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育波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注定會刻進我們每個人的記憶中;2020年,注定是一個寫滿愛意的年份。這一年全國人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難忘經(jīng)歷,讓我們擁有了敢愛的勇氣、真愛的豪氣、大愛的霸氣。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用我們教師的努力換得學生的進步,那便應該是教育之愛的最好傳遞。“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讓全國師生在屏幕前完成了這份獨特的“愛之鏈”。
居家上網(wǎng)課期間,每天白天的時間都被塞得滿滿的、擠得緊緊的。小學教師的我、班主任的她、初一學生的女兒都只能各處一室、各執(zhí)一屏,努力地向屏幕后,或是學生、或是教師、或是知識,分秒必爭地期盼著、呼喚著、渴求著。
只有我那三歲的兒子是個自由奔跑者,一會兒跑到爸爸跟前,圓溜溜的眼睛忽閃著、興奮地高聲喊著:“爸爸,爸爸,和我一起玩吧!”一會兒蹦到媽媽面前,嘟起小嘴、仰起小臉索要親吻和擁抱;一會兒賴在姐姐身邊,讓姐姐拿橡皮頭給他擦字跡……
然而,也恰恰是吾家這個“溪頭臥剝蓮蓬”的“最喜無賴小兒”,成了一個不討人“愛”的小可憐,讓人感到又可愛,又煩惱,還不免會心生愛憐。
爸爸媽媽在給學生上網(wǎng)課時,他聽到的往往是時重時輕的“過去”,特別是到了忙碌的姐姐身旁時,總是會急急地對他喊一聲“過去”。細細數(shù)來,從寒假開始到開學,126天的時光,3000多小時的日日夜夜,時時伴隨在幼小兒子耳邊的,絕大多數(shù)的話語都是“過去”,似乎誰都無暇顧及這個小家伙。
好在每到這個時候,還有70多歲的爺爺會匆忙而焦急地喊著:“可可過來!可可你快到爺爺這里來,千萬別打擾爸爸、媽媽、姐姐的工作和學習?!泵康竭@時,孩子也只能沮喪地和年邁的爺爺一起數(shù)數(shù)撲克牌、涂涂鴉、抱抱布娃娃等。偶爾傳來的說笑聲,倒也為疫情之下忙碌而緊張的家庭生活平添了幾分樂趣。
所以我想說:過來之間,來過是希望,過來才是明天。我希望復課后的老師和孩子們,在這個特殊、難忘但也寫下無數(shù)愛意的年份里,能夠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共繪我們的美好未來。
(作者單位:陽城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