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是指我們生存過程中一切行動和活動的總和;而“生活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是指堅持從生活出發(fā),按照生活的實際樣式真實地反映生活。高中語文是一個人文思想較強的學科,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實踐性較強,語文知識涉及的范圍比較廣,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同時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若是想學好語文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式開展語文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
一、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結合生活化內容
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由于部分語文教師過于教材依賴比較高,導致教學缺少生活方面知識,并且語文教學也缺少相應的生活素材,對語文課程內容與生活實踐的結合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就影響著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同時,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要求學生對語文教材的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樣不僅不利學生理解知識,同時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教學局面,教師需要與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質量以及語文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歸園田居古詩內容時,古詩彰顯著陶淵明先生的悠閑田園生活,是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典型素材,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學校大門到教室的經過的場景,經過的路上存在著什么樣的建筑物和設施等進行回憶,以此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主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先關的圖片,結合課文內容一點一點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進而在腦中形成作者田園生活的畫面。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主旨,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二、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
建設教學情境方是當下一種應用比較廣的教學手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建設情景教學,能夠使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融入現(xiàn)實生活經歷。實現(xiàn)兩者有效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語文知識,還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深刻的體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更加熱愛語文這門學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通過細心觀察在語文中有許多的知識在生活中都有所體驗。為此,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構建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散文時,描寫了的是故都秋色,抒發(fā)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向往和眷戀之情。在課上前幾分鐘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憶對秋天的認知,生活中秋天是什么樣子的?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其實秋天還具有留戀的意識,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由此開展本文的教學。在完成教學以后可以引導學生看到實物應當從多方面欣賞,借助本文的作者對秋天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三、著重語文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在實行生活化教學策略時,如果想要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活動多樣化,需要不但豐富語文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教學課堂以及教材內容,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時,可以應用相關的課外教學活動,促進學在學習的語文知識巧妙的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素質以及人文教養(yǎng),促使學生在還加深語文基礎知識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的課余生活提供豐富活動內容。例如,在學習雨巷這篇文章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家鄉(xiāng)”這個教學因素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各種地域風俗的圖片,學生觀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自己了解的家長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以及美麗景點等。最后教師播放文章內容圖片,引入本節(jié)課內容。在對戴望舒《雨巷》內容理解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描述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并且采用活動方式進行評比,比如詩朗誦比賽、作文創(chuàng)作比賽等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文章興趣,也為教師提供輕松教學、愉快的堂課氛圍。
四、積累生活中素材,做好作文教學
語文寫作在考試中占的比例比較大,若是想學生能夠在語文考試中取得更優(yōu)秀的成績,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就必然需要加強對高中生的寫作訓練。由于高中的社會經驗不多,積累寫作素材僅僅是依靠多數(shù)書本知識,并且字書本上的描述遠不如自身經歷體驗的深刻,這也是導致高中生在寫作中描述事物語言運用不到位,寫作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然而解決當下的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帶領學生走入生活、體驗生活。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時,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親身體驗的感覺,教師可以尋找相關的圖片,將賈府的建筑結構、風格、布局呈現(xiàn)給學生,結合圖片教師和學生可以將教室裝扮成與賈府風格相似的教學環(huán)境,進而提升學生對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也是教學生活化的體現(xiàn),從而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另外教學可以針對這一內容要求學生寫一篇感悟文章,進而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教育的目的是“教書育人”,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需要提升的德育教育,陶行知理念提倡“生活即教育”以及“健康第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結合生活化內容、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著重語文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等方面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文學基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龍中勇.高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53
[2]許靜.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略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35):22
侯珂珂????新疆烏蘇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