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欣
【摘 要】動畫電影角色IP形象的多元反轉,滿足了大眾的期待,不再是兒童的專屬角色,很好地完成了動畫電影的教育學社會功能。電影版《羅小黑戰(zhàn)記》,更是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貓妖IP形象。以教育學視角探索電影中IP形象和敘事空間,有助于我們探索作品的社會教育內涵。
【關鍵詞】教育意義;IP形象;電影敘事空間
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1-0151-01
一、動畫電影的教育意義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動畫、漫畫、游戲、小說,ACGN模式的娛樂方式,發(fā)展成為一種成熟可盈利的文化產業(yè)鏈。娛樂方式進行轉型升級,漫畫改編成動畫,動畫升級為電影。在教育學中,傳授知識強調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相結合,語言、圖片、文字、電影都是人間接經(jīng)驗的來源。電影是使人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主動感受知識的較為理想的方式,這種從認知態(tài)度上的學習,更容易形成人的正確三觀。而如何把握當代中國的文化內核,使受眾主動探索電影中的核心價值觀,成為羅小黑動畫改編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
美國夢工廠,便是運用受眾樂于接受的娛樂文化——動畫電影,使其教育意義更為自然,達到社會共性。不少西方動畫電影,傳遞了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理念,《尋夢環(huán)游記》中滲透了墨西哥文化中向死而生,正視死亡不回避的理念?!痘咎m》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為國家爭得榮譽的故事,向受眾傳遞了中國女子自強不息的理念。動畫電影交疊著不同的受教育群體,進行跨次元的文化轉碼,以受教者為本,才能使動畫電影在教化育人上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羅小黑IP形象的教育影響力
斯賓塞從社會的角度看待教育,認為教育是為受教育者未來的美好生活做準備。IP羅小黑的貓妖形象,就帶給觀眾一種向往美好生活,勇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xiàn)象進行對抗的教育理念。這樣一個以貓為原型打造的IP形象,比起《大圣歸來》中的孫大圣,《白蛇:緣起》中的蛇精小白,少了中國神話傳說中跟我們一同成長的記憶,但是這種全新的創(chuàng)造,使得中國眾多的“貓奴”有了除美國加菲貓,日本起司貓,哆啦A夢以外,中國貓也同樣具有魅力的新體驗。
羅小黑在電影中的形象,除了大眼睛的小黑貓,變身后的黑色巨獸,人化后卷毛黑發(fā)小男孩也是全新的創(chuàng)造。男孩發(fā)色隨著身體狀況發(fā)生轉變,也成為推動影片發(fā)展的線索。電影中的羅小黑,因為家園被破壞,開始了流浪,在一次偶然中被風息救助,而后被會館執(zhí)行者無限帶走,就這樣展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
在旅行中羅小黑是個天真無畏的男孩,從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中可以得出,他是從行為的物質后果來判斷是非,而不是從動機來判斷好壞。因此認為無限是奪走自己和風息快樂的人,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明白,自己對待問題有著絕對的傾向性,明白了風息才是有著更大私心并且不顧朋友利益的人。羅小黑這一IP形象,總能讓觀眾在它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帶有成長榜樣的力量。
三、電影敘事空間中的教育滲透
敘事空間是影視創(chuàng)作者藝術創(chuàng)作的空間,在這部二維動畫電影中,有限的空間帶給人無限的想象。羅小黑被風息救助帶到的魔幻森林,是小黑生活的現(xiàn)實空間,借鑒了國外電影魔幻的理念,一些植物都被賦予了生命,萬物有靈。同時聯(lián)系中國古代經(jīng)典神話作品《山海經(jīng)》,其中管理妖精修煉的島嶼,與蓬萊仙境中的浮島相似,并構建了一個新的修道升級的模式“御靈”系統(tǒng)。借鑒日本動漫《神奇寶貝》,給不同的妖精劃分了屬性,有著不同的超能力。在人物關系空間構建中增加了師徒模式,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的師父口傳心授的教育模式,使得影片中多了一份師徒情懷。
觀影空間中滿滿是中國風元素,鄉(xiāng)村稻田、竹林深處、大山篝火這樣的文化符號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美感。影片中的角色不忍心看待自然遭到破壞,也符合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中,贊成嚴懲的觀點,把自然法則和道德法則混淆,認為行為不正當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符合兒童的心理預期,同時又不著痕跡地告訴兒童,正反這兩個對立面,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結果。
四、結語
教育與文化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約,具有相對獨立性,并反作用于電影,對于促進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力。觀眾都渴望從電影中獲得新鮮的體驗,領悟真善美的力量。因此,動畫電影這樣易于讓全民接受的電影類別,把握好角色IP的創(chuàng)新吸引力,構建多元有內涵的敘事空間,則成為影片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動畫電影陶冶情操,提升人們綜合素質的社會教育責任所在。
參考文獻:
[1]韓佳彤. 情節(jié)·功能·敘事:電影空間設置圈層研究,電影評介[J],2019.
[2]王霞.《羅小黑戰(zhàn)記》:銀幕內外的文化歸屬,當代動畫[J],2019.
[3]夏永春.國產動漫電影營銷策略探究——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羅小黑戰(zhàn)記》對比分析為例,出版廣角[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