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義
(北海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西 北海 536000)
甲亢屬于臨床內(nèi)分泌疾病,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1]。目前,甲亢患者治療時,放射性核素碘131和手術等治療方法比較常見,其中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可以降低患者復發(fā)率,同時具備簡單和療效顯著等特點,使其在臨床廣泛應用。對此,本文選取120例甲亢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收集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120例甲亢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研究,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均分為甲組與乙組,均60例患者。甲組女性26例,男性34例,平均年齡(34.5±3.5)歲,平均病程(3.6±0.2)年。乙組女性24例,男性36例,平均年齡(35±4)歲,平均病程(3.3±0.1)年。對兩組患者進行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
患者治療前,均展開甲狀腺功能等常規(guī)檢查,按照患者檢查結果掌握其適應證。治療前,還需要叮囑患者暫停其他藥物治療,嚴禁食用含碘類食物,甲組進行他巴唑治療,每日5~30毫克,維持一段時間治療后,按照患者病情調整藥物劑量[2]。乙組患者進行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首先選擇B超測量甲狀腺重量,然后向患者進行相應治療,劑量為2.16~4.16 mBq/g,結合甲狀腺病程和體積等,向患者展開其他方法治療,以實現(xiàn)放射性核素碘131劑量調整,特殊情況需要患者以空腹狀態(tài)治療,6個月為一個療程[3]。
對患者甲減癥狀和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時,療效評估標準包括: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發(fā)生任何好轉,存在甲低癥狀;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生命體征得到改善,各項指標均緩解;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甲亢癥狀消失??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100%。
選擇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予以處理和分析,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檢驗用x2,P<0.05時,表明組間差異有意義。
在甲組患者中,4例患者出現(xiàn)甲減癥狀,發(fā)生率6.6%,乙組患者中,15例患者出現(xiàn)甲減癥狀,發(fā)生率25%,甲組甲減癥狀的發(fā)生率較低于乙組,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x2=7.5664,P=0.0059)。
患者分別治療后,甲組總有效率為71.6%,較低于乙組96.6%,比較發(fā)現(xiàn)乙組治療效果理想,組間差異有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在對甲亢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通常是以抗甲狀腺類藥物為主,部分研究表明,此類藥物會影響甲狀腺碘代謝,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療效[4]。他巴唑屬于抗甲狀腺類藥物,可以抑制過氧化酶的反應,避免碘離子轉變?yōu)榛钚缘?,同時預防甲狀腺素的合成。相關報道顯示,對甲亢患者進行治療時,甲減癥狀是否會轉變成長久性甲減,通常和碘131治療相關,具體是指:當甲狀腺受放射作用影響,導致正常組織不能分泌相應激素,從而無法滿足機體實際需求,逐漸發(fā)為長久性甲減。結合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乙組患者采取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后,15例患者出現(xiàn)甲減癥狀,發(fā)生率25%,較高于甲組6.6%,差異有意義(P<0.05),表明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會增加患者甲減癥狀,需要醫(yī)護人員重點控制用量,以保證患者安全治療,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此同時,甲組總有效率為71.6%,較低于乙組96.6%(P<0.05),表明放射性核素碘131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療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甲亢患者臨床治療時,采取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具有安全、有效等特點,同時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確?;颊吲R床療效得到顯著提升,以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推廣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