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KENT LIANG
2017 年開學日,日本東京街頭的中學生。來源:BEHROUZ MEHRI/AFP via Getty Images
“不登?!保床辉干蠈W,或缺席課堂超過 30 天。日本該現象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2018 年,日本有近16.5萬名小學及初中學生拒絕上學,為歷年來最嚴重。為擺脫傳統枷鎖,退學學生紛紛轉讀無校規(guī)的“自由學?!?。
逃學理由多種,家庭、疾病、校園欺凌和校規(guī)等。12 歲的森橋友惠患有選擇性緘默癥,導致她跟同學、老師相處不來,于是選擇離開傳統學校,“跟許多人在一起時我十分不自在,一旦離開家,或不在家人身邊的時候,我就沒辦法說話?!?/p>
嚴厲的校規(guī)同樣為她帶來困擾,“褲襪顏色不能標奇立異、不能染發(fā),綁發(fā)橡筋的顏色也有限制,而且連暫時戴在手上也不行?!比毡緦W校對學生儀容有嚴格指引,除上述情況外,天生發(fā)色偏棕的話要染回黑色,有的甚至禁止學生在冬天穿褲襪和外套,更極端的連內衣褲顏色也有規(guī)定。2017 年就有一名長有啡色頭發(fā)的大阪中學生因“被迫染回黑發(fā)”而控告學校侵犯人權。
10 歲的伊都勇太因被欺凌而經常跟同學打架,今年初,他跟父母坦白,強烈表示不愿再上學。對此,勇太的父母有三個解決辦法:一、讓兒子接受學校的特別輔導;二、在家自學;三、自由學校。最終他們選擇了自由學校,勇太從此釋懷,過著快樂的自由校園生活。
自由學校最大的特點,就是毋需穿著校服和可以自由選擇活動,活動內容通常由校方、家長和學生共同制定,例如閱讀課外書和漫畫,日語和數學練習等,讓學生按興趣決定當天課程。自由學校多建于公寓內,室內設計有如日常家庭一樣。它起源于上世紀 80 年代,以“自由與個性”為辦學原則,雖然不會有任何有效的學歷證明,但就讀人數一直上升:由 1992年的7424人增加至2017年的20346人。
名古屋大學教育專家內田良認為,傳統學校的大班教學也是問題之一,“在一個 40 人的班級里,凡事皆有可能……同伴之間的情誼和聯系是日本人生存的關鍵,沒有它,你根本無法在這個人口極度稠密的課室、小區(qū)和國家中過活?!眱忍镎f,“因此,自由學校的小班教學非常有意義,它能照顧每個學生的想法和感受?!?/p>
然而,自由學校的出現或多或少反映了傳統學校的弊病,過于嚴厲的校規(guī)甚至被指控侵犯人權和阻礙學生多元發(fā)展。岐阜縣教育部近來應公眾要求,調查地方學校的儀容指引,最終發(fā)現,61 所全日制學校中,超過 90% 的校規(guī)都過于嚴苛,甚至損害學生的基本權利。內田認為,政府已開始正視“曠課潮”所反映的問題——教育制度失敗,學生自然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