進行徹底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例如,在采訪的過程中使用手機、錄音筆、微博、微信等設備,此外,還可以合理利用這些設備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在采訪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嘏c受訪民眾進行互動交流,保證采訪的真實性和高效性,從而確保廣播電視可以更好地滿足新媒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