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常利
摘要:由于中小學教師除了受課標的影響,還受到小學沒有升學任務和初中有升學壓力的影響。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形式是在各種游戲的基礎上以聽說為主,升入初中后,英語教學相比小學階段發(fā)生了變化,尤其讀和寫的要求增多,常常讓多數(shù)學生難以適應,導致學生英語水平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教師應有意識的從教學方式和學習策略訓練上加強中小學教學的銜接,使學生實現(xiàn)中小學英語學習的平穩(wěn)過渡。
關鍵詞:英語教育;銜接;英語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2-018-1
一、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促進學生心理上的銜接
初中學生易受環(huán)境改變的影響,心理上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不適應,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疏導學生的心理困擾。無論他們英語基礎好還是薄弱,無論他們是來自城鎮(zhèn)還是農(nóng)村,在課堂上要做到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讓他們都能體會到教師公正關愛每一個學生。在學校,筆者做訪談時,發(fā)現(xiàn)學生希望教師“多關注成績偏低的學生”??梢钥闯龀煽兤偷膶W生更渴望得到教師更多的關愛,尤其是對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有畏難、焦慮等情緒或者語言學習上有困難,教師應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訪談中也發(fā)現(xiàn)有個別優(yōu)生覺得銜接教學“缺乏挑戰(zhàn)性,有點浪費時間”,對于優(yōu)生來說,復習基礎知識確實過于簡單。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心理上的銜接,在課堂上因材施教,要讓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吃好”,讓英語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吃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不同的需要。
二、要靈活選擇教學策略,實現(xiàn)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對于小學生英語知識掌握不多,但課堂上活潑愛動,英語教師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開展活動、唱歌、表演、探究、觸摸的機會,進行大量的聽說活動。初中階段的教師,也應該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景,活化課程,培養(yǎng)學生從感性材料到抽象思維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知識和環(huán)境的適應都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上冊Uint4 ?where is my schoolbag?時,我們是這樣設計新課的導入的。(1)Lead-in教師將一把尺子放在自己的頭上,然后提問:Where is the ruler?(2)教師把尺子放在盒子上,然后自問自答:Where is the ruler? Its on the box引出單詞on和句子Its on the box. 板書并帶讀;(3) 教師把尺子放在盒子里面,教師自問自答:Where is the ruler ? ?Its in the box引出單詞in和句子Its in the box 板書并帶讀。(4) 教師把尺子放在盒子下面,教師自問自答:Where is the ruler? Itsunder the box.引出單詞under和句子Its under the box板書并帶讀。(5)教師把尺子放在桌子、椅子上面,接著提問,Where is the ruler?分別引出新單詞chair /desk和句子:Its on the chair/ desk板書并帶讀。 (設計意圖:通過把尺子放在頭上的滑稽的動作及實物的演示引起學生的興趣,自然的把本節(jié)課重點單詞和句子呈現(xiàn)出來。)
三、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實現(xiàn)學生學習動機的銜接
筆者發(fā)現(xiàn),隨著學生從小學來到初中,由于自身學習基礎、方法、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加之教學內(nèi)容的增多及難度加深,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了差異,一些學生對英語特別有興趣,而有些學生對英語甚至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因此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成了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新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用興趣來激活他們的思維,喚起他們的學習自覺性,進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堂課的主人。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言的使用,而語言的使用離不開情景。要注意的是小學和中學的情景是不同的,小學的情景更多類似游戲,學生年齡小,更容易接受游戲的方式,可以sing English songs, pair work, group role, play games, tell stories.如在講授六年級下冊Unit 1 How tall are you?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兩名學生在講臺上比較身高。
T: Who is tall? / Who is short?
Ss: A is tall. / B is short. T:A ?is taller than B.
下一節(jié)課,教師展示事先收集的名人圖片,問,How tall/ heavy/old is…?也可讓學生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is 4 cm taller than…而七年級就不一樣了,學生己經(jīng)有了一定基礎,能夠表達更復雜的想法,稍難的活動能給學生更多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如在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時,Make a food survey in groups可以4人為一組,一名組長提問,一名同學為記錄員。然后以組為單位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通過三關測試,讓小組推舉出本組表現(xiàn)好的同學做本組waiter,帶上領結(jié),伴著樂曲為同學提供食品。讓服務員走起來,為大家提供食品,大家邊吃邊用剛學習的話題進行交談,這樣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強化學生學習策略訓練,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
實踐證明,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可以極大地改善英語學習風格,促進學生的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和要求與初中的不同,教師要在七年級新生中進行初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指導。因此對于七年級新生,教師應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作為重點,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能適應中學學習的要求,并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其次,要使學生真正獲得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還需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和指導貫穿于教學之中。第三,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學段的具體學習任務和需要,以合作伙伴的身分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選擇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讓學生有意識地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同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般的學習策略,而且還要教給他們自我監(jiān)控、檢查、評定或修正策略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選擇、使用更加有效的學習策略,增強其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李清.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3]王潤玲.運用情感教育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10):37-38.
(作者單位:河南省鶴壁市鶴山區(qū)培訓學校,河南 鶴壁 45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