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義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在語文教學中不再只是一道大題,也不再僅僅是語文考試的一部分,而是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很多初中教師為了改革作文教學采用了很多新的方法,然而作文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升依舊是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面臨的難題。本文主要基于素質(zhì)教育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進行分析,并以教學發(fā)展的眼光,提出一些解決當前困境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5-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29
雖然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為改革作文教學費盡心思,但改革和創(chuàng)新并不意味著作文教學效果會立馬得到良好提升。而且初中作文教學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很少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雖然改革教學,但實際上內(nèi)心十分迷茫,并不知道怎樣的教學方式才是真正適合作文教學的方式。對這些實際存在且阻礙到作文教學改革的困境進行分析,并研究解決對策十分必要。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
(一)初中生對寫作的興趣不大
第一,對作文寫作缺乏信心。很多初中生都覺得自己在寫作上沒有天賦,因此本能的對寫作文有排斥和抵觸。這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尚未全面了解作文寫作過程,以及自己在寫作上的天賦。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讓初中生對寫作有誤解。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強制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作,或在作文課上規(guī)定各種條條框框,導致初中生覺得自己在寫作中是不自由的,因此對寫作文產(chǎn)生反感。第三,標準太多。這里所說的標準,是說語文教師讓初中生看到的“界限”太多。比如當初中生說自己不知道怎么寫的時候,教師就會讓他去看范文?;蛘吒纱嘣趯W生寫作文之前,就先讓學生去看范文。閱讀范文固然能讓初中生了解優(yōu)秀的作文是什么樣子的,但初中生看得多了,就會給自己設限。就會將范文當做是自己寫作的目標和標準,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將自己寫的內(nèi)容和范文進行對照。甚至還有些學生會借鑒范文中的寫作方式、詞句等。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提升,但從藝術和文學的角度來看,寫作是沒有邊界和標準的。當初中生開始依照范文進行寫作的時候,就說明他放棄了創(chuàng)新寫作,同時也在寫作中放棄了自我。失去自我的寫作,自然會興趣缺缺。
(二)作文教學改革的效果不明顯
自教學改革以來,很多初中語文都在費盡心思想要對作文教學進行改革。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用了不少,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甚至一些新的教學方式最終還起到了反向效果,導致初中生覺得學習寫作文越來越麻煩,進而對學習寫作產(chǎn)生排斥。
導致作文教學改革效果不明顯也是存在多方面原因:第一,改革得不夠好。比如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實際上根本難以良好地進行教學改革,導致改革后的作文課堂一團亂。又是多媒體教學,又是小組合作,新的教學方式都用了,但卻沒有深入了解和應用一個教學方式。第二,教師對改革存在懈怠心理。新理念和新教學方式出臺的時候,很多教師最初在內(nèi)心都是排斥的。這主要是因為語文教師需要作出改變,而且是很大的改變。教學改革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此不是每個語文教師在改革面前都能積極應對。第三,改革太突然。教學改革對教師來說是一場龍卷風,對學生又何嘗不是?初中生經(jīng)過小學階段,學習模式和理念也已經(jīng)被固定。教學改革突然要求教學方式轉(zhuǎn)變,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學習的方式也要隨之調(diào)整,這種不適應很有可能導致效果不明顯。
(三)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選擇困難
當前我國主要基于素質(zhì)教育展開教學,但評價方式卻仍舊是應試。這就意味著,教師要在讓學生具備良好作文寫作水平的同時,又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這兩者并不是矛盾的,當初中生作文寫作水平上升后,他自然能寫出好的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但問題在于時間,基于素質(zhì)教育理念全面培養(yǎng)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及思想,需要先放棄應試教育理念。這意味著教師和學生都要經(jīng)歷一段新的成長期,在這期間學生會學習新的寫作知識與能力,但他寫出來的作文可能不會太好。需要經(jīng)歷過這段成長期后,才能寫出優(yōu)良的作文。但學校、家長卻又在不斷地給初中生施壓。若是選擇基于素質(zhì)教育教學,最終的效果是好的,但中間卻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但若以分數(shù)為準則教學,學生也許能寫出高分作文,但寫作上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素養(yǎng)卻可能被打擊。這是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在面臨的矛盾選擇。
(四)難以找到適合初中作文教學的教學方式
作文教學雖然屬于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它和語文其他部分的教學存在一定區(qū)別。會閱讀不意味著會寫作,能理解作者的感受不意味著會寫作,甚至能寫出一兩句好的句子,也不意味著被寫作。寫作是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再加上內(nèi)心情感的注入,寫作技巧的運用,以及靈感。想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需要適合的教學方法。不過當前教學改革雖然在不斷進行,但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尚未找到真正適合初中作文教學的方法。
新的教學方法雖然一時帶來了新鮮,但最終并沒有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舊的教學方法依然不再適合當下的初中生。初中語文教師急需根據(jù)初中作文教學的需要,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等,尋找適合作文教學的新教學方式。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解決對策
(一)采用合適的方式培養(yǎng)初中生寫作興趣
雖然初中生對寫作文的興趣缺缺,但人內(nèi)心都具備通過文字表達情感的訴求。初中語文教師想要讓學生對作文寫作產(chǎn)生興趣,可以從激發(fā)學生的訴求入手。即讓初中生自己產(chǎn)生想寫作的念頭或直接采取行動。這樣對初中生而言,寫作文就不再是教師的一個要求,而是他們自己的興趣,是他們喜歡做的一件事。這樣在寫作中學生也就不會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而是會釋放自己的天性,對寫作方式和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不再是各種范文的仿寫。
除此之外通過初中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也是一種方法。當前初中生喜歡聽音樂,喜歡看小說,喜歡追劇,喜歡追星。總結(jié)而言,就是喜歡各種各樣的故事,和各種各樣的人物。而故事和人物,正和寫作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從這一點出發(fā),鼓勵初中生給自己喜歡的人物寫故事,對自己喜歡的故事進行改寫和續(xù)寫。這樣初中生的寫作興趣自然會被調(diào)動起來,且這種興趣將比通過教學培養(yǎng)的興趣更持久。
(二)幫助初中生尋找寫作靈感
靈感對于創(chuàng)作來說十分關鍵,雖不能說沒有靈感就沒有寫作,但缺乏靈感的寫作很難。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初中生去認識靈感,幫助他們具備產(chǎn)生靈感的能力。每個人得到靈感的方式不同,得到靈感的內(nèi)容不同。這和學生想寫作的內(nèi)容有關,也和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有關。有的初中生可以在靜坐中得到靈感,有的初中生則需要走到人群中去,有的初中生則是在和別人的討論中產(chǎn)生靈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幫助他們?nèi)ヒ庾R到自己適合哪種方式,并引導他們多走到生活中去。
教師還需要幫助初中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寫作中,在運用多種寫作技巧的同時,更要讓自己的作文保持情感的溫度。這樣的作文才能打動人心,才能讓初中生真的走到寫作中去,真正明白寫作的意義:寫作不是簡單的對文字的排列組合。
(三)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平衡
平衡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看,實際上就是讓素質(zhì)教育“變現(xiàn)”。即讓初中生綜合素質(zhì)、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直接變?yōu)槌煽兊奶嵘?。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第一,基于應試教育展開素質(zhì)教育。這并不是說以應試教育為主,而是讓學生具備考取好成績的能力,良好的運用自己所學的素質(zhì)與技能,就像是有了賺錢的能力。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在考試中充分將自己的能力展現(xiàn)出來,比如將自己的情感梳理好,變得更有邏輯,以使作文具備邏輯性。第二,在教學中設計一些能讓初中生能力轉(zhuǎn)化的寫作能力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應試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應試教育的要求,和素質(zhì)教育的標準進行對比,這樣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就不會有太多應試教育的痕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基于多種寫作形式展開教學,轉(zhuǎn)化學生所具備的作文素養(yǎng)。比如文案的寫作,各種公文的寫作。不同寫作形式的加入,還能讓初中生在作文中加入更多元素,使學生作文的高度和內(nèi)涵得到提升。這樣學生寫不出來的就不僅僅是高分作文,更是極具文學價值的高分作文。
(四)讓作文寫作與初中生的生活接軌
在藝術界,有一句經(jīng)典不衰的話: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就是說,文學藝術是和我們的生活不可分割的,換言之,初中作文需要做學、寫與生活的接軌。這種接軌并不是簡單的讓初中生描寫生活事件,而是通過生活事件有所得,有所悟,并且有所成長。這樣初中生的一次寫作,就是寫作技能和思想境界、人生價值的同時提升。因此在寫作教學和生活接軌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初中生去思考和領悟,在寫一個事件的時候不能只想著將這件事陳述出來,還要想著怎么寫,事件能更精彩一點。就像是講故事一樣,用什么樣的開場白,什么樣的敘述方式,能讓事件變成文字后可以吸引讀者。同時還要思考,自己寫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還是為了引出后面的事件?自己得到了什么感悟,又希望別人從中得到怎樣的感悟。這樣一來,事件在作文中就有了作用,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同的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不同,造成的結(jié)果不同,在作文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從而學生會更明白如何運用事件讓自己的作文出彩,也會真正地寫好一個事件。
三、結(jié)語
寫作教學從來都不是一項簡單的教學,但卻是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內(nèi)容。這決定著初中生未來對寫作的興趣和堅持,甚至會影響我國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良好的作文教學不僅可以實現(xiàn)初中生作文分數(shù)的提升,更能為我國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文學愛好者和文學家。
參考文獻:
[1]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9).
[2]吳耀坤.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7(3).
[3]郝文霞.淺析新課改下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7(23).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