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迎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800)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鳛榕R床常見的主要特征為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的病癥,其不僅發(fā)病率高,且具有極高的致殘率、致死率。相關研究證實[1],營養(yǎng)不良是COPD患者的主要伴隨癥之一,其會對疾病預后、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鑒于此,為COPD開展臨床護理過程中強化營養(yǎng)支持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病情反復發(fā)作,COPD患者的肺功能處于大幅度下降的狀態(tài),病情穩(wěn)定期積極開展呼吸功能鍛煉十分有必要。本文抽取的病例是我院近3年收治的56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現(xiàn)對護理效果匯報如下。
抽取的病例是我院近3年收治的56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全部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慢阻肺的臨床診斷標準[2]。分組依據是雙色球法,每組為28例。甲組中15例男性,13例女性,患者年齡42~76(64.8±5.7)歲;病程4~13(9.6±1.8)年;乙組中16例男性,12例女性,患者年齡43~75(65.3±5.8)歲;病程4~12(9.5±1.7)年。以上臨床資料的對比上,兩組并未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甲組常規(guī)護理內容是:提供溫濕度適宜、光線良好、空氣清新的病房環(huán)境,避免噪聲干擾和強光照射,定期消毒、殺菌;禁止將花草擺放在病房中,盡可能避免灰塵、煙霧等對患者產生刺激,做好保暖預防感冒。乙組呼吸功能鍛煉內容是:①呼吸訓練器、坐式八段錦:指導患者吸氣時依賴主動收縮的方式擴大胸腔,降低肺內壓力;肺內壓力比氣壓大時,空氣會向肺內進入。呼氣的機理同吸氣,但呼氣時肺內壓力是比氣壓大的情況。坐式八段錦主要指的是靜坐,寧神,以手將昆侖抱住,用手指對玉枕進行敲打,對精門進行按摩,天柱保持微擺狀,左右方向進行轱轆,任督運轉、托按攀足;②有效咳嗽:指導患者上身保持前傾,緩慢進行吸氣,咳嗽過程中將腹肌收緊,并對腹壁進行內縮,1次吸氣需要連續(xù)咳嗽3聲,再縮唇呼出剩余氣體;③呼吸體操:維持平靜的呼吸狀態(tài),前傾進行呼氣的同時保持立體吸氣;呼氣時雙手壓腹,上臂單舉進行吸氣;雙臂下垂時進行呼氣,平舉上肢時吸氣;轉體進行呼氣,抱頭進行吸氣;蹲位時進行呼氣,立體上舉上肢時進行吸氣。營養(yǎng)護理內容是:制定碳水化合物占比低、蛋白占比高的飲食方案,總能量中碳水化合物占比需要達到50%,脂肪、蛋白質則分別達到20%、30%,三餐合理進食,共進行3個月的臨床干預。
通過SGRQ問卷評價兩組的生命質量,主要內容為日常生活影響部分、活動部分、癥狀部分[3]。
數(shù)據處理上使用的是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計量資料的表示用(x±s)進行,比較用t檢驗,P<0.05時證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存在。
甲組SGRQ癥狀、影響、活動部分得分與總分均較乙組高,組間的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SGRQ各能區(qū)分值(±s,分)
表1 比較兩組SGRQ各能區(qū)分值(±s,分)
?
COPD屬于臨床的常見病類型,絕大多數(shù)COPD患者都伴隨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臨床研究證實,COPD營養(yǎng)不良患者主要類型是蛋白質熱量型營養(yǎng)不良,積極給予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體情況,同時緩解呼吸阻塞癥狀,幫助患者有效提升耐受水平,對6 min步行距離予以改善,降低再入院率,控制和延緩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呼吸功能鍛煉可幫助患者有效提高呼吸肌功能,增加肺通氣量,對全身血液循環(huán)起到促進作用,提高機體功能,并對咳嗽、喘息、胸悶等臨床癥狀進行良好改善。
本組實驗的結果:甲組SGRQ癥狀得分、影響得分、活動部分得分與總分較乙組高,并且差異方面具有顯著性(P<0.05)。從而得到如下護理體會:COPD穩(wěn)定期患者開展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營養(yǎng)護理有利于顯著提升生命治療,具有在臨床中推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