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
摘要: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聲音、圖片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使用戶得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之間的交互技術。文章分析了一、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課堂中的使用原則、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課堂中的使用途徑和幼兒語言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語言教育;應用
現代計算機普及和多媒體科技的發(fā)展大大地改善了我國的教學的環(huán)境和教學質量,將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領域中,是幼兒園課程改革和發(fā)展的新趨勢。而目前在研究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中有關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藝術領域、語言領域這兩大板塊。學前教育作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礎部分,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開始,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起到一個向下扎根的作用。幼兒時期是語言的黃金期,在這一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迅速。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各種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多媒體環(huán)境能夠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嘗試,主動探索,主動體驗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于幼兒語言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多媒體教學能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F代化多媒體的使用是教育發(fā)展中的一次飛躍。
(一)激發(fā)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
幼兒年齡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是比較喜歡奇特、有趣的東西,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境,將幼兒帶進一個邊娛樂邊學習的輕松氛圍中。比如在繪本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教學課堂中,通過動靜結合的畫面,以及畫面的有關配音,這樣多種感官刺激,幼兒在課堂上十分活躍。
(二)優(yōu)化課堂
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還未達到一定的層次,采取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各種素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使傳統的教學變得更加豐富飽滿。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能夠恰到好處的演示教學的重難點,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對語言教學內容的理解。多媒體的使用不僅可以拓寬兒童的眼界,還可以激發(fā)幼兒積極的思考,使課堂的氣氛活躍。從而使教學的互動感增強,老師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學中幼兒的主體性。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時代不斷的進步,老師要有終生學習的覺悟要不斷的提高自我。要學會運用現有的科學教學技術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因為熟練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語言活動的教學。這要求老師要學會整合語言學習的資源,選取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才能把控課堂,將多媒體技術真正成為語言課堂優(yōu)化的輔助工具。
二、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課堂中的使用原則
在多媒體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的時代,多媒體的教學素材也形式多樣,并不意味著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都必須使用多媒體技術。所以在老師進行選材和教學設計時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激發(fā)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是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的目的,生動有趣、顏色鮮艷的東西更加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因此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素材的趣味性,以及顏色搭配的鮮明性。在上課時老師通過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進行教學,整個教學活動中貫穿了動畫、音樂、圖片等多媒體技術。幼兒對富有生機的動畫所吸引并濃厚的興趣,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全神貫注的。
(二)適用性原則
現在的多媒體素材的形式多種多樣,集成了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但這并不代表著幼兒語言教學所有的活動都要用到多媒體技術,也并不代表應用的技術運用的越多越好。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內容實際的情況,選擇更適合幼兒理解的多媒體技術,從而真正的使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活動相融合。
(三)直觀性原則
在語言教學《母雞蘿絲去散步》通過PPT課件直觀地展現了母雞和狐貍的造型,再通過Flash動畫放映母雞和狐貍的故事。直觀地讓幼兒從動畫里看到母雞蘿絲散步的地點,以及最后狐貍想吃母雞,但屢次失敗的原因。如果沒有多媒體技術單方面通過老師的描述,恐怕幼兒很難想象出畫面。
(四)互動性原則
從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看,大多數幼兒語言學習活動都是被動的,需要教師進行耐心的指導和引導。而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之下,教師可以將大量的背景知識通過音樂、動畫、視頻等方式展示給幼兒,比如語言教育《母雞蘿絲去散步》在幼兒回答問題時運用了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進行了互動,請小朋友選擇母雞散步的地點,以及最后老師請小朋友進行繪畫并上傳到多媒體黑板上進行實時的分享。
三、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課堂中的使用途徑
在幼兒的語言學習是整合的學習,其中包括了:聽、說、讀、寫。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主導,顯得不自然、缺乏興趣和刻板,幼兒往往被動、邊緣化。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那就會避開某些缺點。以下是幼兒園普遍的語言教學活動:
(一)講故事
講故事的活動是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活動之一,不同的年齡階段的目標大有不同。結合多媒體的多種優(yōu)勢,能創(chuàng)設富含豐富情景的故事,使幼兒身臨其境,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這個故事,在老師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配有動畫,幼兒的興趣瞬間提升,都津津有味的看著動畫。幼兒通過圖片都進行了完整準確的描述,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二)游戲
在游戲當中,幼兒學會了主動發(fā)起游戲,通過交流開始探索游戲,所以在游戲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增強游戲活動的效果,比如在《母雞蘿絲去散步》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使用多媒體黑板進行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小朋友進行角色的模仿。在語言游戲的過程中,穿插著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老師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來講游戲規(guī)則,可以直接通過視頻或者動畫來講述。
四、幼兒語言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問題
使用多媒體技術是教學手段之一,運用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把它融入教學策略中。教學仍應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課件制作要符合教學內容,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用到。
(一)要符合幼兒語言的活動目標
幼兒語言教育要符合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目標和要求,在多媒體的教學設計靠考慮到目標是否能達成,不能一味的去套用,要選擇相應的教學媒體。比如繪本閱讀《月亮的味道》在此教學動作技能目標就是扮演小動物并嘗試小動物們的請求幫助的對話。所以在多媒體技術中運用了PPT課件、輕音樂、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插有相關小動物的說話音頻。這樣幼兒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繪本中小動物們的情感。
(二)要符合學習者的特點
幼兒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必須考慮到的問題:第一,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制作符合幼兒特點的學習課件;第二,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活動設計,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每個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語言教學要符合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小班教學時就不能運用太過于繁雜的動畫,不便于幼兒的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的范圍也隨之擴大,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適當復雜。
(三)學會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幼兒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只能起輔助作用。由于各種媒體都有不同特點,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最好采用多種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以使各種媒體揚長避短,互為補充。老師傳統的教學只有單純的語言刺激,幼兒未免會顯得枯燥乏味,有研究表明,在信息之間關聯的情況下,同時給予兩種感覺通道的刺激會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在采用多媒體組合教學時,要特別注意:(1)不同感官通道傳遞的信息要相同或有一定的聯系性,否則會產生相互干擾;(2)不同感官通道傳遞的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單位時間內信息量過大時,超過了學習者的接受范圍,反而學習效果會降低。例如,在幼兒進行語言復述的時候老師還在放著動畫和音樂,這會影響幼兒進行語言的組織和表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多媒體走進幼兒園,走進孩子們的生活,是這個時代的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幼兒教師的終生學習的需要。雖然在教學應用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隨著老師們的不斷學習使用和總結提高,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畫龍點睛之筆。要遵循多媒體應用原則以及幼兒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并不斷探索和總結,就可以為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柯恒波,徐華勇.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34(05):238-239.
[2]劉濟遠.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2003(05):56-57.
[3]何磊,黃艷霞,金曉曉.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J].學前教育研究,2009(01):56-59.
[4]劉秀菊.談教育信息化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學刊,2009(S1):76-77.
[5]鄭艷菊.多媒體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34-35.
[6]駱秀曼.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5):154+259.
[7]宋照紅.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幼兒教育教學[J].廣東科技,2012,21(11):32+21.
[8]劉霞,陳蓉暉.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融入信息技術障礙類型與影響因素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9(03):71-84.
[9]何磊,王滿華,楊薇薇.多媒體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應用的效果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9(09):58-61.
[10]鄭名.覺醒游戲理論對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05(1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