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暢
【摘 要】路德維?!し病へ惗喾沂堑聡囊魳芳?,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交響曲和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上都有著突出的貢獻,為人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交響曲、奏鳴曲作品。提起貝多芬,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交響曲《命運》,這首作品表達了他不向命運低頭,不甘于命運的安排,與命運作斗爭的不屈性格。但是本篇文章,筆者將對其一首鋼琴奏鳴曲進行研究和分析,這首作品與《命運》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作曲家表達內(nèi)心的作品。
【關鍵詞】貝多芬;奏鳴曲;創(chuàng)作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1-0122-01
一、奏鳴曲
奏鳴曲(Sonata)是種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此字匯源自拉丁文的sonate,即發(fā)出聲響。在古典音樂史上,此種曲式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fā)展。奏鳴曲的曲式從古典樂派時期開始逐步發(fā)展完善。
二、創(chuàng)作分析
貝多芬的《暴風雨》奏鳴曲共分為三個樂章,其中第一和第三樂章為快板樂章,第二樂章為慢板樂章,這樣風格差異較大的樂章交替出現(xiàn),音樂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給聽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體驗,對音樂保持時刻的新鮮感。
在第一樂章開篇以極弱的波音開始,預示著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小節(jié)的前三拍運用了自由延長記號,拉長了A的時值。聲音減弱直至消失,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從第2小節(jié)最后一拍開始,樂曲由慢板變?yōu)榭彀澹湟魳凤L格與開頭形成鮮明對比。從第8小節(jié)后半拍開始,左手伴奏由音程逐漸過渡為和弦,音樂層層遞進,氣勢逐漸加強,將音樂氣氛逐漸推向高潮。從第21小節(jié)開始,主旋律開始在高音區(qū)和低音區(qū)來回變換,低音區(qū)的旋律像是暴風雨時低沉的雷聲,也體現(xiàn)了作曲家內(nèi)心的苦悶,這低沉的雷聲便是他心底的怒吼。雷聲過后暴雨即將來臨,第41小節(jié)開始,主旋律開始出現(xiàn)在高音區(qū)?!奥錆L”這種演奏方式,使音樂旋律變得輕巧而活潑,與之前陰沉的旋律形成對比。一開始雨只是淅淅瀝瀝地下,從第55小節(jié)開始,單音旋律變?yōu)楹拖遥瑲鈩葜饾u變大,雨點逐漸變得密集,暴風雨即將來臨。終于到了第103小節(jié),電閃雷鳴,暴雨狂風一起襲來。到了第221小節(jié),三個連續(xù)的八度音程的出現(xiàn)預示著暴風雨的結束,一切即將恢復平靜,這一切在最后一小節(jié)的和弦音處結束,暴風雨過后是寧靜的夜晚。
第二樂章的音樂風格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對比。如果說,第一樂章是狂風暴雨,那么第二樂章就是暴風雨過后的寧靜。第二樂章在展開時,速度和力度都沒有明顯的變化,一直都在柔板上進行,主題旋律在高聲部平穩(wěn)地向前推進,呈現(xiàn)在眼前的儼然是一副寧靜祥和的景象,就像是暴風雨過后人們終于松下了一口氣,紛紛跨出屋門,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在屋頂上,人們呼吸著雨后新鮮的空氣,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人們微笑著輕聲交談,好像生怕打破這番寧靜。最后一小節(jié)低音的延長,像是人們結束談話后紛紛踏出家門,開始新的一天的生活,腳步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
從第三樂章開始,樂曲的速度又由慢板變?yōu)榱丝彀?,但與第一樂章相比速度稍慢。全樂章由連貫的十六分音符構成,使整個音樂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雖然在該樂章,音樂節(jié)奏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音樂對比卻十分明顯。在第34小節(jié)之前音樂風格一直是平穩(wěn)地進行,到了第35小節(jié)音樂情緒開始變化,連續(xù)的分解八度的出現(xiàn),使音樂的氣勢加強,在第43小節(jié)連續(xù)的裝飾音把音樂的情緒推向最高潮,像是雨過天晴后,風雨再次襲來,但是這次的風雨與第一次的相比氣勢差了些。如果說第一次的暴風雨像兇猛的鯊魚讓人不敢靠近。那么這一次便是體型龐大的鯨魚,雖然內(nèi)心知道它不會傷人,但是由于其體型龐大,還是會心中畏懼。整個樂章的旋律和節(jié)奏沒有過多的變化,多次重復主題旋律直至樂曲結束,在最后幾個小節(jié),依舊在重復主題旋律,只是節(jié)奏越來越慢,力度越來越輕,音樂逐漸消失,暴風雨也最終落下帷幕,一切歸于平靜。
三個樂章音樂風格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組合成一首完整的作品,確實給人聽覺上無限的享受和內(nèi)心的震撼。這首作品表面上是在表現(xiàn)暴風雨時的場景,實際上是作曲家借助暴風雨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奏鳴曲的三個樂章分別為快板、慢板、快板。不同的音樂風格和色彩交替出現(xiàn),音樂旋律跌宕起伏,表現(xiàn)了作曲家坎坷的一生。
三、結語
《暴風雨》奏鳴曲這部作品,與其說是作曲家用音樂來描繪暴風雨時的場景,倒不如說是作曲家借助暴風雨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貝多芬一生坎坷,人生道路曲折,雖在早年因其出眾的音樂天賦和才華受到人們的崇拜和追捧。但是他的晚年,由于雙耳失聰,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自由地創(chuàng)作,即便能創(chuàng)作,所付出的精力和心血也比常人多出許多。所以這部作品便是他一生的寫照,同時也是一部永遠無法被超越的作品。
《暴風雨》奏鳴曲與其說是用音樂來表現(xiàn)暴風雨時的場景,倒不如說是作曲家借暴風雨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表現(xiàn)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更加引起了聽眾的共鳴,也使得這部作品成了一部不朽的名作。
參考文獻:
[1]劉映辰. 淺談貝多芬《暴風雨第二、三樂章》演奏技巧及藝術風格[J].北方音樂,2019(11).
[2]陶珣.試析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的風格及特點[J].黃河之聲,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