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立德樹人是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適應教育改革趨勢,就必須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要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要落實學科知識育人、學科技能育人、學科活動育人和學科思想育人四大策略。
關鍵詞:學科知識育人;學科技能育人;學科活動育人;學科思想育人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92-1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因此,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適應教育改革趨勢,就必須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谘芯繉W科核心素養(yǎng),人們逐漸構建起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學科育人價值體系。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因此學校教育在立德樹人、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科育人是指學習者在學習學科知識和發(fā)展學科能力之外,“在心智能力、情感態(tài)度、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fā)展”。葉瀾教授曾經說過,只有認清各學科對學生發(fā)展的獨特價值,才能真正實現學科的育人價值。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和包容意識,開拓國際視野。每個學科各自發(fā)揮學科育人的價值,共同鑄就“人”的成長,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要實現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構建科學育人體系,完成教師的根本職責,實現學科教學的根本價值,筆者認為必須要采取以下四項策略。
一、學科知識育人
學科教學最基礎的內容就是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所以學科教學育人的基本就是學科知識育人。在“學科知識育人”中,教師要“育其知”,培育學生的認知和感知,使學生“會學”、“愛學”甚至“樂學”,積極吸取學科知識的“豐富營養(yǎng)”。教師要激發(fā)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要讓課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發(fā)生聯系,就是要創(chuàng)設聯系生活的教學情境。在教學牛津英語7A Unit 8 Fashion這一單元的Reading課時,我先以一段fashion show的視頻引入,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我以自己為model,讓學生試著描述我的穿著。為了降低難度,我先給他們一個樣例Our teacher is wearing a pink wool sweater,并重點標注出表示顏色,材料和衣服類型的pink,wool,sweater,讓他們模仿造句,為課文內容熱身。接著自然而然進入課文,學習Millie班上舉行的Fashion show,學習描述五位同學的穿著。最后讓他們自己舉行一個Fashion show,請幾位同學輪流做主持人介紹同學們的穿著,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踴躍參與,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把這節(jié)課的input轉化成output,理解課文語言材料的基礎上,掌握和學會語言運用,體現新課程標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四個維度中的語言能力維度。
二、學科技能育人
一直以來,教師們信奉“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而且,要依據“魚”的不同,針對性地授予不同的“漁”。廣大教師在一線工作中不斷思考如何“授之以漁”,授之以“何漁”,才能真正做到“育人”。我們所說的“漁”不僅是指學習方法和技巧,還包括學習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統稱“學科技能”。就英語學科而言,讀寫音標的能力就是學科技能。比如牛津英語初一銜接教材Starter中,音標是每個單元的重點。老師們之所以在學生已在小學階段接觸學習音標的基礎上再次強調音標知識,要求學生做到會看會讀會寫,是因為音標就是一種“漁”,學生們會了“漁”,就能捕到無數的“魚”——單詞,而單詞拼讀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學生只有夯實基礎,才能“高樓平地起”,建起英語知識的大廈。在“學科技能育人”中,教師始終要以“育其能”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及對于“漁”的不同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技”和“因技施人”。
三、學科活動育人
學科教學離不開學科活動,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發(fā)展成長。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養(yǎng)成良好品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最終“成長”。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吸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就英語學科而言,課堂之上的role-play, discussion, presentation等,課堂之外的英文小短劇,英文演講,英文課外閱讀及英文手抄報等,都是學生對學科知識和學科技能的融會貫通和靈活應用,并且,學生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和合作,懂得尊重別人和改變自己,既能與人和睦相處又能與己和諧相處,使學生成為“成長者”,獲得人生的寶貴財富。
四、學科思想育人
學科思想是指導學科教學的核心理論基礎,是“學科教學的精髓和靈魂”,在學科思想的指引下,學生們得以靈活應用學科知識和學科技能。學科思想育人是要求教師“育其心”,讓學生們用“心”去感受學科的魅力和“慧光”,提升思維品質。就八年級上冊第八單元Disaster這一單元而言,從單元的導入,到課文,到綜合技能,再到最后的任務環(huán)節(jié),我秉承的單元整體備課的指導思想就是讓學生思考為何會產生natural disasters和accidents,深刻考慮如何才能避免他們,若遇到了類似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在這一系列的思考中,學生們無形中形成了保護自然環(huán)境和樂于助人等意識,感受英語學科的“慧光”。英語學科的特殊性,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了解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風俗文化,形成國際文化意識。
總之,學科知識育人、學科技能育人和學科思想育人分別以“育其知”“育其能”“育其行”和“育其心”為育人側重面,彼此相互交融,共同構成學科教學的過程,從而實現學科育人的價值和目標。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青云中學,江蘇 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