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殷媛 張先達 謝芳斐 許少平
在代謝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具有多發(fā)性特點,對患者的生命有一定的威脅性,由于胰島素障礙以及分泌有缺陷所引起的疾病,主要以高血糖為特征[1]。根據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控制血糖,同時還要降低病死率和發(fā)病率[2]。短期使用胰島素對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更好的保護胰島素功能,同時可以降低血糖[3]。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更好的探討何種方式對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顯著,選用臨床藥師干預,結果證實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41例。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62~73歲,平均年齡(67.1±2.4)歲。研究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60~72歲,平均年齡(66.8±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表示自愿參與,此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治療。由醫(yī)師或者護士實施用藥指導。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藥師干預,建立由營養(yǎng)師、護士、內分泌科醫(yī)師、臨床藥師組成的干預小組,制定相應的干預計劃,并根據對患者的各項血糖水平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評估。①為患者建立藥歷。根據患者的疾病及用藥情況通過藥師的指導,幫助患者了解服藥的注意事項、儲藏條件、正確服用方式?;颊吒鶕t(yī)囑,了解各種藥物的特點、作用,并叮囑患者在不同的時間內服用藥物,可以給予最大的作用,同時可以降低不良反應。例如:如果患者需要使用磺脲類藥物,需要在進食前的30 min服用;如果是服用雙胍類降糖藥需要在進食后或者進食時服用,可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服用餐時血糖調節(jié)劑需要在進餐之前的15 min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需要在餐時使用?;颊呷绻喜⒏哐獕海枰谠绯壳逍押蟮? h進行服藥,這樣可以控制血壓波動。如果是需要服用降壓類藥物,可以在空腹狀態(tài)下服用,或者是飯前的30 min~1 h,飯后3~4 h?;蛘吒鶕颊叩纳盍晳T、活動量、體重、身高,制定合理的飲食方式,如果較為肥胖的患者需要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或者總熱量。同時要制定減脂食譜,規(guī)定運動量,在患者出院后要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監(jiān)控血糖的情況以及落實醫(yī)囑情況。②給予患者保護腎功能、飲食注意事項的宣教工作,指導患者自我監(jiān)測身體狀況或者參加講座。③通過對患者的調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調整認知,消除內心的驚恐、不在意、思想沉重等心理。幫助患者增加抗高糖的意識和堅持治療的信心,保證生活更加自信。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②比較兩組HbA1c水平。③比較兩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采用評分制,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降低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對比(,mmol/L)
表1 兩組血糖水平對比(,mmol/L)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2 兩組HbA1c水平對比 研究組出院后3、6個月的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HbA1c水平對比(,mmol/L)
表2 兩組HbA1c水平對比(,mmol/L)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對比(,分)
表3 兩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在臨床中,糖尿病的發(fā)生是由于身體中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出現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促使脂肪、蛋白質、機體糖代謝等發(fā)生紊亂[4-7]。臨床主要癥狀為高血糖。在我國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優(yōu)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已經呈現逐漸上升趨勢,根據調查顯示,>20歲的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為9.8%,同時也屬于我國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脅生命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
因為發(fā)病過程比較復雜,所以暫時沒有找到根治的方法,為了減少身體中各個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以及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會在治療期間服用較多的藥物,并且需要長期使用[8]。長期的使用藥物,才可以控制體重、血脂、血壓、血糖等,避免全身各系統(tǒng)和器官發(fā)生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更好的改善生活質量?;颊邔λ褂玫乃幬镉梅?、不良反應知曉程度,會影響依從性,從而對治療效果、疾病的轉歸有一定的影響力[9]。
2型糖尿病的治療過程需要專業(yè)的臨床藥師共同參與,及時的鼓勵和引導患者按時服藥,提高對醫(yī)囑的依從性以及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血脂、血壓、血糖控制水平。幫助患者可以自行檢測血糖能力,做好記錄,方便醫(yī)務人員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調整和判斷。在患者出院隨訪時,清楚了解治療方法的落實,提高用藥的依從性和積極參與性。在隨訪過程中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例如:胰島素失效,注射針頭、注射胰島素、忘記服藥等問題的處理方式[10]。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中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要注重控制血糖。為了減少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延緩病情進展,需要長期的使用降糖藥物對患者治療,所以患者的依從性是決定效果的重要原因。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臨床藥物干預,探討對2型糖尿病的效果。在干預期間針對患者的不同問題實施一對一的指導,并開展監(jiān)護?;颊叱鲈呵耙槍y帶的藥物以及其途徑發(fā)放相應的書面指導材料,并進行相應的宣教工作。在出院后要定時進行隨訪工作。實施干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用藥時間、用藥數量依從性情況,結果顯示:研究組用藥數量、用藥時間依從性評分分別為(97.7±7.8)、(96.5±9.8)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7.8±14.8)、(72.5±13.2)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藥師干預對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可提高依從性,幫助改善其癥狀。
研究結果證實,在實施臨床藥師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降低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出院后3、6個月的HbA1c水平分別為(6.9±0.5)、(6.4±0.5)mmol/L,均低于對照組的(7.7±0.8)、(7.3±0.6)mmol/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對控制血糖的相關知識均有較多的理解,所以血糖有所降低?;颊叱鲈汉筇腔t蛋白得到控制,同時也證實了臨床藥師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此次研究過程中,選擇病例較少,并且給予每例患者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最終使統(tǒng)計學結果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因為2型糖尿病屬于一個復雜、并且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所以臨床藥師參與其中可以更好的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增加依從性。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進行干預過程中,臨床藥師干預的效果比較理想,可改善血糖水平,提高干預效果,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