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娟
摘 要:小學音樂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和培養(yǎng)領悟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8-055-001
低年級音樂教學是孩子學習音樂的重要階段,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的藝術修養(yǎng)和興趣。我在課堂實踐中探索如何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如何運用教學手段,讓音樂課變得既生動又和諧有序,讓孩子們享受歌唱,感受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下面就結合我的經驗談談一些我的看法。
一、游戲輔助,激起孩子的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于是就出現(xiàn)了課堂上一系列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等現(xiàn)象。像在學習《娃哈哈》這首歌曲時,我邀請幾個小朋友在隊伍前面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音樂結束了,該交換樂器了,有幾個調皮的小朋友開始不遵守課堂紀律了,他們沖到同學面前搶樂器,因為他們覺得很好玩。面對這樣的小朋友,剛開始對他們批評教育是奏效的,但幾次過后效果就甚微了。經過觀察和摸索,我發(fā)現(xiàn)把控課堂紀律的密鑰之一——正確使用手勢語言。在一次音樂課上孩子們小組討論的規(guī)定時間結束了,可是小嘴巴還是說個不停,我及時做出了“暫?!钡氖謩?,眼尖的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時間到要暫停;游戲過程中聲音過高時,我就喊“一、二、三,坐神氣”的口號,提醒大家安靜下來;小朋友在演唱歌曲時音高掌握不準時,我就用清晰的手勢給他們引導;諸如此類的一些手勢,在課堂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音樂課堂上應該有效調動學生感受和學習音樂的興趣,而游戲教學就是神奇密鑰。針對喜歡并且擅長玩游戲的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我圍繞教學目標開展與本課相關的游戲,并用圖像使抽象的音樂記號融合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生在身體各部位的肢體運動中深刻感受和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機會,還給學生提供了玩樂,使學生得到了身心發(fā)展。
在網上看到過《小青蛙找家》一段視頻的教學片斷:在學唱完歌曲后,老師靈機一動提問:“小青蛙一蹦一跳的樣子真有趣,你們都看清楚小青蛙的動作了嗎?有沒有勇敢的小朋友愿意上來模仿一下呢?”老師請了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模仿小青蛙跳躍的樣子,別的小朋友見了也都動了起來。老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荷葉,小幫手們一張張鋪在地上,教室瞬間形成了一條荷葉小道,孩子們欣喜不已,老師請小朋友們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青蛙,沿著荷葉小道找找自己的家。
伴隨著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拍,小朋友們照著小青蛙可愛的模樣,跳過了荷葉小道,尋找到了自己的家。在整個過程中,隨著小朋友們表演的情緒起伏,老師把歌詞讀出來,驚喜的是同學們很快就記住了。配上鋼琴旋律,一首歌就這樣在同學們愉快的游戲過程中學會了,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鍛煉了小朋友們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
二、直觀教學,促進孩子的記憶
一年級的小朋友認識的字有限,文字對他們來說是陌生新奇的,僅有的識字量不能在音樂課堂上帶給他們太大的幫助。記不住歌詞是經常會發(fā)生的事,教學效果也會大大降低。的確,要充分表達一首歌,記住歌詞是最基本的,如果記不住基本的歌詞,怎么能表達出情感呢!比如在教《牧童》這首歌曲時,我將歌詞里出現(xiàn)的一些詞語,如藍天、白云、綿羊、山坡、綠水、綠草等,以畫畫的形式在投影上出示,看似一幅簡單的圖畫,卻幫助孩子們輕松地記憶,反復唱了幾遍后,小朋友們基本記住了全部歌詞。打擊樂器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剛接觸,孩子們渴望親自動手試試,聽聽它們發(fā)出的聲音?!缎⌒∮挈c》是一首很受小朋友們喜愛的歌曲,旋律輕快活潑。在這節(jié)課的熱身部分,我先調動孩子們的感官,讓他們一起用小耳朵聽一聽歌曲里小雨點發(fā)出的聲響,接著我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聲音來學一學“沙沙……沙沙……沙”的聲音,再讓他們聽一聽哪個樂器朋友的聲音更像小雨點這種特有的聲音。孩子們思維活躍踴躍發(fā)言,給出了多種答案,有“鈴鼓、碰鈴、沙球……”我讓學生用他回答的打擊樂器來奏一奏、聽一聽,最后得到答案是“沙球”的聲音更接近于小雨點的聲音。我還加入了表演律動法,邀請了一些小朋友扮演“雨點”,一部分小朋友扮演“花兒”“魚兒”“苗兒”,聽著歡快的旋律,想象著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孩子們在律動中很自然的就記住了歌詞。直觀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課堂活動。
三、合作表演,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
音樂課對大部分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學完《傳傳傳》這首有韻律感的歌曲后,我?guī)ьI小朋友們玩起了《傳傳傳》的游戲,我的要求是小棒傳到誰,誰就要把剛學的歌曲《傳傳傳》唱一遍。當小棒傳到胡佳雯同學時,音樂停了,大家拍起小手,輪到胡佳雯演唱了,可她卻不接小棒,搖搖頭抹起了眼淚,課堂上我鼓勵她道:“沒關系,等你準備好了之后再展示,以后還有機會?!闭n結束后我及時找胡佳雯同學了解原委,由于孩子比較膽小,怯于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景,我深思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嘗試著不同的方法,很多小朋友在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時,就會顯得放得開和投入。所以,針對那些膽小的小朋友,我會鼓勵他們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讓好朋友給他們壯壯膽子。經過多次鍛煉,孩子們會慢慢融入其中。慢慢的,等到有合適的機會,我就讓她單獨表演,孩子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勇敢。
另外,為了讓一年級的小朋友能盡快認識老師和伙伴,我巧用友情歌曲《拉勾勾》,鼓勵孩子們互相交朋友,在歌唱過程中,我來到孩子們中間主動伸出友好的手,與每一位小朋友去拉勾勾,微笑是最好的鼓勵,友好的拉鉤是縮短師生距離的密鑰,孩子們紛紛說老師就是他們的好朋友了。本來性格靦腆的孩子也被調動起來,大家愛上音樂課堂,用正確的姿勢和聲音來邊唱邊演,恰當的方式不但使孩子們學會了歌曲、鍛煉了膽子,還交上了好朋友。何樂而不為?
音樂是一種讓孩子愉悅身心的情感藝術,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學中的一門藝術。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地總結、思考,爭取把自己的課上得游刃有余,做個小朋友喜歡的好朋友、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