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芷凡 郝 峰 王 釧
(湖北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湖北襄陽 410053)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詩詞具有獨特而崇高的地位,其中邊塞詩詞以嘆詠邊塞地區(qū)軍民生活、塞外奇景、思鄉(xiāng)念情、愛國壯志的情感而獨樹一幟,是極具特色的一類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豐富的想象力、極強的藝術性。初中生學習本類古詩詞,能夠掌握古代詩詞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領略古代邊塞奇麗壯闊的景象,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有著重要意義。
縱觀現(xiàn)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多數(shù)語文教師反映詩詞教學多停留在難句的翻譯,重點句的背誦默寫上,然而,在詩歌內容的景、人物及感情的分析上,深層次的精髓及意境挖掘不夠[1]。如何在課堂上引領學生賞析邊塞詩詞之美,領略邊塞詩詞之境呢?我們可以借助新興的技術媒體手段實現(xiàn),而微課正是這一合適的載體。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2],它集圖、文、音、視、動為一體。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可視化設計,將學生帶入到詩情畫意中,本文以《邊塞詩詞中常見情感表達》為例,探討邊塞詩詞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
自2011年,微課概念由胡鐵生提出以來,各學者進行完善和豐富,中小學教師實踐和應用,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輔助課堂教學,逐漸得到了教師、學生的認可,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古詩詞課堂教學中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把古詩詞學習變?yōu)椤霸娋浞g”,無法快速提高學生的詩詞賞析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而微課可以解決語文古詩詞學習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古詩詞具有創(chuàng)作年代久遠、創(chuàng)作背景復雜、語言言簡意賅等特點,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單純以文釋文,很難表達古詩詞的情境、意境,學生更難掌握詩詞的精妙,感受其魅力。對此,教師可以將微課用于古詩詞教學,將詩詞描寫情境再現(xiàn),包括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詩詞描寫環(huán)境等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方式,變深奧抽象的文字為豐富立體的畫面,以境促情,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國內教育實踐證明:微課在翻轉課堂、學生自主學習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古詩詞微課要通過精細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以生為本的思想,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制作好的微課可以于課前預習、課堂實踐、課后回顧等環(huán)節(jié),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詩詞教學的最佳效果。
如果教師將古詩詞做成系列微課,并輔助學習資源包:學習任務單、視頻、測試、拓展知識等,一定能全方位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達到課程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安排,確定教學實施方案的過程,做好教學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學設計是微課設計的最核心部分,前期需要對學習者的特征進行分析,確定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策略。針對邊塞詩詞教學設計,我們應做到導入新穎、教學重點突出、融情入景、以境傳情。
本選題是針對初中一年級學生,該年齡段學生思維活躍,初步具備獨立思考分析、概括、歸納的能力,并且前期已學習大量的詩詞,積累了一定的詩詞基礎知識,但難以體會邊塞詩詞之境,欠缺對邊塞詩詞情感表達的分析方法。
重點:分析并積累邊塞詩詞常見的意象。
難點:學習如何分析作者在詩詞中表達的情感,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找出邊塞詩詞中的意象,說出幾種常見的邊塞詩詞表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夠分析詩詞中的意象,運用所學方法分析邊塞詩詞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邊塞詩詞,領略古代邊塞奇麗壯闊的景象。感受古代文人的愛國情懷,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從詩詞中不斷獲得全新的閱讀體驗感。
本微課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邊塞詩詞的情感表達,為做到由融情入景、循序漸進,以物象沖擊學生視覺,以詩詞情感感染學生心理,整個教學過程分為情境導入、初識邊塞詩詞、邊塞詩詞的情感分析、拓展運用、知識總結五個部分。
圖1 教學流程設計
微課是通過視頻形式來展現(xiàn)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可視化是至關重要的。邊塞詩詞多創(chuàng)作于唐、宋時期,創(chuàng)作背景、表現(xiàn)手法、意象建構、情感表達與當今時代完全不同,學生對詩詞進行賞析理解時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邊塞詩詞微課可視化設計時,將難理解的抽象意境用具象的圖片、視頻、動畫表現(xiàn)出來,能夠使學生融入詩境,產生情感共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信息設計角度來講,有效信息必須是清晰有效傳達的信息,教學內容就是微課要表達的有效信息,因此,在進行畫面設計時,要做到以用戶(學生)為中心,讓晦澀難懂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易懂。在封面設計上,抓住邊塞詩詞的意象關鍵詞:大漠、長河、落日、孤煙、沙場等,選擇灰、沙黃為主色調,高山、大雁、沙漠合成背景,以古代軍隊為主體形象,選用蒼勁的書法體作為標題設計,給學生快速營造古代邊塞情境。初識邊塞詩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畫面設計,以古卷書翻開,多個邊塞詩句由中心向四周放大散開,濃濃的詩意撲面而來。邊塞詩詞情感表達的畫面設計,分別以古代邊關守城畫面、古代士兵休息畫面、古代激烈戰(zhàn)爭畫面來幫助學生理解戍邊之苦、思鄉(xiāng)之情、報國之志三種情感的表達。在詩句呈現(xiàn)時,主要采用禹衛(wèi)書法行書、楷書等字體,融入水墨、書法墨跡,加以卷軸映襯,按照古代典籍豎向排版,凸出古樸、蒼勁的中國韻味,增加詩詞的意境之美。
微課的配音設計包括旁白、朗誦、背景音樂。旁白要語音清晰,抑揚頓挫;朗誦要聲情并茂,將每首詩詞的情感表達出來;背景音樂選擇要根據不同場景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如在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時,選擇幽怨、凄涼的古典音樂,表達報國之志時,選擇奮進激昂的古典音樂??傊枰糍p詩,借音傳情,讓學生體會詩詞的韻律之美。
腳本設計是根據前期的教學設計,將設計轉化為具體需要呈現(xiàn)的內容,它能夠使微課的設計更加具體,開發(fā)更具直觀性。
表1 腳本設計
微課開發(fā)按照技術分類主要有“拍攝型”“MG動畫型”“PPT錄屏型”等類型。拍攝型微課一般采用攝像機進行錄制,教師出鏡,可以在錄播教室或搭建場景,多以表現(xiàn)教師的肢體語言,營造課堂學習氛圍;MG動畫型微課利用移動圖形動畫來展現(xiàn)教學內容,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直觀、生動活潑;錄屏型微課用屏幕錄制軟件錄制操作或電腦演示的文本、視頻、音頻等內容,一線教師容易掌握和操作。
根據《邊塞詩詞中常見情感表達》的教學設計和腳本設計,本微課確定采用PPT錄屏型。以表達邊塞詩詞意境的畫面動畫+教師講解+背景音樂為主,采用PPT動畫設計+導出MP4視頻+配音的方式開發(fā)。所需開發(fā)工具有:PowerPoint、Adobe Audition、Adobe Premiere Pro、Adobe Illustrator等,具體開發(fā)流程采用楊上影提出的“先音后畫五步法”并進行優(yōu)化[3]。
圖2 先音后畫五步法
微課特點之一“精”,首先體現(xiàn)在微課的講解上,要求無多余廢話,講解精煉,去掉常用口頭語。因此,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寫好解說詞,經過多次修改精煉定稿。
根據解說詞構建PPT場景、畫面元素,設計演示過程。邊塞詩詞微課PPT的風格為古典水墨風格,字體采用中國傳統(tǒng)書法字體,整體風格符合詩詞的文學基調。PPT排版合理利用主次、鄰近、平衡、對比幾個原則,符合學生視覺習慣。動畫能讓課件動起來,豐富整體畫面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但動態(tài)元素過多又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合理使用動效至關重要。本微課PPT中,多在突出重點內容時,選擇淡出、擦除、飛入、書寫等符合詩詞節(jié)奏的動畫方式,根據解說詞節(jié)奏完成動畫制作。
準備好錄音話筒、錄音軟件Adobe Audition CC 2018,選擇安靜的錄制環(huán)境。在錄制之前,反復進行解說詞練習,體會詩詞講解中的情感、語速語調等。可以分段錄制,以便后期剪輯,錄制完成后需進行修剪、降噪、優(yōu)化調整等處理。
將音頻導入PPT首頁,設為跨幻燈片放映,開啟幻燈片排練計時,聽音操作PPT,實現(xiàn)音畫同步。利用PowerPoint導出視頻功能將排練計時好的PPT導出MP4格式的視頻。
使用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8對導出視頻進行編輯,加入合適的背景音樂,可考慮加入字幕,適當?shù)淖帜豢梢砸龑W生有效學習,增強學習效果。調整實現(xiàn)音畫同步,預覽無誤后輸出MP4視頻文件,完成微課視頻制作。
結合本次微課設計和開發(fā)的過程,利用微課解決古詩詞傳統(tǒng)教學的難點,在設計風格上貼合教學主題,通過動畫、音樂等形式使古詩詞微課教學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增進學生對學習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學習興趣。微課的實效發(fā)揮在于易于傳播和方便反復播放,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將課內課外相結合,使優(yōu)質教學資源利用最優(yōu)化,探索詩詞教學的新方法、新模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